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涌動
- 1978,我的文藝年代
- 莫閑莫清
- 2047字
- 2023-11-18 17:39:43
京城文藝界一直有人關注著袁易的動向。
不關注不行,這小子太能跳了。
《山花》甚至要專門發行兩期特別雜志來捧袁易。
這讓老頑固們有些吃驚,這《山花》怎么這么遷就袁易?
老頑固們在接到《山花》也特別捧袁易的消息,直接就在其他報刊上陰陽怪氣,口誅筆伐。
“袁易何許人也?能夠讓一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雜志期刊如此力捧?其中原因引入深思?!?
“警惕文學資本主義化傾向!”
“建議封殺袁易,跳梁小丑!”
本來他們在報刊上喊打喊殺也就是小打小鬧而已,袁易雖然看到了他們的文章,但是沒當回事。
不只是袁易沒當回事,那些寫文章的也沒當回事。
直到,他們知道《山花》還有一些報刊上把袁易新作的一些消息發出來。
這刺痛了他們的神經。
“什么?他的新作是《十八歲出門遠行》的前傳?”
“他是想要開山立派嗎?哼,先鋒文學?那就不是文學!
先鋒小說?那就不是小說!”
“宣稱讀懂《小王子》,就讀懂了《十八歲出門遠行》?
不用你教,我們能懂?!?
一下子,老頑固們下場繼續進行文學批判,越來越多的聲音指責《十八歲出門遠行》不是小說。
但是,這一次的批判不想上次那樣實事求是,有一定人生攻擊的成分。
“他才這么年輕能寫什么小說?他寫的就不是小說,就是個東西而已。”
他們力圖把袁易的風頭在輿論陣地壓下去。
但是他們的努力,好像起了反效果。
現在全國的報紙好像都在討論袁易。
各地的青年都記住了袁易這個名字,甚至決定到處找被炒的沸沸揚揚的《十八歲出門遠行》的原文。
不過,他們找到后的統一觀感基本都是:
“這是什么?我好像讀不大懂?!?
雖然讀不懂,但是既然那么多報紙都在討論,那一定是好東西。
所以,青年們都紛紛期待袁易新作《小王子》的發表。
畢竟那是被宣稱為“讀懂《十八歲出門遠行》的鑰匙”。
......
滬上。
此時,原本傷痕文學的鼻祖盧新華再一次找到了一家雜志社,希望發表自己的作品《傷痕》。
他這一次找了一家不那么好的雜志社,他不圖名氣,只是希望發表。
他也不是為了錢,只是希望能有人看到他的小說。
“你好,我來給貴社投稿,請問能放我進去嗎?”
一邊說著,盧新華一邊拿出自己的復旦大學學生證,希望這家雜志社的門口保安能放自己進去。
這次的保安沒有攔住盧新華不讓進,只是看了眼盧新華的學生證,就放對方進去了。
“呼~”
盧新華長舒一口氣總算順利進來了。
之前他投稿又被拒稿,想要上門自薦,卻被門口保安攔住不讓進。
今天,他進來了,他感覺這就是成功的開始!
盧新華自來熟地找到雜志社的主編,開口詢問道:
“你好,我是復旦大學中文系的大一學生,是來投稿的,請問能夠看看我的稿子嗎?”
本來低頭工作的主編聞言抬頭,說道:
“原來是復旦的高材生,把稿子給我看看吧?!?
盧新華聞言內心一喜,他又成功了一步。
學校名頭大,就是好使!
他連忙把自己的手稿遞送給雜志社主編。
主編接過手稿,即刻開始看了起來。
不過,主編一看標題,就有種熟悉感。
“傷痕?這標題怎么有些眼熟?”
主編用狐疑的神色看向盧新華。
盧新華連忙自辯道:
“我不是!我沒有!這是我自己寫的作品?!?
主編見盧新華滿臉真誠的模樣,不像是在說假話。
但是,主編他好像確實在哪里看到過這個標題。
于是,主編又用審視的眼光直直盯著盧新華看了三秒鐘,不見盧新華露出什么破綻。
主編也小聲呢喃著:
“我是在哪里看到的來著?”
半天想不出個大概,主編干脆直接問手底下的編輯。
“小鄭,今天是不是有個叫《傷痕》的稿子要發?”
被叫到的小鄭編輯略微思考一二后,回道:
“主編,是的。不過不是今天,應該是明后天轉載《山花》發表的袁易關于他的新作《小王子》的創作談!”
主編聞言想起來了,又問道:
“我們沒弄著原文轉載嗎?”
小鄭答道:
“沒有,主編。我們沒那么多版面?!?
主編在得到答案后,向盧新華表示了歉意。
“不好意思啊,主要是怕有人抄襲,我們本來就是小雜志,沒什么作品發,也沒什么好作品能發。
雖然沒什么名譽,但是也不想沒了聲譽?!?
盧新華點頭稱是,不與對方爭吵些什么,畢竟自己是求人辦事。
雜志主編本來以為盧新華可能是個抄襲的,但是突然發現,對方可能只是個跟風的。
只不過是想要蹭袁易的名氣罷了,不算什么。
盧新華聽完主編的話,感覺好像有什么東西在離他而去。
那東西好像是那種絲絲縷縷的無形之物,而且還在一條條地從他的身上抽離。
主編很快看完了盧新華遞上來的手稿,他想對這個年輕人說兩句。
“年輕人,戾氣不要太重。
想來你也看過正版的《傷痕》吧?
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來看待歷史和傷痕!不要這么負面!”
正版?
哦,雜志社主編應該是在說袁易的那篇文章。
袁易搶注了“傷痕文學”的名頭“傷痕”。
袁易把自己對《小王子》的創作談取名為“傷痕”,以此為主標題。
副標題是“小王子創作談”。
在雜志主編看來,袁易的“傷痕”才是“正版”。
盧新華無言,不想辯解什么,只是問道:
“那您看,這稿子能發嗎?”
主編想了想,說道:
“給你發吧,但是稿費給不了多少,千字五毛,你看能行嗎?”
千字五毛,相較于袁易千字二十的稿費,那是真慘,結算下來可能就比紙張和墨水錢多些。
但是,盧新華只能接受,因為沒人給他發啊。
“行,能接受,但是我要你們把袁易的那個《傷痕》也給我看看。”
“沒問題,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