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民主思想發展歷程
- 任軍等
- 1450字
- 2024-02-04 18:38:44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與意義
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思想僅僅被稱為階級斗爭、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等本屬于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諸多范疇,卻似乎成為西方資產階級的專利,被排斥在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視野之外,也使得我們無法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關于民主的認識和觀點。這種理論上的偏見不僅給我國的民主政治實踐帶來負面的影響,也在國際上和輿論上陷入被動局面。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常常以此來指責中國共產黨,詆毀中國是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中國共產黨執政是與“民主政治”格格不入的一種統治形式。這不僅造成人們認識上的混亂,而且也嚴重扭曲了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因此,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的民主思想,一方面擴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研究領域,深化了中國共產黨創新理論研究的層次,將黨史和政治學有機結合延展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的視域,具有重要的學術理論價值。另一方面有利于回擊國內外對中國共產黨民主學說的惡意攻擊、肆意歪曲,有利于廓清人們在民主問題上對中國共產黨產生的理論誤解、片面看法和模糊認識,還中國共產黨在民主問題上的本真面目和真實形象,因而本課題具有很大的實踐價值。
眾所周知,馬克思、恩格斯及列寧的無產階級民主思想立意深遠,目的是“人的全面解放”,是人類徹底的平等、自由、公正的獲得。因此,他們在特定的歷史環境里強烈地反對資產階級及以前的任何形式的民主,認為這樣的民主都是部分人的民主、少數人的民主,作為民主本意的“人民的統治”、“人民主權”的實現必須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才能最終實現。在他們的理論視野里,無產階級專政,即無產階級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多數人的民主,這樣的民主排斥少數剝削者、壓迫者,對他們實行的是專政。這種認識在資本主義上升期勞資矛盾尖銳、人民生活困苦且毫無平等自由的狀況下,具有極大的號召力。然而,這里便引申出一個理論上的深層矛盾,無產階級民主在形式和本質上也還是部分人的民主,盡管是多數人的,但也還達不到“人類”全體的程度。這里便有一個時間差,即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并不意味著就能實現共產主義,在其初始階段還要經歷一個存在階級、階層的社會主義階段,民主價值通過何種形式來體現依然是一個無法逾越的技術問題。從更深層看,馬克思、恩格斯的立論主要是建立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基礎上,而現實的社會主義卻出現在落后、缺乏民主傳統的國度里,社會主義民主超越資本主義民主已經發明和使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們對社會主義民主價值的認同和肯定。從歷史現實看,似乎我們的政治技術還不足以讓生活在資產階級民主文化和制度氛圍里的“人民群眾”(更不用說資產階級統治者、學者了)廣泛認同,這也就說明了一切對共產黨國家政治制度進行攻擊的言論能夠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民眾中產生共鳴的原因。當然,蘇聯的失敗、我國的挫折也進一步加深了人們的這種認識,似乎只有重走資產階級民主形式的路才是當下實現民主價值的最好選擇。因此,在民主政治建設中我們首先面對的理論挑戰就是有沒有社會主義民主,其優越性如何體現,現有的民主實現形式到底比資本主義民主好在什么地方。
中國共產黨的民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民主觀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發展過程中的突破,對民主學說本身的發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普遍性,又充分彰顯著中國特色的濃郁氣息。加強對中國共產黨民主思想的系統研究有利于破除“民主萬能論”、“民主永恒論”和“民主普適論”等在民主理論領域存在的種種不恰當的看法,在世界范圍內展現中國共產黨在民主理論方面的重大理論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