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武夷山居錄
  • 舒放
  • 1322字
  • 2023-11-20 20:53:28

仙洲密庵

武夷山五夫鎮有仙洲山。民國《崇安縣新志》記載,仙洲山有“兩峰并峙,一尖一方,山頂有棋坪石,有永豐寺密庵?!庇州d:“密庵,即報得庵,在五夫里,宋胡寅命名,又匾其軒曰泉石庵,為邑之勝處,朱子及諸名人多題詠?!笨梢姰斈晗芍廾茆值闹认喈敻?。

南宋江西云臥瑩庵主曾記載:“徑山謙首座,歸建陽,結茅于仙洲山。聞其風者,悅而歸之。”據南宋時期成文的《嘉泰普燈錄》卷十八記載:“建寧府開善密庵道謙禪師……歸隱仙洲山,四眾云集,法席鼎盛。實學劉公彥修請居開善?!苯浾埥涕_善寺住持道紀法師得知,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道謙禪師從杭州徑山“回老家建寧府崇安縣(今武夷山)五夫里仙洲山,結茅棚靜修長養圣胎?!钡乐t禪師有句:“仙州山下呵呵笑,不負相期宿昔心?!泵茆致涑蓵r,道謙禪師好友張浚送來“自信”匾額。涼亭飛瀑,古木高僧,很快成了五夫里的佛門勝地,前往求法者眾,道謙禪師后受邀住持開善寺。從圓悟克勤、大慧宗杲至開善道謙一脈相承的“茶禪一味”思想在武夷山廣為傳播。

民國《崇安縣新志》中記載:仙洲山有“晝寒、清湍、野鶴三亭”。宋代呂本中《謙上人清湍亭》詩中有句:“道人結庵殊未就,先起小亭山左右。不將溪水濯塵埃,且以清湍為客壽?!?/p>

除密庵之外,道謙禪師還在山左右建亭。雖然如今亭子已全無痕跡,但仙洲山所在地的地名至今還是五夫鎮古亭村。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15歲的朱熹在老師劉子翚家中見到了道謙禪師。朱熹對“看話禪”禪法頗感興趣,常背著老師去密庵和開善寺問禪??丛挾U簡潔思辨的智慧,對朱熹援佛入儒和朱子理學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后朱熹拜師延平李侗,方才逃禪歸儒。即便如此,朱熹對密庵仍是讀書題詠不曾遺忘,他與密庵的交集,前后至少有三十余年。

朱熹寓居武夷山五夫鎮潭溪畔紫陽樓四十多年,研學之余,常攜友訪山問泉,吟詩唱和。“憶住潭溪四十年,好峰無數列窗前”。仙洲山密庵就是尋幽探勝的常去之地。在清代《四庫全書》之《晦庵集》“游密庵記”中,朱熹詳細描述了密庵幽境:“遂復登晝寒,會雨小霽。日光璀璨,尤覺雄麗。歸飲清湍,以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敝祆湎矏鄣拿茆制俨贾两耖L流不息。

朱熹多次在仙洲山密庵游玩,并留下諸多詩篇,有《次韻宿密庵》《游密庵》《游密庵分韻賦詩得字》等,他對密庵的喜愛可見一斑。

我行得佳友,

勝日尋名山。

春山既妍秀,

清溪亦潺湲。

行行造禪扉,

小憩腰腳頑。

窮探意未已,

理策重躋攀。

——《游密庵分韻賦詩得字》之“還”韻 朱熹

天高云淡,正好攜佳友來密庵遺跡“勝日尋名山”,林蔭中石抱樹生,流水淙淙,清溪潺潺,格外幽靜。

石抱樹

瀑布流水從高處隨風灑落,彩虹在陽光的照耀下,隨落水的高低而跳動,形成數道多彩的疊虹,難得一見。

“還”字于水

朱熹游武夷山密庵,和友人玩分韻賦詩的雅戲,朱公得“空”“還”“清”字為韻作詩。今在密庵瀑布前,我將草書拙作“空”字于壁、“還”字于水、“清”字于石,仿效朱公情趣,山居雅玩,頗為盡興。

“空”字于壁

“清”字于石

仙洲密庵和開善禪寺是武夷山茶禪祖庭,密庵瀑布和紫陽靈泉是理學思想的源頭活水。小小仙洲山,連接了茶禪先師道謙和理學大師朱熹。2016年,仙洲密庵遺址被確定為武夷山市第十批文物保護單位。現在被遺忘在荒山野嶺之中,少人問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五河县| 松原市| 茶陵县| 公安县| 霍山县| 锡林郭勒盟| 那坡县| 云梦县| 岢岚县| 东辽县| 手机| 小金县| 醴陵市| 天祝| 新绛县| 龙山县| 乌兰县| 隆安县| 太原市| 兴宁市| 平湖市| 贞丰县| 齐齐哈尔市| 聂荣县| 汉川市| 红桥区| 罗源县| 阿坝县| 三原县| 九龙坡区| 农安县| 宜春市| 博白县| 都匀市| 贵德县| 多伦县| 翼城县| 石家庄市| 于都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