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談及判斷力強的人,你會想到什么特質?也許你會想到智慧、聰明、勇氣或耐心。這些特質確實令人欽佩,但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特質,這個特質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正式名稱。

我管它叫偵察兵思維,即能夠不受主觀意愿影響,實事求是地看待事物本身。

偵察兵思維能讓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找出盲點,驗證各種假設并及時做出調整。它會促使你誠實地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在那場辯論中犯錯了嗎?”“這個風險值得嗎?”“如果來自另一個政黨的人做了同樣的事,我會如何反應?”正如已故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說的那樣:“首要原則是我們一定不能糊弄自己,而我們又最容易自欺欺人。”

自21世紀以來,我們自欺欺人的本領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大眾媒體和暢銷書,如《如何發現并非如此》(How We Know What Isn't So)、《怪誕行為學》、《為什么人們相信怪事》(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錯不在我》[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你沒那么聰明》(You Are Not So Smart)、《否認主義》(Denialism)、《人人都是偽君子》[Why Everyone (Else) Is a Hypocrite],以及《思考,快與慢》都描繪了一幅令人不快的畫面——人類大腦天生就善于自欺欺人。我們總為自己的缺陷和錯誤找理由。我們沉迷于一廂情愿,精心挑選有利證據來支撐自己的偏見和政治傾向。

這幅畫面描繪的內容沒有錯,但它忽略了一樣東西。

是的,我們經常為自己的錯誤辯解,但有時我們也會承認錯誤。有時我們應該改變看法卻沒有那么做,但有時當我們無力改變看法時,我們卻做到了。人類是復雜的生物,有時會學鴕鳥把頭埋在沙子里,有時則會選擇直面真相。本書將探索已有研究較少觸及的一面,即向讀者展示那些不自欺欺人的案例,進而探究這些成功案例帶給我們的啟示。

這本書的創作始于2009年,當時我從研究生院退學,全身心投入一項自己熱愛的工作,并由此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幫助人們分析解決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遇到的難題。起初,我認為這項工作需要教會人們概率、邏輯和認知偏見等知識,并向他們展示如何將這些學科應用于日常生活。但是,經過幾年的工作坊培訓、文獻閱讀、咨詢服務和調查采訪,我漸漸明白,學會推理并非我想象的那樣能夠包治百病。

知道自己應該鍛煉并不意味著健康狀況就會自動改善,同理,知道假設需要驗證并不代表判斷力就會自動提升。如果你并非心甘情愿地承認自己思維中的偏見和謬誤,就算你能脫口而出這些偏見和謬誤,也無濟于事。制約我們判斷力的不是知識,而是態度,這點已經得到研究人員的證實,也是我學到的最重要的觀點,接下來本書將會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當然,我并不是說自己就是偵察兵思維的完美典范。我也會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也會回避思考問題,對于質疑更會奮力反擊。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止一次意識到有的采訪實在是浪費時間,因為我一直試圖讓受訪者相信我的觀點,而不是嘗試去理解他們的觀點(諷刺的是,我的采訪主題是思想開明,而我自己卻思想封閉)。

但現在的我比以前好多了,你也可以比原來更好,這就是本書的目的。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培養偵察兵思維能力。

第一,深刻認識到真相與其他目標并不沖突。

許多人強烈反對客觀地看待現實,因為他們認為追求客觀會阻礙自己實現目標。在他們看來,要想獲得快樂、成功和影響力,最好通過扭曲的鏡頭來看待自己和世界。

我寫這本書的部分原因就是要糾正這一觀點。關于自欺欺人有很多說法,有些說法甚至得到權威科學家的推崇。例如,許多文章和圖書都提到,“研究表明”自欺欺人有利于心理健康,客觀地看待世界只會導致抑郁。你可能也看到過類似的表述。本書第7章將審視這些說法背后的理據,揭示心理學家如何夸大積極思考的益處來自欺欺人。

或許你也認為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比如創辦一家公司,需要盲目自信。但讓你驚訝的是,一些全球著名企業家都曾預計自己的公司可能倒閉。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佐斯認為亞馬遜的成功概率約為30%。埃隆·馬斯克評估自己的兩家公司——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成功概率僅為10%。第8章將探討他們評估的依據以及認清困難的重要性。

另外,你也可能和大家一樣會這么想:“如果你是一名科學家或法官,客觀當然是件好事。但如果你是一名試圖改變世界的活動家,你不需要客觀——你需要的是激情。”事實上,在本書第14章,我們會看到偵察兵思維與激情相輔相成。在這章中我們將了解到,20世紀90年代艾滋病泛濫時期,偵察兵思維如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功幫助艾滋病活動家阻止了艾滋病的流行。

第二,掌握一些能幫助我們看清真相的技巧。

本書介紹了一些具體技巧,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偵察兵思維模式。例如,如何判斷自己的推理是否公正?這可不僅僅是問自己“我存有偏見嗎?”。在第5章中,我們將進行一些思維實驗,如局外人測試、選擇性懷疑測試和觀點一致性測試,以檢驗我們能否對自己的認知和需求進行合理分析。

此外,如何判斷自己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確信程度?在第6章中,我們將練習一些內省技巧,這些技巧能幫助我們在0~100%之間定位自己的確信等級,同時讓我們體驗到提出自己并不真正相信的主張是何種感覺。

你是否曾嘗試傾聽問題的“另一面”,卻因此感到沮喪或憤怒?那可能是因為你走錯了方向。本書第12章將分享一些方法,讓傾聽不同的聲音變得更簡單。

第三,擁抱偵察兵思維帶來的情感回報。

具體的技巧很重要,但我還是希望能提供更多的東西。充滿變數和失望的現實可能讓人沮喪,但仔細閱讀本書后,你會發現書中的“偵察兵們”(在偵察兵思維的某些方面表現出色的人,盡管他們也不完美)似乎很少感到沮喪。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很冷靜、開朗、快樂并且果斷。

這是因為偵察兵思維會帶來情感上的回報,盡管表面上可能看不出。能夠抵制自欺欺人的誘惑并且面對令人不快的現實,這讓人精神振奮;了解風險并坦然接受所面臨的困難,這讓人內心平靜;任憑證據帶著我們自由自在地探索各種想法,不受“應該如何思考”的限制,這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只有欣然接受這些情感回報,才能形成偵察兵思維模式。為此,在寫作本書時,我舉了一些自己最喜歡的偵察兵思維案例,這些案例鼓舞人心,多年來一直幫助我和其他人逐步培養偵察兵思維。

本書將帶領大家遨游科學、商業、行動主義、政治、體育、加密貨幣和生存主義的世界。我們將初步了解文化戰爭、媽咪戰爭和概率戰爭。在此過程中,我們將解開一系列謎題,例如,為什么查爾斯·達爾文看到孔雀的尾巴會想吐?是什么讓專業的氣候變化懷疑論者改變了立場?為什么一些盲目崇拜的受害者,如傳銷受害者,能夠想方設法讓自己脫身,而另一些受害者卻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本書并非批評大家不理性,也無意對“正確”思考進行說教。本書的目的在于為大家提供一種不同的方式來體驗自身的存在。這種方式源于對真理的渴求,既實用又讓人成就感爆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方式并未引起太多重視,因此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安县| 凤山市| 奉节县| 汪清县| 海淀区| 盐津县| 平南县| 津南区| 凤凰县| 高平市| 策勒县| 隆回县| 凤城市| 天峨县| 通州区| 凌源市| 于都县| 子长县| 庆安县| 随州市| 陕西省| 阿荣旗| 静安区| 忻州市| 资源县| 周至县| 永仁县| 沁源县| 临城县| 舟山市| 东海县| 乡宁县| 扬中市| 泰兴市| 大埔区| 通道| 宁蒗| 平谷区| 瑞安市| 虹口区|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