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識別情緒
學會在令人痛苦的情境下識別自己的原發情緒,有助于你應對繼發情緒的“雪崩”。這可能聽來淺顯或簡單,但其實不然——尤其是當情緒來得又猛又快時。因此第1章將幫助你學會找到情緒的來源,讓你更有技巧地處理它。
讓我們從深入探討過去的情緒問題開始。你需要盡可能誠實地面對自己。我們的目的是發現你曾經感受到的情緒(包括原發情緒和繼發情緒),然后看清這些情緒是如何影響你隨后的行動和感受的。
先看一個范例。一天傍晚,凌下班回家,發現丈夫又醉倒在沙發上。她立即感到很生氣,于是開始對丈夫大吼大叫,罵他是“沒用的酒鬼”。但丈夫只是躺在那里,沒有與其爭吵,也沒有移動。她很想打丈夫,但并沒有動手。
過了一會兒,凌又開始感到絕望和羞愧。她想盡辦法來幫助丈夫,但似乎沒有任何辦法能奏效。丈夫拒絕接受心理治療,也不認為自己是在酗酒,所以他不去參加戒酒互助會。凌覺得如果這些情況不改變,他們的婚姻就無法維持,但她也不能接受離婚。
凌走進浴室,把自己反鎖在里面。她想過用自殺的方法來終止此刻的痛苦,但她沒有,只是拿起一枚刀片,劃傷自己的腿,讓自己流血。直到那天深夜,她仍然心煩意亂,忘了設鬧鐘,于是第二天她遲到了幾個小時,并遭到經理訓斥。
現在輪到你了。請你選擇一個有清晰記憶的情境,然后把以下這些問題作為標題寫在筆記本的空白頁上,并在筆記本上制作一張常見情緒的列表,給自己的情緒命名。
以凌的故事為例,請按照以下六個步驟識別自己的情緒。
(1)發生了什么事?描述導致你產生情緒的情境。寫下事件發生的經過、時間、地點、涉及的人物,等等(凌可能會這樣寫:“我回到家,發現丈夫又喝醉了。但他拒絕尋求專業幫助或談論他的問題”)。
(2)你認為這種情境為什么會發生?識別導致情境發生的潛在原因。這一步很重要:你對某個事件的解讀通常會左右你的情緒反應。例如,你認為某人故意傷害你時的情緒反應,會與你認為傷害是意外時的情緒反應截然不同(凌認為她的丈夫是一個酒鬼,丈夫恨她且后悔娶了她,這就是為什么他放棄自己的人生,以及他為什么要酗酒來傷害她)。
(3)這種情境使你產生了什么感受(不論是情緒上的還是身體上的)?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需要反復練習,并且值得你為之努力。如果可以,請試著同時識別原發情緒(由情境觸發的情緒)和繼發情緒(由原發情緒觸發的情緒)。另外,請嘗試識別自己的身體感受,尤其是與肌肉張力密切相關的感受(凌看到丈夫喝醉后的原發情緒是憤怒。然后,她感受到的繼發情緒是絕望和羞愧。在身體感受方面,她注意到自己臉部和手臂上的所有肌肉都變得非常緊張,并且感覺腸胃不舒服)。
(4)出于這種感受,你想做什么?請通過這個問題識別你的沖動。通常,當一個人情緒失控時,他可能會有沖動采取一些劇烈或危險的行動或發表不合適的言論。但是,這個人并不總是這么做。有時,沖動只是一些想法和突兀的念頭。當你意識自己的沖動,并將之與實際行為做比較時,結果可能是令人欣慰的。如果你可以控制住某些沖動,那么也很可能控制得住其他沖動(凌有沖動去做兩件非常危險乃至致命的事:打丈夫并以自殺來結束痛苦。值得慶幸的是,這兩件事她都沒做,這給了她希望,讓她相信自己同樣可以控制住其他沖動)。
(5)你做了和說了什么?你可以借此來確認由情緒導致的實際行為(凌將自己鎖在浴室里自殘。她還對丈夫大吼大叫,稱他為“沒用的酒鬼”)。
(6)你的情緒和行為對你產生什么影響?識別你的感受和行為所帶來的長期后果(凌因為忘了設置鬧鐘,第二天早上睡過頭上班遲到,并受到經理的紀律處分,使她面臨職業危機)。
說出你的感受
為了方便識別自己的情緒,請你大聲地把感受說出來并給它們命名,這是有效的方法。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傻氣,但此舉會幫助你準確識別自己的情緒,并使你更加關注自己當下的體驗。請大聲描述自己的情緒,尤其是情緒失控的時刻,這樣做有助于你緩解痛苦。因此,你越善于去表達情緒,由情緒所導致的行為沖動就會越少。
大可不必用尖叫來表達心情,輕聲地對自己說出你的情緒就夠了。你只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你可以對自己說:“現在,我感到……”并且關注自己的愉悅和快樂情緒。你越能識別出這些感受并大聲說出來,就越能充分享受它們。
要進一步鞏固你的學習體驗,請在筆記本中記錄自己的情緒(或使用情緒記錄列表)。
關于應對策略
在與情緒失控做斗爭時,人們經常用很不健康且無效的方式來處理自身的痛苦,因為他們不知道除此之外自己還能做什么。這是可以理解的。當處于痛苦時,人們很難保持理性并想出好辦法解決問題。甚至,某些應對策略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看看你是否會訴諸以下應對策略:
·花費大量時間去思考過去的痛苦、錯誤和問題。
·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痛苦、錯誤和問題而憂心忡忡。
·主動疏遠他人,以免出現令人痛苦的狀況。
·用酗酒等方式來麻痹自己。
·借著對人大發雷霆或企圖控制他人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做一些有潛在人身危險的事,如割傷、打傷、抓撓、摳破或燙傷自己,或拔自己的毛發。
·進行不安全的性行為,比如與陌生人發生性關系或頻繁進行無防護的性行為。
·回避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例如分析產生一段包含虐待或不健康的親密關系的原因。
·用食物來懲罰或控制自己,要么暴飲暴食,要么斷食,或者在進食后催吐。
·從事高風險行為,如魯莽駕駛或服用危險劑量的酒精和精神類藥品,甚至可能策劃或嘗試過自殺。
·回避令人愉悅的活動,例如社交活動或體育鍛煉,這可能是因為你認為自己不配感覺好起來。
·屈從于自己的痛苦,過著悲慘且沒有成就感的生活。
所有這些應對策略都會導致更深的痛苦,因為即使它們能暫時緩解痛苦,也只會在未來造成更多的痛苦。
請記得:
有時苦難無法避免,但精神痛苦往往是可以避免的。
為了避免產生長期痛苦,你需要學習一些能夠幫你以一種新的、更健康的方式耐受和應對苦難的技能。
你將在下一章學習使用REST工具——一種在應對苦難的同時減少痛苦的熔斷機制。
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