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
- 火紅年代:知青中的手藝人
- 重生重回年代
- 2047字
- 2023-11-01 12:51:27
想想看,朱家村的人出門就能看到墳頭,一拉溜那么多,真讓人慎得慌。尤其是每年清明節前后的時候,各家墳頭上都插著花,燒著紙錢,大晚上要出去能嚇個半死。
馬父和馬母還有馬春生跟在后面,往磚窯里面去。
這窯廠在靠南河的河崖上修建,作場在崖頂,看護磚坯,收藏器具的低矮的小窯屋。就在旁邊。磚窯的爐塘鑿壁修建圓直徑差不多有十幾米,就連燒火升溫區也修了一條簡易的平坦斜坡土路,南北方向的路,北高南低。
這片區域和農田部分,習慣上被人稱之為南窯。
這個磚窯廠建在朱村的南邊,有幾個有利條件,第一個是村南邊的土細實粘硬,挖成磚窯立體型好,不容易被雨水沖刷。第二個條件是懸崖有縱深,這樣可以省去建高大煙筒的錢和施工麻煩。
第三個是利用崖底燒水加溫區可以天然的形成。第四個有利條件是,取土取水比較便利。
這磚窯土硬實細膩有一定的粘性,適合壓制成型做成磚瓦。而且,燒窯夠天數之后,停火冷卻有余溫,澆水降溫成物體的常態。燒紅的磚胚在澆水后變成青磚,青磚澆過水之后,到建筑工地時就吃水比較少,建成的房屋亦看透。
另外一個就是燒過的磚坯澆上水,就相當于破壞大檢驗,能夠通過檢驗的自然都是優質的產品。
給磚降溫用水,自然是臨河比較方便。
周衛國看了一眼這個窯廠,非常滿意,回頭對馬春生說道。
“你得找幾個精干的小伙子,這燒磚可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兒。”
這還是其次,磚窯廠找工人,一般找的是那種能工巧匠,然后由老人幫帶,過段時間熟悉了業務之后,工作勞動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成,這是包在我身上了。”
馬春生拍著胸脯信誓旦旦的說道,旁邊的馬父和馬母表面上沒說什么,心里還跟以往一樣打著問號。
年輕后生有一股子干勁,這都能理解,但落實到燒磚瓦這種大事兒上,還是謹慎一些好,一個弄不好,燒出來的磚瓦片不符合要求,基本上都得白干一兩個月。
“春生,要不咱請一下馬大頭,過來給咱講講技術要點。咱地里剛出了花生,給他送點當做是報酬,我想他也不會不來吧。”
馬母擔憂的對馬春生說道,歸根結底還是對周衛國的技術不放心。
馬春生看了一眼周衛國,周衛國卻是一副你看著辦的神情,也不是他吹,就馬大頭那技術,周衛國還不一定能看得上。
誰教誰燒磚瓦,那還真說不準。
“衛國兄弟,你覺得呢?”
馬春生相當尊重周衛國,直接問道。
“也成,正好他來了,咱也看看到底誰行。”
馬春生應了一聲,拔腿就往村子里去,走到半道,就看到幾個人拿著鐵鍬,往窯廠這邊來。
“劉隊長,馬大鵬和周衛國就在前面,我看清楚了,剛才和馬春生在一起…”
馬春生看到他們幾個人高馬大的,臉上的橫肉亂晃的嚇得心驚肉跳。
他可是個讀書人,從小就跟這些打打殺殺的沒有扯上關系。
“糟了,這是劉志勇家親戚受欺負了,過來討公道了。”
馬春生二話沒說掉頭就跑,他拳腳功夫沒這幾個人厲害,但是人稱外號飛毛腿,跑得賊快。
等到馬春生跑到窯廠,遠遠地看到三個虎背熊腰的人正站在周衛國的旁邊。其中兩個看起來年紀還不大。
“衛國,不好了,劉志勇帶著知青,往咱們窯廠這邊來了,要找咱的麻煩。”
那三人其中最高大的那個這才轉過身來,原來是王大虎。
“找事兒?劉志勇是想找死吧。”
二虎和三虎立馬嚴陣以待的隊形,直接站在周衛國旁邊。
“哥,別怕,在咱的地盤,劉志勇還不敢胡來。”
周衛國找幫手,自然是上陣親兄弟,打虎父子兵。一個表哥兩個表弟,必須得用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他懂的比誰都多。
“不管他。咱繼續,對了,不是讓你去找馬大頭嗎?春生,你趕緊去吧。”
馬春生看三個虎兄弟在這,估計劉志勇他們也不敢怎么地,扭頭就去找人。
周衛國領著兩個表弟一個表哥,給他們介紹著制磚的流程,畢竟他們是第一次接觸這個。
“要燒磚,先要制作磚坯,具體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土粉碎大塊碎成小塊,然后再把沙石雜草都用篩子篩出去,攤薄了之后澆上水“浸”土,把它弄成土不土泥不泥的,干濕度合適的磚胚。”
“然后再用長條狀的磚模里面填上土,抹成坯,起磚之后再把模去掉,搬開,然后給他上一層干坯待用。”
王家三虎兄弟從來沒干過這個活,聽周衛國拽著一連串的詞兒,都愣了一下。
這個二流子的表哥平時吊兒郎當的,別人沒少嘲笑他,常年讀書,他竟然還會懂燒磚。
“行啊,衛國,說的還挺像那么回事兒。”
王大虎站在周衛國左邊,看他一邊用手指著,一邊在說。
“這才哪,跟哪兒啊?磚坯才治好,這才第一步而已。”
“另外還有個關鍵點兒,制作磚坯的時候,活泥最為關鍵。制泥的時候,先將泥土用水浸泡翻勻,然后用腳踩,也可以用牛踩也可以。”
“泥的硬度最為重要,泥軟了,制磚省力,但制作的磚胚容易變形。同樣,泥要是硬了,搬磚胚的時候費力,而且下面的4個角不容易到位。”
如果說前面,周衛國說的是一般的燒磚的流程,這里講究的就是技巧了。
若不是常年燒磚窯,哪里懂得這樣的技巧?
王大虎很認真地盯著周衛國,搞不明白這小子從哪兒學的制磚的技術?
馬父和馬母雖不是文化人,但也看過馬大頭燒窯,雖然承認周衛國說的有點道理,但事關他們蓋房子的大事,半點都馬虎不得。
還是等著馬大頭來了之后作出判斷,才能讓他們放心。
而他們沒想到的是,馬大頭還沒來到,劉志勇領著那幾個知青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