-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內涵意義與時代價值
- 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編著
- 778字
- 2023-11-28 18:43:35
四、建設高素質勞動者大軍的需要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當代中國的“立國之本、興國之器”,要想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根本性轉變,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勞動者大軍,這就必然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其中明確指出了制造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制造強國……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完成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5]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6]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上指出:“無論從事什么勞動,都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工廠車間,就要弘揚‘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生產優質的產品。”[7]重視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傳承是國際制造業強國成功的重要因素,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而追求精益求精、質量至上的工匠精神則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精神支柱,這就必須要培養龐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大軍。工匠精神在勞動者大軍身上不僅體現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們對產品質量和工藝流程的執著追求,也體現為誠實守信的高尚品格和道德追求,更體現為敢于在國家高質量發展中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索新路徑的創新精神。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保證,高素質的勞動者大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工匠精神則是高素質勞動者大軍的必備品質。只有全力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耐心專注和執著創新的勞動者大軍,才能持續推進我國制造業的質量升級、技術升級、品質升級和戰略升級,增強我國制造業競爭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