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皇宮當中。
已經退去了尋常服飾的李世民此刻真靠坐于軟塌之上。
這一趟出宮雖是時間不長,可卻也讓他這個帝王感觸良多。
尤其是那瞎眼的小郎君。
然感觸良多的后果,便是那無盡的惆悵。
帝王御前、房玄齡看著一路愁眉的李世民。
他雖是有心出言開導、卻也一時間不知從何入手才好。
君臣二人此時皆為愁眉鎖目之態。
“玄齡啊!你說這科舉...到底是要選什么樣的人,要怎么選,才能算得上是為朕收攏天下之才啊?”
在長久的沉默之中,李世民那有些低沉的聲音驟然響了起來。
這個問題,既是在問房玄齡,同時也是在問他李世民自己。
朝廷,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陛下,這個問題,臣恐怕一時也無法給出答案啊。”
房玄齡似乎是早就預料到李世民會問他這個問題一般。
李世民的話音才剛落下,他便已經默默的搖了搖頭。
“眼看著今年的科舉取試在即了,明知科舉的制度有缺陷,朕卻是毫無頭緒可言..可笑,當真可笑啊!”
對于房玄齡的回答,李世民也并未怪罪于他。
而李世民的語氣之中,更多的也只是自嘲罷了。
在惆悵的同時,上座的李世民似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一般。
隨后神色極為認真的看向了下方的房玄齡。
“玄齡啊!今日朕出宮之事,你可得把嘴把控嚴實了哈!尤其是防著點兒魏征那個老...”
“啟稟陛下,尚書右丞魏征在殿外求見。”
“...”
本來李世民還想著提醒一下房玄齡,讓他把今天的事兒給捂嚴實了,別讓魏征知道的。
可是這話都還沒說完,魏征就仿佛是聞到味兒了一般。
下一秒就直接在殿外求見了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宣報、讓李世民那都到了嘴邊的話語,硬是給活活的憋了回去。
‘晦氣...’
心中暗暗罵了一句之后。
李世民趕緊的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態和神色。
“讓他進來吧。”
下方的房玄齡看著自家陛下那憋的有些通紅的臉,那是直接低著頭默默的憋笑去了。
當年玄武門之事過后,對于魏征這個人的處置問題上,很多人都有莫大的意見。
畢竟魏征是前太子..不對,現在因該是隱太子手下的人。
而他們秦王一脈得勢之后,自然是要鏟除禍端的了。
魏征,便是那理應被鏟除的對象之一。
可是對于魏征,陛下卻有著別樣的看法。
隱太子與他之間,那是權勢之爭、那是皇權之爭!
當隱太子斃命那一刻,這一場爭斗便已經結束了。
至于那些所謂的太子黨羽,或者秦王嫡系...
這樣的區別就已經不成立了。
當李世民自己被立為了太子之后,整個大唐朝堂之上,也就只剩下了一種人!
唐臣!
所以在當時,大多數手下都提議要處決魏征的情況下。
李世民站了出來。
他力排眾議,非但沒有清算魏征,反而還重用他。
對這件事,其實不少臣子一直以來多少還是有些想不通的。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逐漸發現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魏征、這家伙那簡直就是一個老杠精!
不但能作,而且還敢作!
那家伙,一開口,幾乎是句句戳人肺管子。
關鍵他說的很多話,雖然很難聽,但是卻絕對是忠言逆耳!
隨著處事的時間長了之后,大部分對于魏征的感官都逐漸有所改善了起來。
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了當今陛下。
他對于魏征的感官,可以說是變化最大的一個。
“微臣魏征,見過陛下!陛下萬福。”
隨著傳令太監的宣號,一個略顯干瘦、神色剛毅的男子緩緩從殿外走了進來。
對方雖是體態干瘦,但是一雙眼睛卻生的格外銳利。
雙目若寒光一般,讓人不敢與之對視。
而一小撮的山羊胡,配上那雙銳利的雙眸,竟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若是常人,在看到此人的第一反應:這是一個固執,而且不好相處的家伙。
“魏征啊!今日這天色可不早了啊!你此時前來進諫、是為何事啊?”
李世民坐在軟塌之上,看著魏征那板的好像是誰欠了他錢一般的臉色時。
他下意識的伸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擺。
自從將魏征收入手下至今,也過去差不多五個年頭了。
這五年以來、李世民都已經不記得自己被魏征這家伙變著法子的說教過多少次了。
說實話,李世民此時甚至都有些怕了這家伙了。
尤其是今天他作為帝王天子,偷溜出皇宮去這事兒之后。
李世民現在一看到魏征,就難免的有些心虛。
當然!
倒也不是怕..
主要是覺得這家伙說教起來太過啰嗦了...
“陛下、微臣今日中午時分便已經來尋過陛下了。只是侍從說您在午休,不便打擾,微臣這才離去。”
“而剛才微臣在殿外似乎聽陛下談及、有什么事兒要防著點兒微臣...不知是微臣何事做的失了分寸否?”
魏征十分標準的行了一個君臣禮之后,面對李世民的詢問、他先是說明了一下自己的情況。
隨后,這才神色有些怪異的問了一句。
那眼神之中,竟還帶上了幾分警惕之意。
看到這一幕的李世民嘴角略微的勾了勾。
心中不由一陣的非議。
‘這家伙耳朵這么好使的?朕剛才聲音也不大啊!’
雖然心中各種吐槽、但是看著下方直勾勾的看著自己的魏征。
李世民還是皺著眉頭給出了一個略帶敷衍的解釋。
“魏征啊!你必然是聽錯了啊。你直言不諱、這真是朕所需之物!何來失了分寸之說!”
“你莫要多想。”
李世民的話雖然說的很圓潤,但是魏征卻依舊是滿臉狐疑的死死盯著他。
那目光看的李世民心里一陣的發毛。
“陛下,君臣本為一體,臣子諫、而天子思。實為國策也!”
“若是君臣生疑、臣子諫而天子疑!那便是國之危也!”
“若是微臣有什么做的失了分寸的地方,還望陛下明言。”
“天子尚需三省吾身,又何況為人臣者?”
“陛下,還請明言!臣有失之處,必改之、認之!陛下無需顧忌臣之顏面。”
“愛卿啊!你真沒做錯什么啊...”
“那臣斗膽問一句,何事需防著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