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孔子幼年時代的魯國文化空氣

在孔子八歲的時候,吳國那個不肯接受王位的公子季札出使各地,到了魯國。

季札在魯國有機會聽到魯國所特別保存著的較完備的周朝樂歌。[1]那些樂歌大部分保留在現存的《詩經》里,連次序也和現存《詩經》中的大致相符。這說明魯國有比較完備的文化遺產。

季札是一個博學而有藝術修養的人,他對于聽到的樂歌都有中肯的、深刻的批評。他聽到《周南》《召南》兩部分樂歌時就說:“真好呵,這反映出周代建國的基礎已經有了,只是還有點草創的光景。其中表現著勤勞,可是沒有怨意。”以后又聽到鄭地(在現在河南新鄭縣[2])的民歌,他對于鄭地民歌的批評是:“這種音樂為什么這么細弱?很有享樂的氣氛。——這個小國有些危險了。”又往下,便聽到齊國(在現在山東的中部和東部)民歌,他很滿意,說:“很舒緩,很深遠,真是大國的氣派,這個國家的前途是不可限量呵。”再往下,是豳(bīn)地民歌,秦國民歌,魏、唐二地民歌。他說:“豳地的民歌,愉快而不淫蕩。秦國民歌還保持周朝原先的歌調。魏、唐兩處的民歌,反映了儉樸而有遠慮的習俗。”[3]鄶(kuài)地以下的民歌,他是不滿意的,但因為身為外交使臣,就不好意思多加批評了。

他又聽了宮廷音樂《小雅》和《大雅》,也順便夸獎了幾句。他在魯國,除了周代音樂以外,還見識到了前代的音樂歌舞。他最滿意的是相傳為大舜樂歌的《韶》,這種音樂的樂器主要是簫。他說:“我已經聽到并看到最好的了,再有其他音樂,我也不想享受了。”后來孔子也是很欣賞《韶》樂的。

季札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文藝批評家。就《詩經》說,他乃是第一個予以系統的批評的人。

當季札到魯國的時候,孔子還很小,說不上立刻受到什么影響,但是后來孔子長大了,他是很佩服這個先輩的。孔子后來對詩歌的批評,也曾采取過季札批評豳地民歌“愉快而不淫蕩”的見解而加以應用。孔子在晚年曾經系統地整理過《詩經》的樂歌,無疑是在這種重視音樂的氣氛中得到了鼓舞,同時又是在魯國特別保有這些文化遺產的條件下展開了工作的。

魯國雖然是個小國,但文化遺產卻是很豐富的。并且不只在這時吳國季札所見到的是如此,就是過了三年,晉國使臣韓宣子到魯國時,也因為見到魯國所保存的哲學書《易象》和魯國的史書《春秋》而恍然大悟似的說:“周代的政治法律都保存在魯國了,現在我才明白周公的本領以及周朝所以興起的緣故了。”[4]

孔子所生長的魯國的文化空氣就是如此。


【注釋】

[1] 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史記·吳太伯世家》。

[2] 因行政區劃的變化,新鄭已撤縣立市。——編者注

[3] 魏、唐地近,所以這里一并敘述。《史記》稱“儉而易”,《左傳》作“險而易”。杜預注謂“險當作儉,字之誤也”。可見《史記》是對的,而且這樣也是符合現在所見《魏風》的內容的。

[4] 見《左傳·昭公二年》。原文:“周禮盡在魯矣。”古代“禮”包括廣義的法,所以譯為“政治法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卫辉市| 宜黄县| 丹巴县| 龙门县| 天台县| 河西区| 衡山县| 土默特左旗| 项城市| 塘沽区| 清苑县| 宜昌市| 高台县| 孙吴县| 永福县| 融水| 耿马| 黎川县| 焦作市| 札达县| 盘山县| 嘉荫县| 临邑县| 宁明县| 黑水县| 西畴县| 北京市| 云林县| 司法| 景宁| 板桥市| 盱眙县| 巴林左旗| 平原县| 鹤峰县| 五大连池市| 德清县| 交口县| 日照市|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