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國師四考,帝皇之術
- 大唐:開著五菱神車迎娶長樂公主
- 九門仙人
- 2140字
- 2023-11-03 23:06:57
‘因為有風??!’
汐月在心中回答,目光奇怪了瞥了王元一眼。
這道也簡單,國師終于不為難人了。
只是王元還沒說完。
“為什么線斷了之后紙鳶就無法保持飛行,自己墜落?”
“——”
汐月腦袋宕機。
這個沒線了,它自然就墜落了。
還能怎么樣,要怎么解釋?
“五……”
王元在想第五個問題。
數學、地球、重力、氣壓,第五個應該涉及哪方面。
電不行,生物、化學不行……
要簡單點。
浮力?
浮力不行,有點不簡單。
想了想,王元瞥見汐月已經寫了一張紙,遂停止:
“就這四題吧,交給管家,讓他貼到國師府門口,能答明白其中三題者就有資格進國師府當面向我請教,否則就是資質不夠,不要再在國師府外面圍觀逗留了?!?
“是,國師!”
汐月拿著題目出去交給管家柳宗,將王元的話告之。
柳宗領命去辦。
很快國師府門口一張告示就張貼出,無數人蜂擁。
“這是……”
“國師出的題目!”
“能答上三題者即可進府向國師討教……”
“總共四題!”
“我看看!
……
“從一一直加到一百,三個呼吸(15秒)給出答案——這誰能做到???國師這是故意為難人啊?”
“要是好解答國師又何必讓人張貼此處?”
“你們看第二題,證明大地是圓的,這要如何證明?我們怎么可能會?”
“這這……”
“國師未免也太看得起我們了,我們又不會仙法,也不能飛到天上去看。”
……
“這第三道題簡單,同樣大的銀球和球鐵從高空墜落,哪個先落地?這肯定是銀球啊!”
“不錯,是銀球!”
“國師出的題目能這么簡單?你們想什么呢?應該是鐵球?!?
“答案是鐵球也很簡單啊,但是想不通,應該都不是,有其他說法……”
“難不成兩個球一塊落地?不可能!”
“就是銀球先落地!”
……
“紙鳶為什么可以飛?因為風啊,風吹它就飛起來了,這很簡單?!?
“那為什么線斷了之后紙鳶就無法飛,要墜落了呢?”
“這這……”
“為什么呢?”
“因為線可以控制紙鳶,沒有線,紙鳶失去控制,風一吹就沒有方向,無頭無腦亂飛,自然就掉落?!?
……
國師府外,無數人討論。
大多數人覺得后兩題不難,心中已有答案。
難得是前面兩道題,想解開一道都十分困難。
有的偷偷回去,請智囊團。
四道題目很快傳開,整個長安城的人都知道,然后研究討論答案。
各大學士、翰林都在思考。
太極宮,李世民亦招來李承乾和李泰。
“國師出的這四道題目你們怎么想,可有答案?”
“回阿爺,第一道第二道明兒還沒有,第三道答案應該是銀球先落地,因為相同大小的銀塊要比鐵塊重許多,重的東西就下落快,所以就先著地。
第四道題,關鍵是在線,風向是變換的,不定的,如果沒有線拉扯著,紙鳶容易被吹翻,然后就無法保持飛行,而有線后人可以控制,調整紙鳶迎合風向,如此紙鳶就不會被吹翻,可以一直飛行!”
李承乾搶先回答道。
因為后兩題答案很簡單,先說就先占據優勢,所以……
“嗯。”
李世民點點頭,看向李泰。
“雀兒,你覺得呢?”
“回阿爺,雀兒和三哥一樣,第一道第二道暫時還沒有答案,不過第三道雀兒覺得國師出題肯定沒有表面上那么簡單。”
李泰點頭,一臉高深莫測。
“真的是銀球先著地嗎?為什么不能是鐵球?或者兩個一塊著地?
雀兒覺得都有可能,應該還有其他東西影響……”
“你這么說跟沒說有什么區別?”
李承乾嘀咕。
“我……”
李泰深吸一口氣。
“雀兒覺得答案是不定的,所以沒法給出準確回答?!?
“那第四道題呢?”
李世民面無表情問。
“第四道題……”
李泰攤攤手。
“紙鳶為什么會飛?很簡單,因為風吹,就像我們舉東西一樣,風把紙鳶給舉了起來,因為風可以一直吹,能將紙鳶吹到很高很高,所以我們要系一根線限制住它,一旦線斷了,紙鳶就會向高空亂飛,然后風吹不到下面,而是吹到別的地方,所以紙鳶再次被掀翻,如此,紙鳶最后落地。”
“嗯。”
李世民點點頭。
他覺得李泰解釋的紙鳶飛行狀況比較有道理。
他通過此問題好像也發現了未來飛行器的一個重要原理。
就是風吹飛行器,而飛行器本身有一個下墜的重力……
只是飛行器至少幾百幾千斤重,得多大的風才能吹起,怎么自由控制?
“第三道題,你們想了那么多,難道就沒有想過要親自測試一下嗎?銀球和鐵球誰先落地不是一試就試出來了嗎?”
這幾天,李世民一直在看物理、化學書,得到的最重要一個概念就是試驗。
是不是真的,一試就知道了。
結果都出來了,你還有什么好懷疑的。
只是他的兩個兒子完全沒有這方面意識。
“試驗?”
李承乾有些懵。
這還要試嗎?
答案不是很明顯的嗎?
難道會有不同?
“~~~”
李泰則一個激靈,迅速應聲。
“是,阿爺,雀兒這就是去試驗!雀兒一定要看看到底是銀球先落地,還是鐵球先落地?!?
“另外兩個題也好好想想。”
李世民提醒。
他希望他的兒子可以憑一己之力解出其中三道題,最好是四道全解出來。
其實剛開始王元提出傳授未來科學想法時,李世民的第一個念頭是只對李氏子弟教學,只有皇家血脈才可以學,這樣才可以保證皇權安全穩固。
只是第一時間就被王元給否決掉了。
因為王元跟他說了科學的艱難性,尤其是越到后面越難。
一個天才的價值勝過一萬普通庸才。
而一件高科技產品通常需要幾百幾千名科學家研究幾年幾十年才可能出成果。
整個李姓皇族才有多少人?
而且王元跟他說了,只有極為專注的人才有可能在科學上取得大成就,那種人不會也無心玩弄權勢,一旦動了念頭也就走到頭了。
而且皇帝掌握住軍隊,控制好源頭還怕什么呢?
帝皇之術就是御人,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不能主次顛倒,舍本逐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