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在構建現代化文明的大歷史競爭中,每個民族國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了這個賽道,每個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卷入了這場個體現代性轉型的生命體驗之中。盡管人類對于現代性和現代化這樣的概念定義依然如盲人摸象般爭論不休,但一個民族國家現代化轉型是經濟、社會與政治的全面、系統轉型的認識則是具有最大公約數的。盡管人們都偏愛經濟數據衡量的現代化轉型,但事實上政治現代化轉型的歷史考驗無法回避,許多民族國家宏大的經濟現代化構想敘事,最終都跌倒在政治現代化轉型失敗這個魔咒般的歷史門檻上。而社會的現代性轉型,則是一個相當被忽視與誤解的社會深層變革。因為這涉及參與其中的國民對個體平等自由權的理解深度,由此生發對公平正義的訴求,在多大程度上與自己成長的民族文化語境及歷史慣性相和解且協調,并在社會進程中透過公益動機推動的聯結與自治,來涵養人的現代性和公益自治能力,并滲透至社會的基底細胞中,成為最為堅固的促進社會乃至政治現代化轉型的慢變量。這對于培育社會乃至重大歷史關頭的公共選擇生發機制,的確意義重大且意味深長。這種慢變量的社會積累對于社會乃至政治現代化轉型,雖然慢,卻堅固而穩妥。因此,那種僅將公益的著眼點放到扶貧助孤等事項上的格局,未免過于局限了,在這種格局上討論公益,與農耕文明時代中國唐朝生發的“悲田養病坊”,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公益經歷了兩個階段試探,即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組織系統整合與民間橫向的組織化整合。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的頒布,是這兩個探索階段劃分的重要節點。因為正是在這一管理條例規定下,私力被允許入界公益,通過合法設立非公募基金會,經營慈善型公共事務,聚合社會公共關切,實行社會公共倡導,滋養通過橫向合作以實現公共事務社會自治的社會建設參與者?!澳隙蓟饡北闶窃谶@一歷史背景下由周慶治、何偉、徐永光等人橫向合作而構建的社會新公益自治組織。周慶治和徐永光都是成長于20世紀50年代并經歷了歷史滄桑的一代人杰,周慶治經商成功后欲將財富投入公益以實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徐永光成功創立希望工程后欲退出“垂直整合”的官辦基金會去創辦引領“橫向整合”的民辦基金會,此乃時勢造就的大事因緣,可謂得其所哉。

但要看到的是,南都基金會的探索之路,并無完全成功的中國式公益社會自治范式為依循,除了胸中的熱血與頭腦中的理想,還是熱血與理想。這便是南都基金會在建構過程中面臨的現實挑戰。世上本無路,但拓荒者憑勇氣與信心從曠野和荊棘中涉足,便留下了足跡,后來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徐永光、周慶治、何偉、康曉光、程玉、黃傳會、王海光、林旦、楊曉光、楊岳、劉忠祥、朱衛國、陸建橋、何進、白巖松,以及趙亦斕、陳博、楊懿梅、劉洲鴻、彭艷妮等人,便是南都基金會這個非公募基金會創建并塑型的拓荒者。他們仰望星空、胸懷理想而立足地土,在理事會、監事會和秘書處分權并相互制約的治理結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嘗試著去構建權力制衡機制,以及于決策有序性與執行有效性之間的平衡機制。這不僅需要一群成功人士克服在同一公共空間內,為達成理性溫和的對話以解決分歧并取得公益共識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的文化抗性,而且還要克服因人生閱歷不同所帶來的解構問題角度與方法的超強個性張力。

實踐證明,南都基金會在橫向整合的公益社會自治機制的搭建方面是頑強而成功的。當然,并非南都基金會天空的每一片晚霞都是金色且燦爛的,相反,拓荒者前行的每一步都要穿越自己和他者共同制造的重重迷霧,還需克服環境帶來的巨大阻力與不可預測的時艱。從一開始雄心壯志、企圖仿制另一個“希望工程”的“新公民學校計劃”,到汶川大地震后及時響應行業緊急需求而無意插柳柳成蔭的“銀杏伙伴計劃”,再到“銀杏伙伴計劃”的放飛與“景行計劃”的戰略轉型,最后到“好公益平臺”的戰略構想與規劃執行,南都基金會的理事們都真正志愿且充分投入了自己的時間,真正履行自己在這個公益機構的決策職能,因此,不同意見的充分表達,理事之間以及理事會與執行團隊之間的激烈爭辯一直伴隨著這個機構的成長。

南都基金會的案例證明:即使在一個具有強大垂直整合能量場的社會中,只要是基于個體間正確公益發心的橫向聯結,只要堅守社會自治的共識規范,允許不同的思考與言說相共存,就能通過程序正義產生優選的決策與有序化的治理,從而使橫向整合生發的社會自治成為可能。

南都基金會的案例還向我們昭示,在每一個社會自治組織的創生與發育過程中,那些擔任關鍵性角色的領袖人物的定力、遠見、智慧與修養是多么重要。周慶治先生與我是同時代人,早年迷醉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后下海經商,商業成功后入界公益,發心純正且目標高遠,富有經營智慧與試錯包容心,從而成為南都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重要引領者??禃怨庀壬俏揖吐氈袊鲐毣饡?0年間的外腦之一,使我獲益良多。他參與過中國扶貧基金會很多重要決策。他堅持公益原則且敢說敢批,富有膽識且接地氣,是知識分子中堅定走知行合一之路的一族,因此他成為南都公益基金會成長道路上具有關鍵作用的重要理事,是他生命內在的應然邏輯的外在鋪陳。徐永光先生是公益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我就職中國扶貧基金會期間在公益基金會的公共空間構建上追隨他十數年,從行業自律到公共倡導再到基金會中心網的行業信息披露,大事投緣,相濡以沫,雖處同行各負其責但不計利害,共謀壯舉而從未相疑。永光先生在青基會發展的高光時刻斷然急流勇退,在中華慈善總會的體制革新嘗試中知難而退,迅速與周慶治先生合作創立非公募基金會,實屬二次創業,其膽識與遠見非常人所能及也。在南都基金會創業與成長過程中,永光先生激情不減當年,親任秘書長勇往直前,但仍能接受理事會的權力制衡,包容理事會的激烈批評,從諫如流承認失誤并樂于改進,從而使南都基金會理事及領導層的內部個性張力始終被統合在其公益使命中,其胸懷和雅量非常人所能及也。因此永光先生依然是南都基金會創業和成長中的靈魂人物。

上述所言,都是我的一孔之見,恐貽笑于大方。擺在諸位面前的這本《使命與治理》,會給你帶來更深層的沖擊與特別感受。愿我們的新生代能夠從中吸取力量。

何道峰

資深公益人、中國扶貧基金會[1]前執行會長

2022年4月17日


[1]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2022年6月更名為“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州县| 合水县| 南丹县| 金寨县| 内丘县| 渭南市| 岑巩县| 赤壁市| 莆田市| 东丽区| 梓潼县| 宁化县| 桃园市| 芜湖县| 邳州市| 承德市| 泸溪县| 成安县| 西平县| 马关县| 鄂托克前旗| 叶城县| 龙游县| 永福县| 商洛市| 浙江省| 凯里市| 军事| 江川县| 梨树县| 松桃| 桐城市| 东丰县| 廊坊市| 固原市| 财经| 阜新| 河北区| 姜堰市| 繁峙县|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