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認(rèn)知上的壁壘!
- 執(zhí)唐
- 妖道道道道
- 2100字
- 2023-10-25 18:10:00
空曠的大殿之中,房玄齡看著大眼瞪小眼的死盯著對方的李世民與魏征這君臣二人。
他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才好了。
魏征的發(fā)揮一如既往的穩(wěn)定,那是怎么作死怎么來。
而陛下今日...貌似還真就不太好和魏征抬杠的。
畢竟,他偷偷溜出宮去這事兒要是讓魏征知道了。
那場面...房玄齡甚至都不敢想象了。
“魏征啊!其實這事兒想來你是誤會陛下了。”
眼看著雙方一時間都有些下不來臺了之后,房玄齡趕緊的從旁拉起了架。
他笑意盈盈的站起身拉了拉魏征,示意對方先坐下再說。
隨后又扭頭看了看坐在上位的李世民。
眼珠子一轉(zhuǎn),嘴角頓時露出了一抹不懷好意的笑意。
“陛下先前所言,讓我防著你的事兒,其實我也是不打算告訴你的。畢竟這事兒著實讓人頭疼。”
“陛下這是怕你操勞過度,傷了神。”
房玄齡說話間,還不忘記伸手拍了拍魏征的臂膀。
那話語說的是要多曖昧就有多曖昧。
而李世民與魏征二人在聽到房玄齡這話時,二人都不由滿臉錯愕的看向了房玄齡。
真有此事?
朕何時說過這話啊?
在兩人迷茫的眼神注視之下,房玄齡依舊是一臉笑意的接著鬼扯道。
“這不是眼看著科技取試在即了嘛!但是近來陛下發(fā)現(xiàn)了科舉取試的一些弊端。”
“科舉取試的弊端?是何弊端?嚴(yán)重嗎?”
在聽到房玄齡提起科舉之事后,魏征臉上的狐疑之色頓時便消散的一干二凈。
那略顯古板的面容之后,此時也是寫滿了認(rèn)真。
而看到這一幕,李世民頓時明白了房玄齡的主意了。
這家伙是打算禍水東引啊!
不過也好,朕倒是要看看魏征你能否說出個所以然來。
在明白了房玄齡的小心思之后,李世民干脆也就算是默認(rèn)了房玄齡的那些話了。
心神收斂,老神在在的坐在軟塌之上,眼神也不由開始有些玩味了起來。
此時要是他手里再抓一把瓜子的話,那可就太形象了。
“哎,魏兄莫要急躁,其實這弊端說來倒也不大,主要是不好解決。”
“目前我與陛下商議之后,得出的一部分結(jié)論就是、我朝的科舉,需要有一套標(biāo)準(zhǔn)的答案與問卷。”
“否則考生的水平很可能會因為考官的喜好而受到印象。”
“這一點是確定下來了的。但是目前最難辦的就是,這個標(biāo)準(zhǔn)的答案與問卷該如何出,這是難點之一。”
魏征若是說一開始的時候,心中還有些許的疑慮,覺得房玄齡可能就是在中間和稀泥。
拉開話題之后,方便為陛下開脫什么的。
但是當(dāng)他提出科舉問卷與答案需要標(biāo)準(zhǔn)化這個問題的時候,魏征心中的那點兒疑慮也徹底消散了。
轉(zhuǎn)而是眉頭微皺的開始思索了起來。
“不愧是陛下啊!這個問題的確需要考慮進(jìn)去,千人千面!不同的人自然是有不同的喜好的了。”
“這一點,的確容易讓考生的成績發(fā)生變動。”
“只是這問卷與答案想要標(biāo)準(zhǔn)化,恐怕也有些難度啊!”
魏征在略微的斟酌了一番之后,他的眉頭卻越皺越緊了起來。
很顯然,這個問題有些難住他了。
而上座的李世民在聽到魏征那句:不愧是陛下的時候。
原本還想著看魏征出糗的他,一時間也不由有些尷尬了起來。
魏征這么一夸他,搞的好像他李世民心胸狹隘了似的...
“咳咳..魏征啊。你看你,我都說了讓玄齡防著你點兒了吧。現(xiàn)在告訴你了,你又得苦思冥想的。”
“這些事兒勞神費力的緊,你平日事物又繁忙。你就別...”
“陛下,此話怎可如此說啊!食君俸祿、為君分憂!這本就是臣子的分內(nèi)之事。”
“況且這科舉之事關(guān)乎朝廷未來,怎可馬虎!”
看著神色激動的魏征、李世民面上雖是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但是實際上,心里早樂開花了。
你魏征樂意接這事兒,那簡直就再好不過了。
而此時的魏征還全然沒有注意到、自己似乎是落入了一個提前挖好的坑當(dāng)中了。
“哎!愛卿說的是啊。今日是朕受教了。”
“既如此,那朕便將朕與玄齡所察覺到的一些問題都和愛卿好好說說吧。”
“愿為陛下分憂!”
此時的魏征就好像是一條咬鉤的魚兒一般,全然沒有察覺到李世民與房玄齡這君臣二人會如此的無聊。
合起伙來欺負(fù)他一個老實人。
在李世民的闡述之下,魏征的眉頭是越皺越深了起來。
“有所求之前,要先知道自己所需...朝廷如今到底是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片刻之后的大殿之中、魏征眼神中滿是迷茫的重復(fù)念叨著這樣的一段話。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簡單,甚至如果是用大道理來講述的話,魏征能說出來十個不同的文案。
可是、若是準(zhǔn)確到實質(zhì)上吶?
若是蘇牧在這里的話,他倒是很簡單就能概括出來幾個。
畢竟后世之學(xué)當(dāng)中就有著十分明確的分類。
比如:搞武器研發(fā)的、搞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的、搞農(nóng)業(yè)防害的、搞畜牧育苗的等等...
然而蘇牧知道這些,卻不代表房玄齡他們能說出來這些。
這本就是一種認(rèn)知上的壁壘。
若是無人打破的話,光靠人們自行探索,這需要花費極長的時間。
可以說,蘇牧在一開始反問李世民他們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壓根也就沒打算給對方答案。
只是單純的讓想讓李世民等人知難而退罷了。
只不過蘇牧沒想到的是、他丟出來的坑,一番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之后,卻把魏征給饒了進(jìn)去。
“這...陛下,這個問題是不是..它是不是本身就有點兒問題啊?”
“為何臣越想,越是覺得有些迷糊啊!”
在沉聲思索了良久之后,魏征所能給出的回答,說出來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臉紅了。
科舉的核心是為朝廷選取天下良人。
可是...到底什么樣的才算是良人啊?
或者說,什么樣的才算是朝廷需要的良人?
“哎..朕其實也懷疑過這個問題有點兒不對勁兒。但是其中的道理卻是顯而易見的啊!”
“朝廷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若是我等連這個問題都沒有想明白,那科舉的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