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銷標準化:B2B新利器
- 趙雅君等
- 2793字
- 2023-12-29 14:40:09
一
如何用公式表現本行業營銷規律?
公式是表現規律的常用方法之一,將結構、邏輯和數字關系用公式表現出來,可以將經驗性的、因人而異的認知轉化為一看就懂的規律,以此為基礎考慮問題,可以很快地確定方向、找到答案。
很多人知道精益生產一直用公式衡量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其實,日本企業也一直用公式指導營銷工作。用公式表現本行業的營銷規律,可以嘗試從以下四個問題著手。
很顯然,不論是B2B的業務還是B2C的業務,企業的銷售收入是由所有的訂單累加而成的。B2B業務以客戶為中心進行營銷管理,每一個訂單的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客戶,所以,公司的年銷售額是由所有客戶一年在企業下的訂單金額累加起來的,粗略地計算,就是客戶數量乘以平均每個客戶每年給公司的訂單額。

從式(1-1)可以看出,客戶數量(家)代表了企業的客戶群體的規模,平均年訂單額(萬元)代表了客戶群體的質量。客戶數量多、平均年訂單額低,說明這個企業以小客戶為主,其結果就是營銷效率、生產效率都不高,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客戶開發、維護和小訂單生產。這就帶來了客戶結構的問題。
從式(1-1)中可以找到提高公司年銷售額的路徑。基于公式進行細化分析,按照年訂單額的大小把客戶分成若干級別,看不同級別的客戶有多少,就可以判斷公司的客戶結構是以大客戶為主還是以小客戶為主,從而進行客戶結構優化,這就是客戶分級管理,見式(1-2)。
例如,按照年訂單額的高低設定相應的標準,把客戶分成A、B、C、D四級,A級客戶是戰略客戶,B級客戶是重點客戶,C級客戶是合作客戶,D級客戶是一般客戶或新客戶,以此統計不同級別客戶的數量和平均年訂單額,就可以分析公司客戶結構的狀況。

案例1-1 某化肥企業的客戶分級標準
表1-1 某化肥企業客戶結構統計


圖1-2 不同級別客戶占比

圖1-3 不同級別客戶數量
實際上,公司的年銷售額是由一張又一張的訂單累加而成的,而B端業務的客戶一般都實施多家采購,同一類產品的采購訂單都按比率發給兩家或三家供應商,因此,公司得到的訂單數量是由產品訂單量乘以訂單占有率(客戶端叫“采購訂單比率”),而銷售額是由訂單數量乘以產品單價,產品單價代表了訂單質量。見式(1-3)

要提高年銷售額(增收),一定要提高客戶端的訂單占有率和產品單價,也就是要提高在客戶端的優先地位,通過創造好的交付業績、拿到客戶的各類供應商獎項、跟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從而獲得客戶更高的采購訂單比率(訂單占有率)和高價格的采購訂單(訂單質量)。
式(1-3)還指引企業要進行訂單分析,這是找到提升銷售額的有效路徑。
雖然營銷管理有跨行業、跨企業的共性規律,但不同行業之間也確實有一定的差異。企業可用公式表現本行業營銷規律,用公式指引營銷方法改善,少走彎路,最直接地找到提升業績的著力點。
為什么我們強調用行業公式而不是企業公式呢?因為,用行業公式更容易打通不同的企業,進行橫向比較,發現公司與標桿企業的差距,在同一個標準上進行評價和提升。
一個營銷公式,把產品、價格、訂單和客戶融合在一起,基于數據和公式,企業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分析和判斷,根據需要和目標制訂有效的行動方案。
B2B業務以客戶為中心展開營銷工作,對于客戶這一最重要的經營資源進行數字化的分析,企業不但要擴大客戶的規模,更要同時提高客戶的質量,驅動公司的持續發展。
怎么判斷客戶的質量呢?不是看一個訂單、兩個訂單,而要看客戶對公司的整體價值,以年為單位,從銷售額、毛利潤、凈利潤和凈利潤率進行判斷,而決定上述四項指標的因素包括訂單結構、業務結構、產品結構、資金流(回款)和庫存周轉率等。
有的時候,某個客戶的某個訂單或者某個產品是虧損的,接不接?不接,客戶不滿意,可能流失客戶;接,又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甚至企業要倒貼錢。推進營銷標準化,基于相同的標準,從客戶的整體價值進行判斷,營銷團隊就不會有類似的困惑。面臨這樣的情形,對于高價值的客戶,虧損的產品、業務也是要接的,對內要啟動降成本改善工作,做到低價的、難做的業務和產品也要有利潤,對外要以此為條件爭取高價值的業務和產品機會。對于低價值的客戶,企業則要面向未來先進行判斷,該斷則斷,要有取舍,最忌諱的是“乞丐式”的銷售心理:生怕沒單做,什么單都接。
做營銷誰都希望接大單、接快單、接高價格和高利潤的好單、接好做的單,對于B2B業務,企業接單的標準是客戶價值,這些都需要基于公式和數據的標準化。
企業選擇客戶,在某種程度上,客戶又在塑造著供應商(合作伙伴),戰略性的客戶關系最終都是企業活成客戶想要的樣子、客戶都是企業想要的狀態,這就是企業界的“門當戶對”。只不過沒有一成不變的狀態,這一切都在動態中進行著。
高質量客戶對公司的拉動是顯而易見的,低質量的客戶只是公司面向未來的基石。
基于公式和數據分析公司的客戶結構:公司高質量客戶有多少?在年銷售額當中,高質量客戶所創造的銷售額(貢獻)占多少?接下來再進一步分析,在全年利潤當中,高質量客戶所創造的利潤占多少?這就是客戶盤點,具體我們將在第二章進行展開。
基于公式和數據進行營銷分析,就帶來了營銷效率的問題。所謂營銷效率,就是企業投入的營銷資源獲得了多大的產出(回報)。
企業投入的營銷資源,既包括營銷職能部門的人員、固定費用、營銷費用和相應的硬件投入,還包括為了開發客戶、獲取訂單而投入的研發、生產及其他相關資源。例如,孚能科技(贛州)為新能源汽車企業配套供應動力電池,他們投入資金建立的樣品生產線產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主要為低質量客戶打樣,就浪費了樣品線的產能,可能丟失高質量客戶,這樣的營銷效率就低。
營銷效率在源頭上決定了企業的整體效率也就是經營效率,重視營銷效率的提升,從客戶質量、訂單質量上進行優化,創造更高價值的業務收入,才能使研發、生產、人力資源和資金等軟硬件投入獲得更高的回報。
對于提高營銷效率,企業也要基于對公式和數據進行分析才能發現改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