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鐵匠
- 我在明末割韭菜:從割據四川開始
- 正心669
- 2598字
- 2023-10-21 23:57:24
許學武像夜梟一樣桀桀怪笑,笑聲刮擦在耳膜上,令人不舒服至極。
他對著齊大偉三人揮了一下手:“把刀子收了!”
齊大偉立刻炸毛:“許哥……!”
許學武打斷道:“等到了安全的地方,我請你們去窯子里快活三天!”
齊大偉十分不服氣地將要將刀插回刀鞘。
其余人也慢慢將武器收了回來。
“我們先回去休息,兩個時辰后動身。”許學武招呼了一聲,齊大偉嘟嘟囔囔地帶著周大周二跟他一起回去休息了。
看到他們走了之后,逃難的村民松了一口氣,全都進到了村莊之內。
這件事之后,人們認清了一件事情,雖然同是潰兵,但是楊慶亮四人卻絕不是那些沒有軍紀約束的燒殺搶掠之輩。
中年儒生安撫完妻兒,與一個頭戴黑氈瓦楞帽的人過來道謝。
通過交談,楊慶亮知道這個儒生叫張松華,是個舉人,今年三十二歲,家住廣元縣柏林溝鎮,聽聞流寇將至,提前離家避禍,打算去荷葉寨一個交好的同年家中暫避一時。
那個戴瓦楞帽的人鬢角有幾根白發,看上去有四十歲的樣子,也是廣元縣柏林溝鎮人,名叫丁滿囤,是個里長。
與他一起逃難的百姓也大都是左近的鄉親,有的是聽聞消息提前跑出來的,有的則是流寇手下的漏網之魚。
逃難的村民進了村子之后,有的去各處翻撿,希望能找到有用的物資,有的找地方休息,有的開始煮飯。
不過他們攜帶的糧食很少,只能煮點稀粥加點野菜,聊以充饑。
楊慶亮見狀,便主動將自己攜帶的十斤大米給了他們。村民們大喜,一起過來致謝。
他們很快就架起了鍋灶,淘好了米下進鍋里,鍋下面塞進木柴,點起火來,不一會兒的功夫,水就沸騰起來,熱氣騰騰的米粥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楊慶亮見丁滿囤在村民中有些威望,便讓他負責分粥。
丁滿囤用一個大木勺用力攪拌著濃稠的熱粥,每當有一個村民來領飯,他就盛滿了一勺,打進對方的碗內,還不忘記說一句:“這粥是楊總爺賞的!”
每個領粥的村民對著楊慶亮說些感謝的話,他們的目光里充滿著感激。
丁滿囤這個里長還真不是白給,現在就知道替人市恩了。
等吃完了飯,丁滿囤領來兩個面目黧黑的男子,向他介紹說:“楊總爺,我看您的罩甲破損了。這是李老錘父子倆,都是鐵匠,可以幫您修補一下罩甲。”
那歲數大一點的鐵匠看著有點老,顯得有點木訥,頭發有一半都白了,少說也得五十歲了,不過身板倒是挺結實。
這個時代營養跟不上,工作又勞累,普通人多半都顯老。
另一個約莫二十來歲的樣子,模樣依稀有點像他爹,黑黑壯壯的樣子,看著挺敦實。
二人的雙手都是長滿了厚厚的老繭,骨節粗大,青筋凸顯,衣服上還有一些被火星濺燒出來的小洞,職業特征十分明顯。
破損的罩甲穿在身上,既不美觀,也不安全,如果能修好,那當然最好。
“能修好嗎?”楊慶亮問。
李老錘仔細查看了一下罩甲破損的情況,搓了搓粗糙的雙手,拘謹地回答:“問題不大。”
楊慶亮將罩甲脫下來遞給他。
李老錘接過罩甲立刻就兩眼放光。他一邊撫摸著鐵甲,一邊說:“好甲!”
家丁隊總穿的罩甲,自然是下足了本錢,與營兵穿的那些經過克扣的甲胄不可同日而語。
“有把握修好嗎?”楊慶亮有點兒不放心。
畢竟這件這罩甲破損得比較嚴重,起碼有十幾葉鐵片都被劃破斬斷了,修理起來的話,怕是要費不少功夫,逃難的路上缺少工具和鐵料,修理起來恐怕有很大難度。
李老錘一邊仔細查看鐵甲,一邊自顧自地答道:“沒問題。這個村子有個鐵匠鋪,只需要把一小塊鐵板打成鐵片,然后按照鐵葉子的尺寸裁開,鉆了孔用牛筋繩把鐵葉子編好,就算完成了。”
楊慶亮見他說的挺專業,這才放下心來。
李老錘領著兒子就去鐵匠鋪忙活了。
楊慶亮讓逃難的村民們找來木棍,叫陳法明和甄勇先訓練他們隊列,除了十二歲以下的孩子,無論男女都得參加,連舉人夫婦也不例外。
至于復雜的格斗技能,暫時先不教他們了,沒打算在短時間內將這些逃難的村民訓練成戰士,起碼讓他們在遇到流寇的時候,不會像羊一樣被人宰殺。
甄勇雖然對楊慶亮的吩咐有點嘀咕,不過他一向習慣于服從命令,還是照做了。
布置完了這些事情,楊慶亮感覺有些乏累,便另外找了間房屋,休息去了。
等到楊慶亮起來之后,已經是中午了。
李老錘已經將罩甲修補好,送來讓他驗看。由于沒有點漆,十幾片新打制的鐵葉子顏色銀白,呈十字形編織在罩甲上,并沒有顯得破舊,反倒顯得十分別致。
楊慶亮滿意地點點頭,將罩甲穿在身上。
李老錘仍舊有些拘謹地說:“沒找到上好的精鐵,只找到些熟鐵,新打制的鐵葉子鐵質沒有那么好,所以防御性稍稍差了一點。”
楊慶亮夸獎說:“已經很不錯了!”
李老錘的一張老臉這才露出笑容。
楊慶亮從房間出來之后才發現,李老錘父子趁著這段時間并不僅僅修不好了他的罩甲,還打制了九個鐵槍頭。
他們將這九個鐵槍頭套在木棍上,就變成了長槍,已經武裝在了九個男性村民的手上。雖然數量有點少,沒能夠達到人手一只的地步,但好歹也算是有兵器了。
其他沒有兵器的男女村民則人手一支削尖了一頭的竹竿,美其名曰竹槍。
現在二十四個村民,除了五個未滿十二歲的小孩,其他都有了武器。
在陳法明的號令下,他們排成了一個小小的圓陣,將手中長槍對外斜指,立刻槍林猬集如刺。
由于時間較短,陳法明和甄勇只交給他們一招簡單的——刺。
甄勇一聲大喝,村民們也齊齊大喊了一聲,將手中的長槍向外猛刺。
如果沒有盾牌的話,這么密集的長槍一起攢刺,任誰也得中招。
楊慶亮覺得,如果不進攻只是防守的話,這些村民已經有了初步的自衛能力。
畢竟如果真的遭遇流寇,楊慶亮、許學武等人不可能有精力去救援這些村民,現在他們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就算不能分擔壓力,最起碼也不用去分心保護他們了。
許學武也起來了,站在墻根處,遠遠地望著,眼神陰沉,表情有些復雜,心里頗有些驚訝。
齊大偉對此嗤之以鼻:“草!給泥腿子們發桿長槍就是兵了?”
他吐出一口濃痰,對著周家兄弟口放狂言:“老子一個人就能把他們全部殺光!”
周大馬上將馬屁呈上:“那是!這幫泥腿子在您面前簡直就是土雞瓦狗!”
周二也變著花樣地逢迎:“可不是嗎!您在他們面前那就是殺神一般的存在啊!”
誠然,如果單論個人戰力,齊大偉這樣的精銳士卒,絕對完爆他們這些剛剛武裝起來的村民。
但是如果讓他們擺好了陣形,即便是許學武自己,在這么多長槍地攢刺之下,想要殺死對方幾個人,恐怕自己也得把小命交代進去。
當然,沒有哪個精銳士卒會傻到單槍匹馬去進攻一個擺好陣型的的武裝小團體,他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的作戰模式或方法來取勝。
不過這也說明了人數和陣形在戰陣上的重要性。
楊慶亮對這個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他對村民們夸獎鼓勵了一番,又交代了幾句保持陣形的重要性,然后就收拾東西,準備離開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