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杜構(gòu)和裴行儉
- 大唐:開著五菱神車迎娶長樂公主
- 九門仙人
- 2038字
- 2023-11-04 19:45:58
李世民早就明白,沒有永遠(yuǎn)的皇朝。
時移事異,人心易變!
大唐能夠國祚三百年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想要永昌根本不可能。
他能想能做的就是盡量保障皇族的利益,李氏江山的穩(wěn)固。
對此,王元提出了一條建議,完善法律制度。
人心不可靠,只有律法制度才能長存。
以制度約束人心,整個皇朝體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監(jiān)察。
李世民對此表示很認(rèn)同。
只是面對無限未知的未來,他的后代子孫能把控住嗎?
所以,他要建立一套相對簡單、安全、易控的皇權(quán)統(tǒng)治體系。
……
王元的四個問題影響很大。
從長安向大唐全境擴散,乃至外邦,幾乎所有有點學(xué)識的人都知道,都在討論。
有人絞盡腦汁,有人埋頭苦算,也有人在偷偷做實驗……
結(jié)果就是第一第三第四題,許多人都有了答案,除了第二道。
國師說,只要四道題回答出三道就行了。
因此,很多人拿著答案上門,要請國師驗證。
對此,王元讓管家把他們的回答收上來,讓其找出回答還算不錯的。
如第一道,答案是5050。
不管他們是怎么得出的,對了就行。
第三道,王元給兩種答案通過。
一個是銀球先落地;
考慮空氣阻力的些微差別,完全正確。
二個就是銀球和鐵球同時落地。
不管他們是怎么得出的,總算是有些想法。
在理想狀況下,是正確答案。
如果有試驗過的加大分,重點關(guān)注。
第四道,但凡和風(fēng)力、線拉力、平衡沾邊的,王元都給過。
如此答對三題者也就只剩十幾人。
王元一直在等能給出第二道題答案的人,只是遲遲沒有,不禁有些失望。
他都告訴大地是圓的了,他也沒要他們現(xiàn)場驗證,只要提出可行性想法,如徒步(騎馬)環(huán)球等等就行。
然偌大唐朝,幾千萬人,一個都沒有。
真是可惜。
“去問這十幾個人,從一加到一千是多少,三個呼吸給出答案者留下。”
王元對柳宗道。
寫給他答案。
“是,國師。”
柳宗接過答案去前廳。
一刻鐘后,柳宗回來:
“回國師,共有兩人答出,一位是萊國公杜構(gòu);
一位是河?xùn)|裴氏的一名十三歲少年,字守約,名行儉。”
“萊國公杜構(gòu)!他來了,你怎么不跟我說?快請進來,快!”
王元一驚。
杜構(gòu)是杜如晦的長子。
貞觀四年,杜如晦去世,長子杜構(gòu)繼承萊國公爵位。
在李世民心中可是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對,還有裴行儉,也一塊請進來!”
“是!”
柳宗立刻去請。
裴行儉也不簡單,唐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計浮叛亂的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之,后盡平東突厥殘部。
和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都是有名的俊杰,唐初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王元沒想到把這位給釣來了。
“杜文建,參見國師!”
“河?xùn)|裴氏守約,參見國師!”
二十歲左右的杜構(gòu)和十三歲的裴行儉進來,朝王元行禮。
杜構(gòu)和其父親杜如晦很像,精瘦干練,一看就是沉穩(wěn)內(nèi)斂,胸有丘壑。
而裴行儉,十三歲的粉嫩少年,雙眼炯炯,充滿靈性。
暫時還看不出后世的軍事才能。
不過能快速算出一到一千的相加,數(shù)學(xué)方面天賦可見一斑。
“萊國公,早就聞名,今日才相見,怠慢了。”
王元親自扶起杜構(gòu)道。
其父是令人敬佩的賢相,貞觀初年大唐安穩(wěn)離不開他的掌舵。
而杜構(gòu)之前一直在外地任職,所以……
“國師哪里話,今日得見國師,才是文建三生有幸。”
杜構(gòu)連連俯首道。
“~~”
裴行儉在旁邊暗暗撇嘴,看不得人間客套虛偽。
不過他也知道輕重,沒有胡亂開口。
“裴行儉,河?xùn)|裴氏子弟,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一到一百相加答案的。”
王元看向裴行儉直接問。
“回國師。”
裴行儉自信的昂起頭。
“守約只要算是一到十相加等于55,十一到二十相加可以拆成一到十相加,加上十個十相加,以此類推,一到一百相加就是5050,而一到一千相加也可以以此類推,快速得出答案500500。”
“嗯,不錯,你能想出此方法很不錯。”
王元點點頭。
“你既然能想到此方法,那為什么沒想到一加一百等于101,2加99等于101,3加98等于101……
一到一百相加,只要兩列相加,101乘以100,然后再除以二就行了呢?”
“額~~”
裴行儉臉上剛露出得意表情,瞬間呆住。
這這這……
竟然還可以這樣計算!
“!!!”
杜構(gòu)也是大震。
他的方法跟裴行儉的差不多,沒想到還有如此靈活簡便的算法……
妙妙妙!
真是妙極!
“!!!”
裴行儉向王元鄭重行一禮。
“弟子愚鈍!”
“嗯,你已經(jīng)很不錯了,對于第二道題可有想法?想到什么就說,不用有什么顧忌。”
王元肯定道。
“嗯~~”
裴行儉腦袋急轉(zhuǎn):
“天上太陽是圓的、月亮是圓的,星星應(yīng)該也是圓的,所以大地就也是圓的。”
“……”
王元嘴角抽抽。
“這是類比,不錯。但,本座都告訴你大地是圓的的,你還不能想方法證明嗎?還是你根本就不曾相信過本座的話?”
“不!守約相信!守約相信!只是……”
裴行儉惶恐,一臉大汗。
“弟子愚鈍,想不出來!”
“你呢?”
王元看向杜構(gòu)。
“~~~”
杜構(gòu)想了想回答:
“國師說大地是圓的,那如果一直朝一個方向走,是不是有一天就會回到原地?”
“不錯,理論上是這樣的。”
王元點頭給與肯定。
“你是動腦筋了。其中有兩個難點,路不是平的,有山有水,有大海、風(fēng)浪阻隔,很難達成,而且就算是一路坦途,你不停的走也會不由發(fā)生偏轉(zhuǎn),不能直線。”
“嗯。”
杜構(gòu)點點頭。
盡管后面的他有些不理解——直路也不能直線?
“不能直線?為什么?”
裴行儉好奇問。
“~~”
王元微微一笑:
“因為地球是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