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小矛墩
- 我在明末割韭菜:從割據四川開始
- 正心669
- 2085字
- 2023-11-15 13:30:29
雅州千戶所之后,見到了雅州千戶苗衛華。
松竹坪打退馬匪之后,苗衛華聽說了楊慶亮等人的事跡,著實夸獎了幾句,一方面是因為楊慶亮的確出色,另一方面則是他在此次出戰剿匪的行動中不但得到了上峰的嘉獎,還得到了不少馬匹兵器等實惠好處。
所以他對楊慶亮頗有好感,這也是蘇世文特意將楊慶亮安排在苗衛華轄區任職的重要原因之一。
楊慶亮封了二十兩銀子的見面禮給苗衛華,又給副千戶等其他幾人各送了十兩、五兩不等。苗衛華見他如此懂規矩,心下更加對他高看一眼,然后便開始跟他交代公事了。
“小矛墩那邊在冊的軍戶雖然是五十戶,但是你也知道現在的軍戶比不得國朝初年,實際也就剩二十戶?!?
“田地嘛也只有五百多畝,每年的春稅和秋糧還是要繳納的。不過山地倒是有很多,你可以適當種些茶樹來做補貼。另外就是春秋兩季班軍,你也要派?!?
“苗大人的囑咐,卑職定當盡心辦理?!睏顟c亮雖然嘴上答應的漂亮,實際在心里早就盤算好了。
五百多畝田地的春稅和秋糧沒有多少銀錢,如數繳納便是,至于春秋兩季班軍,他可沒打算照實辦理。各地的班軍一般都是派去修建城池、堡壘,全都是苦力活兒,他可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士兵當苦力。
他已經想好應對的辦法了。到時候去招募些難民,提供給他們吃喝,就當是自己的軍戶去服勞役。
苗衛華見他如此恭順,十分的滿意,便對他說:“你有什么困難,盡可跟我說?!?
楊慶亮拱手笑道:“卑職所在墩堡既要戍守邊關還要分守屯田,所缺甚多,耕牛、種子、農具、兵器、甲胄、火器、火藥……”
既然千戶大人讓他提困難,那他就不用再客氣了,漫天要起價來,不管能給多少東西,好歹能補貼一點。
苗衛華不過是客氣地說說而已,見他當真,也不好再馬上改口,只好面有不悅地說:“耕牛我這里也沒有多余,給你兩石稻谷,還有一些農具吧。”
他琢磨了一下,又說:“至于兵器甲胄嘛,腰刀、長槍、盾牌、棉甲都可以給你些,火器方面嘛,只有一些火銃,火藥也可以給你些。恩,就這些了?!?
“多謝大人!”
從千戶所出來之后,楊慶亮領到了稻谷、農具,二十把腰刀、三十桿長槍、十面盾牌、十領棉甲、二百斤火藥,至于火銃,由于質量太次,楊慶亮沒有要,不過另外要了五百斤生鐵。
兩天后,楊慶亮帶著自己的手下,來到了蘆山縣石雄關小矛墩。
小矛墩東西兩邊是兩座山峰,一條南北小道從中穿過。實際上,小矛墩就是一個小關卡,只不過地勢太過險要,而且位置太過偏僻,所以只設了一個墩堡。
墩堡的北面就是藏地,所以有一道塹壕,再向內便是一道高約兩丈的石頭圍墻,大門上面寫著“小矛墩”三個字。
門上建有一座懸樓,里面有一應防守武器。南面也有一個大門,但是沒有懸樓,只做出入使用。
手下人亮明了身份,叫開了南邊的大門,從墩堡里面走出幾個人來。這幾個人全都穿的破破爛爛,身上的衣服補丁摞著補丁,如果不是鴛鴦戰衣,真讓人以為是要飯的叫花子。
“屬下小旗韓田壟,見過總旗大人?!鳖I頭一個獐頭鼠目的三十余歲中年人早就接到過上峰的通知,現在見楊慶亮身穿彪樣紋飾的官衣,腰配銅木牌,腳穿著牛皮官靴,自然明白眼前這位就是新上任的石雄關小矛墩總旗官了。
楊慶亮看著這幾個跟叫花子一樣的軍戶,心里不禁有些感慨。同樣是軍戶,在國朝初年,曾經橫掃天下,現在卻直如乞丐,竟已經糜爛至此。
“不必多禮!帶我進堡吧!”
本來準備了一肚子拍馬屁話語的韓田壟只能唯唯諾諾地回道:“是!”
他見新上任的總旗官帶著一百多口子人,浩浩蕩蕩地來上任,心里有些奇怪。特別是那五隊壯丁,雖然沒有攜帶兵器,但整齊的隊列,嶄新的衣服,讓人不敢小覷。
甫一進墩堡大門,一股難聞的味道就撲面沖來。這股味道里面混雜了牲畜的尿糞騷臭味,和生活垃圾發酵的酸臭味。
楊慶亮用手掩著鼻子,皺著眉頭走了進去。
墩堡的正中是一座石頭砌成的二層樓,東側有一排房屋,旁邊還有一口水井。西側是一排馬廄,不過里面只有兩匹較為瘦弱的戰馬,另外則圈了一些羊,還養了好幾頭大肥豬。馬廄的盡頭是一個只有圍墻沒有屋頂的簡易廁所。
這二十戶軍戶吃喝拉撒全在堡中,自然搞得四下垃圾滿地,蚊蠅亂飛,衛生狀況糟糕至極。
整個墩堡骯臟無比,只能用污穢不堪來形容了。
楊慶亮走進那座二層樓。這座小樓底層是辦公場所,二樓是住宅,是前任總旗的住所,現在自然歸楊慶亮使用。
房屋中間的條案上放著幾本文冊,楊慶亮拿起來翻了一下,一本是花名冊,里面詳細記載了小矛墩守軍的人名、數量以及家庭狀況。
原本小矛墩額定是五十戶,不過現在實際數量只有十九戶。
其中,小旗兩名,韓田壟和張承浩,夜不收兩名,謝振乾、紀大鵬,守堡墩軍十五名……
他又拿起另一本翻看,這一本是個賬冊,里面記載了小矛墩的一些田地、房屋等資產。
山田四百八十七畝,二層小樓一座,平房二十六間,馬廄十二間。
虎蹲炮二尊、大銃五桿、鳥銃七桿、三眼銃四把、火藥火線齊全,刀槍各三十把,弓五張,羽箭一百五十支。
軍旗兩面,旗桿兩根,扯旗繩三副,燈籠五盞,梆鈴兩副,軟梯三架,柴堆六座,擂石十堆,……
在雅州千戶所的時候,苗衛華跟他說有軍戶二十,田地伍佰畝,實際上卻沒有這么多,楊慶亮在心里打趣自己,估計他是四舍五入了吧?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現在他有人、有地盤,還有自己的商號生意,一切都在向著良好態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