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市里散落著各式各樣的,歷經千年時光的古物。以至于,當霧霾來臨之時,都帶著些許的暮色。秋冬之際,無邊落木蕭蕭下,與這個古老的城市,氣質最為契合。
或許因為北地干燥,西安秋冬的陽光,總讓人感覺有一種清脆的質地,像琉璃,一擊即碎似的,又像琥珀,在那些溫煦又漫長的午后,將整個世界都浸在一滴融融的松脂里,有一種淡淡的昏黃的質地。木葉經霜入秋,逐漸焦枯泛黃,變得薄脆,經風時颯颯有聲。其實秋葉是黯淡的,它們的燦爛,是光線所賦予,所以看黃葉得找個晴好的日子,在那些陽光朗照的日子,藍天清透,云氣輕盈,光影將一樹樹燦金色,刻得歷歷分明,將滿地黃葉堆積,吹卷成如許秋色。
西安很大,這是一個曾經的都城所有的宏大氣質。所以城墻很長,這個唯一存留完整的城墻,將城市圍成一個長方形,即使是在充滿汽油味、喧囂聲的空氣中,依然宣示著它曾經的輝煌厚重。城墻現如今已被高樓環繞,但仍然不失它的巍峨。撫摸著那些斑駁、滄桑的城墻垛口,輕輕踩踏著腳下傷痕累累的磚塊,會感受到寒來暑往曾在它們身上留下的變遷,就好像細細聽取了無數個沉默的故事,總有會心之處。清晨朝暉中,沿護城河走過長樂門,穿過城墻東南角,緩緩行走,頭頂上白色鴿群呼啦啦飛過,越過角樓城墻,飛向一碧如洗的藍天;傍晚夕照輝煌,宿鳥歸飛不絕,環城公園遍地棲鴉,銀杏金黃,白楊聳立,薄脆的闊葉在風中蕭蕭颯颯,挨著青磚墻根那幾嗓咿咿呀呀的秦腔,動聽得叫人落寞……
覽盡京城的繁盛,洋場的奢華,蘇杭的柔美,看來看去,還是更喜歡西安。它地處中原,位居高地,有巍巍秦嶺相護,潺潺八水環繞,這座一十三朝為都的古城,似有龐大的體積和能量:“娘親還守在城門外/妹妹在風雨中等待……我生來憂傷/但你讓我堅強/長安長安”。當年安史之亂,長安城被毀劫,自此成為千古廢都。那份伴隨千年的悲涼的、破敗的意味,已在洶洶人潮中以及被修葺維護妥當的堂皇建筑間被稀釋得差不多了,直到黃昏時候,玫瑰色的夕照掛在天空,在輝煌落日里城墻只剩下面目模糊的剪影,宿鳥歸飛,繞檐不絕,敏感的我還能感受到過去的幻影在四面八方散落、飄浮,一脈傷心綿綿流延至今。
長安長安,現在我所抵著、倚著、撐著、靠著的,我的第二家鄉。
長安長安,你在我心底里是何等漫長的旅程,人倦草荒,燈火卻從容,光陰里無盡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