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捷績效領導力:使用OKR成就超出期望的未來組織
- 楊瑞
- 1373字
- 2023-11-17 17:01:37
1.1 OKR的定義
OKR即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中文寫作“目標和關鍵結果”,有些時候也可以看到OKRs這一縮寫形式。OKR主要關注目標(O)和關鍵結果(KR或KRs),其中,目標和關鍵結果互為充分必要條件。OKR是目前全球較為流行的管理框架之一,是一套定義、跟蹤、評價目標完成情況的管理框架,也是一套適用于組織、團隊和個人的目標管理方法,同時,OKR還是溝通工具、授權工具和人才篩選工具。
OKR的概念和實踐逐漸火熱,與很多概念一樣,人們對OKR寄予期望,但是也對其存在很多認知上和使用上的誤區。尤其是近幾年,很多公司特別期望能夠使用OKR實現績效管理落地,這就是較大的誤區之一。它們將OKR視為KPI的升級版本,或者是一種新的績效考核工具,希望其可化身為神奇的“銀彈”,能夠為公司和團隊的管理帶來一次質的飛躍。
OKR本質上是一個目標管理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對學習、生活和工作進行管理。當然,OKR的威力不僅體現在個人層面,其在團隊、部門和公司管理層面更能夠達到倍增的效果。同時,OKR結構簡單,學習和實施成本較低,通過快速學習即可掌握其基本用法。
我經常將OKR稱為轉換器,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把組織的使命、愿景和戰略轉化為日常的工作解決方案與對應的任務。
● 使命(Mission):使命解答了一個組織存在的根本原因。使命是長期的,也是組織生存發展的原動力,從某種角度來講,使命就是組織的“終極目標”。
● 愿景(Vision):愿景描述了在達成使命過程中樹立的一個中長期目標,是我們勾畫的目標、想要達成的藍圖,也是組織的中長期目標。
● 戰略(Strategy):戰略是指為了達成愿景所采用的措施、模式、策略和路徑,是重點事務和優先事務的排序法則。

OKR就像瑞士軍刀,在任何環境中都相當有效,是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體系。
——《這就是OKR》,約翰·杜爾(John Doerr)
一般來說,公司從層級上基本可以劃分為組織、團隊和個人3個層級。
●組織層級指的是公司整體、子公司、某個獨立的事業部、各種職能中心。
● 團隊層級指的是組織內部的部門或團隊,其肩負著具體的職責。
● 個人層級指的是公司各層級的管理者和員工,既包括CEO、COO等高層管理者,又包括各部門總監及經理等中層管理者,以及一般的基層員工。
OKR的使用方式非常靈活,其適用于上述3個層級,在組織、團隊和個人的任意層級中可以進行多種組合使用,例如,只在組織層級和個人層級使用,或者在組織層級和團隊層級使用,或者同時在3個層級使用。
在使用OKR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顯性的目標和關鍵結果,還要關注隱性的解決方案,確保其具有實現的可行性,形成“目標—關鍵結果—解決方案”的3層結構。這在實踐中非常重要,否則很容易形成只關注目標制訂,但不關注目標實現的“放飛”狀態。
OKR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目標管理工具,其適用范圍不受企業類型和規模的約束。就總體使用情況來說,其在知識密集型企業的使用效果會更加突出,這也是目前互聯網企業大量使用OKR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OKR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多家著名公司使用,包括LinkedIn、Oracle、IBM、Uber、Airbnb、Twitter、Meta (原Facebook)、Amazon、Dropbox等。2013年左右,在OKR傳入國內后,百度、騰訊、華為、京東、小米、滴滴、字節跳動、知乎、順豐、鏈家、聯通等多家公司先后實施。其中,京東在2016年和2019年2次大力推廣OKR,傳統型企業如TCL、美的集團、伊利集團、吉利汽車集團等也都在使用OKR。一些銀行、證券等金融企業正在使用OKR,某些政府部門目前也在導入OKR。與此同時,很多創業團隊也在實踐OKR,并且在其幫助下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