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史(原書第2版)
- (美)埃里克·希雷
- 894字
- 2023-11-07 16:54:28
1.2.4 法律知識
最后,法律知識(legal knowledge)代表了第四類心理學知識。這種知識以官方(從部落領袖到州政府)所頒布的法律條文形式出現。法律知識為生死、婚姻等重大抉擇,為人們理性的行動、精神的正常、養育的能力、性取向的選擇提供了依據。舉例來說,在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法律規定一個人年滿18歲即可結婚。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并不會籌劃在16歲結婚,也認為過早結婚的想法是不恰當的。而在一些窮困的國家,許多孩子特別是女孩甚至在青春期之前就早早結婚了。在許多國家,對兒童的體罰被認為是合法且有效的養育方式。然而,在今天的大多數國家中,對兒童的體罰虐待被視作違法。在大多數西方社會,關于死亡的法律定義與人們的宗教信仰幾乎無關。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靈魂和不朽,法律對于身體死亡的認定就是大腦活動的消失(Truog & Miller,2008)。除此之外,法律對于精神錯亂的定義也不同于精神疾病的科學定義。
知識檢測
1. 心理學歷史中三個重復的主題是什么?
a. 心身問題、先天-后天之爭、理論者-實踐者之爭
b. 科學與科幻的對抗、哲學-物理之爭、法律-推理悖論
c. 先天-后天之爭、知識-信仰悖論、社會-個體難題
d. 理論者-實踐者之爭、意識形態-科學之爭、合法-非法困境
2. 神經衰弱癥一詞涉及了
a. 身與心的矛盾 b. 神經系統的衰弱
c. 安慰劑效應 d. 以上所有
3. 漂泊癥的診斷是指什么?
a. 強大的神經系統 b. 一種偏見行為的傾向
c. 對自由的病態渴求 d. 對蜘蛛的非正常恐懼
4. 請舉出涉及人類行為的(1)科學事實和(2)大眾信念的例子。
5. 為什么麥斯麥催眠術在今天被視為是非科學的?
6. 請對通俗心理學做出定義。
法律條文不太可能解釋何為生死。法庭文件也沒有必要為美國21歲以下青年禁止飲酒提供科學依據。然而,法律條文為可接受的人類行為設立了界限,并影響了千萬家庭的風俗和習慣。這種知識直接影響了人們的判斷、情緒和思想。從法律的立場來看,同性戀在20世紀的美國幾乎被視為一種疾病。1990年以前的蘇聯,如果有人公開自己是同性戀,則有可能在監獄里終了一生。今天在許多國家,政府依然將同性戀視為犯罪。
接下來,我們將會比較四種類型的心理學知識,并將它們應用到當代的背景之中。但在此之前,請回答上面的知識檢測來檢驗你的知識。問題的答案可以在同步網站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