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炮仗李夔龍
- 大明歷代皇帝教崇禎治國
- 當年大表哥
- 2097字
- 2023-10-17 16:29:41
卯時,當崇禎正在夢中天人交戰時,朦朦朧朧地聽到有人喊,“陛下、陛下。”
睜開惺忪的雙眼,原來是周皇后和田、袁兩位貴妃在床邊呼喚自己。
昨日,三人看了皇家時報。
字里行間陛下中興大明的拳拳之心,令人欽佩。
但后金秘史又讓三人面紅耳赤,暗地里輕啐崇禎不正經。
故三人一大早相約到乾清宮。
看著三人精致白皙的臉龐,聞著清新的少女氣息。
崇禎老臉一紅。
三人伺候穿衣時,都捂住嘴輕笑。
尷尬不已的崇禎最后怒羞成怒,狠狠地揩油便揚長而去,徒留三人在身后驚呼。
當三人整理好衣衫時,崇禎正端著一碗香稻米粥哧溜哧溜地喝著。
喝一口粥再夾一筷翠綠的小菜,再看一眼粉臉紅透的美人,整個人神清氣爽。
王承恩、盧九德看著年輕的帝后打鬧,兩人也跟著快活起來,樂呵呵地布菜。
看著嘴角要咧到耳邊根的盧九德,崇禎指了指桌面。
“賜食,自己喜歡什么就拿,王大伴也是。”
崇禎本想讓兩人坐下來陪自己吃早餐,但三位美人在一旁,想了想,還是算了。
自己后世穿越來的人,自然沒那么多顧忌,但架不住封建社會嚴格的尊卑有別的觀念。
“皇家時報,你辦得不錯,朕先為你記下一功。
待國事稍寬,朕再好好獎賞你。”
盧九德喜不自勝,單膝跪下。
“奴婢叩謝萬歲爺,能為萬歲爺分憂,乃奴婢之榮幸。”
一旁的王承恩打趣道:“陛下,盧公公昨日興奮過了頭,老奴房里藏的那點酒全讓這廝嚯嚯了。
醉后,大喊要上媚香樓。
要不是老奴拼死攔著,估計要出丑了。”
媚香樓是京城中有名的青樓,是達官貴人們最喜歡的康樂中心。
此言一出,崇禎拍掌大笑,三位美人羞得大喊“陛下”。
“盧大伴,后金秘史的主編,你是從哪里找來的。
筆力了得,讀之如同身臨其境。”
“陛下.....”
三位美人羞得跺了跺腳,早膳都不吃,迅速逃離乾清宮。
盧九德賊眉鼠眼地上前。
“回陛下,此人為江南郁郁不得志的一名生員。
奴才找到他時,他正因沒錢付嫖資,被青樓的老鴇轟出來。”
原來是愛白嫖,崇禎息了召見他的想法。
嘴一抹,崇禎帶著王承恩和盧九德往大殿走去。
昨日全城熱議皇家時報,也不知那些頑固不化的士大夫會怎樣跳腳。
三鳴鞭后,文官武將依次通過金水橋,到達奉天門丹墀。
崇禎坐上御座之后,再次鳴鞭。
鴻臚寺“唱”入班,左右文武兩班齊頭并進步入御道行禮。
端坐御座上,俯瞰明帝國的精英,崇禎心悅神怡。
只可惜,好景不長久,馬上有人出列吱吱喳喳。
“陛下,昨日京中出現一份名叫皇家時報的報紙。
其竟將后金努爾合赤寵幸臣下妻妾之事與陛下的登基演講并列,實屬有損陛下圣威,有失皇家體統。
臣請斬報館主事,以正視聽。”
錢謙益的一番話令早上還喜不自抑的盧九德戰戰兢兢,他只想辦好皇爺交代的事,卻忽略了影響。
掃了一眼冷汗直流的盧九德,崇禎開口道:“組建皇家時報是朕一力支持,錢侍郎莫非想朕下罪己詔?”
皇帝沒有錯,有錯的只能是身邊的奴才。
盧九德以為要被萬歲爺推出來頂罪,沒想到陛下會直接維護自己。
心神大定,眼睛死死地盯著錢謙益。
這幫文人的心胸竟這般狹隘,只是拒絕了他們一次,就要置人于死地。
“臣不敢,臣恐有小人蒙蔽陛下。”
“朕身邊都是正直之輩,當然也包括卿,卿還請放心。”
錢謙益只好苦笑地回到隊列中。
錢元慤又跳了出來。
“陛下,創辦大明皇家時報是為讓天下萬民通曉朝廷政策,不失為治國一策。
然,朝廷政策竟與閨房之事、商賈之道并列。
實屬有辱圣人斯文,還請陛下三思。”
又有人出列。
“陛下,國事不可夾雜市井之事,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報館主事多為閹人和宮女,國之重事,豈可兒戲,陛下三思。”
..........
東林黨的絕大部分官員都出列反對大明皇家時報,希望崇禎立即停辦報館。
臉色鐵青的崇禎正準備要訓斥,底下又有人出列,定睛細看,是左副都御史李夔龍。
“放肆,爾等竟敢要挾君父,眼里是否還有陛下,是否還有法度。”
李夔龍是閹黨的“五虎”之一,崇禎趕走魏忠賢后,對其他人只是按法辦事,沒過多深究。
“陛下”,李夔龍拱了拱手,“臣彈劾東林諸人目無君父,御前相約脅迫陛下,臣請陛下處罰之。”
有點意思,敢在朝會中,指名道姓地提東林黨。
還把大不敬的帽子扣上去,看來這位左副都御史是要跟東林黨人不死不休。
“陛下,李御史血口噴人。
我等忠心耿耿,所言之事并非私利,全出于公心。”
“哼,皇家時報,是陛下為了讓天下萬民了解朝廷方略的舉措,是陛下了解民情的渠道。
爾等力阻皇家時報,莫非是想蒙蔽陛下,好讓自己大權獨攬。
什么有辱圣人斯文,有失體統,依我看,全是借口。
爾等居心叵測”
李夔龍絲毫不懼,繼續給東林黨人疊帽子。
魏公公走后,閹黨群龍無首。
雖然崇禎之前明確說不愿起黨爭,但閹黨的人心始終不定。
在王承恩的收攏下,閹黨開始效忠崇禎,逐步成為皇黨。
眼看東林黨一步一步地緊逼今上,李夔龍知道自己的表現機會來了。
凡是皇上的,我都支持;凡是東林黨的,我都反對。
李夔龍秉持著這樣樸素的是非觀。
“百姓生活,不過一日三餐及閨房之樂。
爾等口口聲聲說閨房之事有辱斯文,儼然一副脫塵出世的模樣。
但下朝后,不是上青樓狎妓,就是去象姑館抱象姑。
如此雙面做法,簡直是下流無恥,吾羞于與爾等為伍。”
“李繼賡,你休要血口噴人,老夫何時去象姑館抱象姑?”
“那青樓有沒有去,我可是聽聞爾家中常備鹿血。
最近腰骨疼痛,一會下朝了,本御史向老大人討要一碗,萬望推脫。”
李夔龍化身小炮仗,誰來就點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