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變力:應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8種超能力
- (美)阿普麗爾·林內
- 1660字
- 2023-12-29 14:50:12
超能力:放慢腳步
在快節奏時代成功的秘訣,就是放慢自己的節奏。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各種聲音勸誘著、哄騙著甚至逼迫著我們跑得再快一點。但是通往成長和成功的秘訣告訴我們的卻恰恰相反,要學會放慢腳步。
舊劇本告訴我們,只有跑得更快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但飛快發展的世界因為終點線在不斷變化,制定出了不同的競賽規則。無論是業務需求還是家庭重心,是需要兼顧的責任還是努力經營的關系,或是等待解讀的不確定性,越是一味加速奔跑,不停下,不反思,甚至不留意過去,長此以往,結果只會越不遂人愿。
然而,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加速奔跑已然成了慣性。我們深陷于舊有觀念,這尤其對獨自加速向前的人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
這時,如果我們試著放慢腳步,就會發現我們會有更多的改進,比如決定更明智、壓力更小、適應性更強、身體更好、情緒與直覺聯系更緊密、注意力更集中、目標更清晰。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放慢腳步其實能讓我們有更多時間放松,自然也就減少了焦慮。放慢腳步能夠提高重要領域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丟下倦怠,輕裝前行。其實很多時候只有停下腳步,我們才能取得進步。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學會放慢腳步。大部分時候,我都是盡可能快速奔跑,要么是朝著別人設定的目標,要么是遠離自己的恐懼,但從未認真想過最初奔跑的理由。父母去世那會兒,我也認為跑得越快越好,盡早遠離那樣的傷痛,但我做不到。我停下腳步,站在原地,開始練習放慢腳步這種超能力。這些年的心路歷程與外界關系的變化如一卷畫軸緩緩展開。我想,如果要真正讀懂其中的深意,還要花上好幾年。
如今我跑得比以前慢多了,當然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種種嘗試、錯誤和刻意練習讓我學會珍視停下的力量。現在的我多了一分踏實,少了一分焦慮。說來有些慚愧,如今我倒能領略過去一跑而過所忽略的沿途的風景。而曾經那些恐懼,竟也成為讓我一笑而過的談資了。
但是準確來說,放慢腳步并不意味著停下、懶惰、靜止、無目標或漠不關心(這也許是最出人意料的一點)。放慢腳步,不可能因為度個假、下載個軟件或用一個一勞永逸的方式就能實現(諷刺的是,正是你想“解決”的問題在不斷變化,因此用一次性的方法只會給你帶來災難性后果)。其實,形成放慢腳步的習慣需要日積月累的行動和練習,需要靜下心來、專注真正重要的事。
當然,有時候加速奔跑也不無道理,比如前方來車時迅速躲避。當我們身處流變世界,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事情當中時,可能會感覺自己更有活力、行動與思考都更快了。
但總體來說,我們在加速奔跑中受到的阻礙和傷害要更多,因為在我們希望冷靜下來的時候,思維還在高速運轉。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追逐他人設定的期望,跑了很久才開始思考屬于自己的時間(以及希望、夢想和渴望)都去哪兒了。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加速奔跑,離生命的本質卻越來越遠。其實我們不必如此高速前行,理解這一點才是流變思維真正的起點。
你跑得有多快
下面的練習分為兩個部分。首先,請誠實回答以下問題:
你覺得自己是否跑得太快了?
你認為自己“需要加速奔跑”的想法從何而來?
如果放慢腳步,轉移注意力,你會發現什么?
如果知道自己明天就要離開人世,你會奔向什么目標或向誰跑去?
附加題:在回答以上問題時,你是否很難“停下來思考”?
第二個練習,在一張紙上畫四個同心圓(就像靶心一樣)并根據以下內容標注:
最內環是你的個人追求:你與自己的關系、個人目標以及你希望它們以何種方式體現在生活中。
第二環是個人關系:與朋友、家人之間的關系。
第三環是你在組織中的角色:你的職責、專業、同事,等等。
最外環是你在世界中的角色:如公民、消費者、氣候保護倡導者、旅行家,等等。
記下你在哪里跑得太快。它們在哪些圓環里,有未標記的圓環嗎?
寫下原因。這種飛速向前的想法是從何而來?是來自自身的激勵還是他人的驅動?這種加速前進的壓力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你是什么時候注意到它的?)你也可以寫下自己特別的應對機制并說明它們是否有效。
現在看下你畫的整張圖。想想:人生中哪些部分是最需要減速慢行的?它們跟其他部分比,是否更容易減速?
最后,想想這個練習對同事、家人等是否有幫助,并分享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