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邊平臺視角下的技術轉移與技術交易
- 顏錦江 吳鵬編著
- 861字
- 2023-12-14 16:18:37
1.2.4 相關政策
在技術轉移和交易的過程中,既需要發揮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配置市場資源,也需要政府這只“有形的手”來制定相關政策來調控引導社會的有序發展。當前,有關技術轉移和交易的文獻,均側重于分析我國不同時期政策的優缺點,并通過與國外政策進行對比,進而為政府機構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關于國外的技術轉移政策。許多學者在對歐美國家技術轉移政策認真研究的基礎上,針對中國的技術轉移政策建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駱嚴等學者指出,我國的法律忽視了高等學校、國家科研機構與美國大學、聯邦實驗室的差異,特別是中美技術轉移政策之間的差異。[58]李玲娟等學者通過研究美國技術轉移政策的發展歷程、構成體系,如聯邦政府與地方技術轉移的治理結構、各聯邦組成部門的技術轉移戰略、行動計劃以及概念驗證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對我國的技術轉移政策也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59]針對芬蘭的技術轉移政策,魯禮瑞等學者強調,芬蘭的技術轉移政策主要從科技計劃角度出發,通過整合各類科技資源來建立相應的產業技術轉移政策體系。[60]而宋微指出,韓國的轉移政策,則主要通過技術轉移產業化來實現自主創新,可以為我國技術轉移工作提供重要參考。[61]
關于國內的技術轉移政策。以下這些學者主要梳理了不同國家的轉移政策,指出我國當前面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政策建議。郭東妮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技術轉移法律體系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分析了與高校緊密聯系的四類技術轉移模式,探討了各種模式的優點、缺點和適用范圍。[62]在此基礎上,肖國芳和李建強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技術轉移發展的四個階段及特征,指出當前技術轉移政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政策協同、下放權力、市場導向、高位推動、完善考核等政策建議。[63]潘文華和黃麗華強調,我國可借鑒美國的技術轉移政策法律體系,比如,堅持技術轉移法治化,循序漸進實行技術轉移以及大力扶持小企業技術創新,為企業加快技術成果轉化提供有力保障。[64]魏瑋指出,我國應在學習歐盟IRC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建立中國創新驛站,進一步提升我國促進中小企業技術轉移公共服務措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