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棣現
- 大明歷代皇帝教崇禎治國
- 當年大表哥
- 2083字
- 2023-10-18 23:13:47
往日對軍卒非打即罵的周興,此時如鵪鶉一樣伏在地上,滿身肥肉不停地抖動。
“周興,你如實告訴朕,你到底有沒有克扣軍士的糧餉。”
周興聽到此話,瞬間大腦缺氧。
真希望自己可以暈過去,這樣就不用回答皇帝的問話。
“回陛下,臣沒有....”,發現站在一旁的梁九后,周興馬上又改了口,“陛下,臣有罪,請陛下饒命。
臣雖有克扣手下糧餉,但沒克扣多少.....”
說完,整個人像泄氣的皮球,癱在地上。
“好,既然你能承認,朕就饒你狗命。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把剛在門口抽梁九的那小旗叫過來。”
李小旗進來時,雙腿打顫,結結巴巴地行了個禮。
“把你剛才在門口的威風給朕在周經歷的身上再耍一遍。”
驚慌的李小旗在被王承恩瞪了一眼后,咬了咬牙,鞭子一甩,抽了下去。
滿身肥肉的周興被抽得不敢亂動,雙手捂住嘴嗚嗚叫,唯恐惹惱了崇禎。
被抽了十幾鞭,周興的臉上和身上都浮現紅紅的鞭痕。
“朕限你十日內補足前軍都督府內所有軍士近三個月的軍餉,否則,將你抄家滅族。
你幕后的指使人,朕也會一一揪出來。”
崇禎說完,眼神掃一遍堂中的四位勛貴。
“陽武侯、豐城侯、興安伯、安鄉伯,你四位可有意見?”
四人嚇得趕緊拱手,“全憑陛下作主。”
得到四人的回答后,崇禎點了點頭,便出了前軍都督府。
確認崇禎的身影消失后,周興撲通地跪在四位面前。
“四位爺,救命啊。”
興安伯一腳踹了出去,嘴里低罵道:“廢物,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周興抹去眼淚,“四位爺,都怪那梁九多事,要不小的...”
說完,用手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
“你簡直在找死,他是陛下欽點的錦衣衛小旗。
出了一丁點事,錦衣衛都會找上門。”
興安伯說完又大腳踹了下去,可憐的周興,短短時間內不是被打就是被踢。
周興死死地抱住興安伯的腳跟,哀求道:“四位爺,小的粗算過了,三衛一萬多人就要45萬石。
這么多糧餉,小的真的湊不出啊。
就算把小的賣了也湊不到這么多啊,還請四位爺施與援手。”
興安伯頓時大怒,腳順勢一踹,雙手掄圓扇了下去。
“你這狗奴才,連我都敢坑。
軍中編制何時滿額,你竟敢給我報全額。老子打死你。”
周興被踹滿地亂滾,“大人,別打了,小的知錯。
只是到時有錦衣衛在一旁監察,下官實在沒辦法。”
陽武侯把興安伯攔了下來,“你就算把他打死了也沒用,眼下還是想想辦法怎么度過這一關才是正事。”
豐城侯皺了皺眉頭說:“45多萬石,折算下來大概十萬銀左右。
我們四人要不出一半吧,剩下的找其他同僚出,應該可以度過眼下這一關。”
安鄉伯嘆了一口氣,“也只能這樣了,周興,銀兩我們幫你湊齊。
要是敢跟我們耍花招,小心你的狗命。
陛下不殺你,老夫都殺你。”
周興聽到幾位主子幫忙搞定糧餉,大喜,連連拱手。
“幾位爺放心,下官一定會盡心盡力辦妥此事。”
回到乾清宮,崇禎撫著額頭對王承恩說:“孫承宗和徐光啟如今到了何地,朕欲改革京營,非這兩位老大人在一旁壓陣不可。”
“稟陛下,徐光啟和孫承宗兩位老大人今日已到達通州,稍作休息后,過兩日即可覲見陛下。”
聽到王承恩的回答,崇禎松了一口氣。
徐光啟,既不屬于閹黨,也不屬于東林黨,是少有保持中立立場的老大人。
孫承宗,雖為東林黨成員,但本人較務實,厭惡黨內夸夸其談的風氣。
如果一個為兵部尚書,一個為兵部右侍郎,自己改革京營的阻力將會大大減少。
當晚,木牌又發出光芒,崇禎的意識又被帶到“大明皇帝”殿外。
推開門,只見朱棣一人坐在太師椅上發呆。
“小子見過成祖爺,老祖宗今日沒現身嗎?”
平日,自己進來的時候,都會看到老朱坐在椅子上,笑瞇瞇地招呼自己坐下。
“父親心情失落先,回去了,朱祁鎮被俘一事始終令其耿耿于懷。”
原來老朱來過,只是心情不好,先走了。
“父親讓我囑咐你,千萬別學朱祁鎮那樣做叫門天子。
否則,將你逐出朱氏族譜。”
“成祖爺,放心。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
小子早已牢記心中。”
朱棣點了點頭,但又輕嘆了一口氣。
“父親與我曾御駕親征蒙古諸部,韃虜無不望風而逃。
想不到我大明歷代君主的英明,居然葬送在朱祁鎮的手中,真是可恨。
上次我因俗事纏身,沒能現身,否則一刀劈了朱祁鎮。”
崇禎默然,老朱和朱棣兩父子都是馬上取天下的人。
都說龍生龍鳳生鳳,朱家出了朱祁鎮這玩意,讓兩位驕傲了一輩子的老人一時難以接受。
“成祖爺,小子如今想整頓五軍都督府和京營。
成祖爺精于治軍之道,還請成祖爺幫小子拾遺一二。”
“說來聽聽”,朱棣放下手中的茶杯,翹起了二郎腿。
“老祖宗當初抽調各軍精英,組建京營,乃是為了拱衛帝都。
但土木之變后,五軍都督府的重要將領大多陣亡,導致軍中人才青黃不接。
五軍都督府逐漸淪為兵部下屬,京營將士也被百官視為免費勞力,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如今京營中,懂行軍作戰的沒幾個,和泥砌墻倒是人人都會。”
朱棣放下了二郎腿,滿臉苦笑。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本應在戰場上廝殺的勇士,如今卸下鎧甲拿起了水泥刀。難道皇朝命運真的不過三百年。”
崇禎不理會朱棣的感嘆,繼續說道。
“成祖爺,小子認為軍事改革的重點是精兵。
年老體衰和殘疾的軍卒繼續留在軍中,繼續留在軍中反而是個累贅。”
朱棣臉色一緊,厲聲道:“小子,體恤下屬、愛兵如子方為名將之道。
古有為兵卒吸膿毒的吳起,近有親自為卒調藥的岳武穆。
你如此棄如敝履,非明君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