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組裝完成
- 新能源:從自行車廠開始
- 星···塵
- 3077字
- 2023-10-21 00:10:25
秦長風并沒有要求他們必須在這次華夏自行車拉練比賽中取得什么成績,因為電池、電機這些核心配件都是采購的,而且拿到第一用處也沒那么大。
以碾壓式獲得第一的新日集團不也在后來沒抗住各大電動車品牌圍攻?
把它當成一個交流會,認識業內的同行、人才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但很顯然,這幫老員工不這么想,在他們看來秦長風把這種任務交給他們,還給他們加工資、預設獎金,那不拿個第一回來他們都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現在的工作還沒辦法開始,新廠房的生產設備還不到位,配件供應商也沒有聯系,按照秦長風的預估,前期的準備工作全部結束需要至少一個月。
員工會議結束后,他便立馬帶著張騰達、顧言等人開始了一系列工作。
秦長風負責解決青木科技公司更名、電動自行車生產資質、電池、電機、配件供應商的問題,很快他就借著家里的人脈聯系到了幾個供應商。
其中有一個名叫華安電能的,正是給小羚羊、大陸鴿這些品牌做36V/10ah鉛酸電池供應的廠商,一聽秦長風需要“大批量”鉛酸電池,華安電能的負責人直接便開出了一個相對劃算的批發價。
單塊電池的成本為86元,說實話,這個價格如果放在2022年根本賣不出去,那時候的48V/100ah鉛酸電池采購價也才40塊錢左右,可如果放在現在,還真不能說華安電池的報價貴。
配套的輪轂電機雖然不是華安電能生產的,但也跟他們有合作關系,一個150W的輪轂電機開價到了180塊錢。
這個價格就有點超標了,奈何秦長風目前也沒什么好選擇,其他家的報價也差不多,只能先選擇這一家合作。
電池、電機買的都是通用半成品,華安電能也不可能為了青木科技專門開個模具,除非秦長風給的錢到位…
所以等拿回來之后還需要再進行一次加工,讓它們能應用到產品上面。
至于電動自行車的控制單元…這玩意沒什么值錢的,都是配套直接送。
秦長風前期只訂了500套鉛酸電池、輪轂電機,后期確認沒問題的話他才會進行更大批量的采購,同時他也會想辦法先成立自己的電池研究中心。
他自己就是研究動力電池的,有條件肯定得自己做電池,而不是靠著國內這些相對落后的供應商來當組裝廠。
另一邊張騰達負責解決錢貨對接、生產設備、配件的運輸及廠房布置等。
顧言則負責解決員工方面的問題,順便還把青木科技現在的財務狀況給整理了出來,經歷了去年一年的輝煌,青木科技目前賬面上的流動資金很充裕。
160萬的流動資金,完全夠秦長風度過前期了,就算沒這筆錢,銀行也不是擺設,但秦長風不想那么輕易跟銀行貸款,一方面他現在用不了那么多。
另一方面貸款也得講天時地利人和,有“福利”的時候再貸也完全不遲。
從1月3日開始一直到1月19日,半個月的時間秦長風等人把前期的大部分準備工作都搞定了,隨后便進入了春節假期當中,等大年初三一過,青木科技又進入到了一種全面運作的狀態中。
復工后的青木自行車廠員工們忽然發現,廠里的老員工好像變得越來越少,倒是多了很多新面孔進來干活。
稍微打聽之后,他們發現這些老員工都去了新成立的電動自行車廠干活,一個月工資900,還有各種補貼后,他們頓時就不樂意了,開始表達不滿。
一個老大娘更是帶著數十名員工在下班后殺到了顧言的辦公室,開口便質問道:
“顧小子,什么意思?我們我在青木自行車三年了,自問都是兢兢業業,老實本分的人!工作任務哪次不是超量完成?憑什么我們的工資沒漲?”
后面的員工也跟著附和道:
“就是就是!”
“我們也要去新廠區!”
“反正有這么多新員工了,就給我們這些老員工些福利又能怎么樣?”
“小顧啊,不是劉叔看上那900塊錢工資了,是劉叔想看看咱們廠電動自行車到底長啥樣,試試它好騎不~”
“對呀!”
“…”
一幫員工七嘴八舌地說著,還一邊死死盯著顧言不放,為什么不找秦長風?找秦長風也得先見到人??!他和張騰達兩人大部分時間都不在廠里。
所以明面上最高領導就只剩下了顧言,反正找顧言和找秦長風的效果差不多,能達到目的就行了。
顧言直接開口說道:
“大家不用擔心!我們青木科技正在完成第一輪轉型!新品那邊還在研發、實驗階段,新品上市后大家都會轉到那邊干活!工資更高、福利更好!
青木自行車廠在后面也會進行產品升級,放心,咱都是一家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青木科技賺了錢,肯定不會虧待大家,現在只需要大家耐心一點,最多三個月!保證讓大家都滿意!”
聽到顧言這么保證,這些員工才放心了下來,畢竟顧言的承諾還是相當管用的,三個月時間倒也不是不能忍。
電動自行車廠那邊只要把第一輛電動自行車生產成功了,顧言相信憑借秦長風的能力一定可以讓他賣遍天津的各個角落,甚至還能去競爭全國市場。
他不由得想起兩年前秦長風剛從國外回來時的場景,渾身都洋溢著自信:
“顧言,想不想干點不一樣的?”
他不知道什么是不一樣,但從小到大循規蹈矩聽父母安排的生活早就讓他受夠了,正如秦長風所說,自行車廠只是一個開始,未來誰知道是什么樣子?
不嘗試一把怎么能甘心呢?
就算失敗了又能怎么樣?
大不了過上跟以前一樣的生活。
不光他這么想,張騰達也一樣,但張騰達要更“單純”一些,秦長風從小到大都是他認識的同齡人中最聰明的,張騰達只知道跟著秦長風干肯定沒錯!
此時的張騰達和秦長風正在唯一的一個電動自行車廠房中看著眼前的一堆生產設備、配件面面相覷:
“秦哥,接下來該咋搞?”
“…明天先讓老趙他們過來,先把電動自行車組裝起來,我看看有什么問題,咱們好做后面的優化。”
自行車車架秦長風從青木自行車廠選了一個正在賣的20寸小型買菜自行車車架,稍微強化了一下車架用料、結構就拿來用了,其他配件也都到位了。
自己不生產配件,那就是組裝廠,把它當個玩具先拼裝起來看看怎么樣。
如果沒什么問題,秦長風就可以開始給它做外觀優化,這也是青木自行車廠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銷量突破30萬輛的原因之一,外觀設計的比較好看。
人都是視覺動物,這年頭已經不像八十年代,人們買一輛自行車只看品牌、質量了,還有更多外觀上的需求。
只要產品包裝到位,內在就是一坨shit照樣能賣出去。
當然,秦長風可沒這么沒有節操,他的目的是先通過外觀搶占電動自行車市場賺一批利潤,再不斷提升內在的產品競爭力。
第二天一早,秦長風和張騰達帶著26名老員工直接殺到了電動自行車廠房里,開始了組裝電動自行車的工作。
整個過程還算順利,有秦長風在一旁做“技術指導”,員工們只需要按照他的要求把配件組裝起來就行。
不得不說秦長風的留學生光環給他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要是沒有這層光環,指揮這群老員工還要多費點周折。
從早上8點開始到10點15,秦長風等人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多點就把青木科技首臺電動自行車組裝了起來,就是…
車子有點丑。
眼前的電動自行車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湊合!到處都很湊合。
縫隙處焊接過程中留下來的焊屎,隨意耷拉著的走線,前剎車都沒裝,后輪的輪轂電機也是強行配到20寸輪轂上的,半成品鉛酸電池更是毫無美感。
這都不重要,外觀這東西后續可以做包裝,現在只需要能跑起來就行!
“咳咳,咱們也不用搬到外面去測試了,就在廠房里試一下看看。”
張騰達早就躍躍欲試了,直接上前跨坐到了這臺電動自行車上,但他的體型太龐大,超過一米九的壯漢騎上去跟呂布騎狗一樣,實在有點不協調。
看了這么久電動自行車的組裝,張騰達對它該如何操作早已經了然于胸,他先試著蹬了兩下腳蹬子,倒是能跟普通自行車一樣跑,就是腿有點憋屈,也不像普通自行車那么輕便靈活。
隨后他鑰匙一擰,通電后右手操縱電門,一把下去,伴隨著電機獨有的“嗡嗡”聲,這臺堪稱簡陋的電動自行車愣是馱著他200多斤的體重跑了起來。
“成功了!”
見到眼前的電動自行車真的跑了起來,在場的員工比秦長風本人還要激動,畢竟這可是他們親手做出來的。
坐在電動自行車上的張騰達感受又有所不同,他覺得這玩意是真可以,有電的時候比自行車省力,沒電還能當自行車騎,而且還比摩托車靈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