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個書生教師
- 周益民
- 1058字
- 2023-10-07 17:22:01
尋找書生
不知從何時起,“書生”“書生氣”已經(jīng)淪為貶義詞,它的出現(xiàn)大多伴隨著譏誚、同情,或者無奈。半個世紀前,朱自清先生就曾寫過一篇很有意思的雜文《論書生的酸氣》。到今天,書生終于成為一個“稀有品種”。
確實,站在這個現(xiàn)實的社會背景前,書生是多么格格不入,他的背影卑微、孤獨。現(xiàn)在的人,有赴不完的酒宴,有掙不夠的錢財,有算不盡的心計,哪還有時間讀書?
當然,有的書也是賣得很火的,職場經(jīng)驗、職稱考試……它們都指向那一個個明確得幾乎有點殘酷的目的。
可是,書生不這樣。他們愛書,看書,愛得單純,看得專注。他們大概不曾仔細分辨,這本書能為自己增添幾分考分,那本書將在自己的致富路上發(fā)揮怎樣的作用。他們看的時候不急不躁,眉梢嘴角都是笑意。書就是他們的寶物,就是他們的財富。人們笑他們癡,可誰知他們心中的樂?
我就曾遇到過這樣純粹的書生。我家小區(qū)大門旁有家地下菜市場,市場的攤主里有個中年男子。只要沒有顧客,他就站在攤位前津津有味地翻看唐詩宋詞,四周的熙熙攘攘與他毫無干系。一開始以為是偶然,等每次過去都看見這一幕時,我不禁心生感動,這不就是書生本色嗎?這不就是超越了世俗功利的純粹嗎?
看來,不是沒有書生,而是我們沒有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我希望,我們的媒體不要眼里只有明星大腕,眼里只有成功人士,也要對準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的真善美才是親切、實在的。這種發(fā)現(xiàn)其實也是一種培育,讓更多的人看到同行者的身影,找到“相同尺碼的人”,在心里彼此溫暖,攢起足夠的力量。
真正的書生還是清高的。他們有自己的內(nèi)心準則,有自定的處世底線。他們知道不齒,知道榮辱。恰如康德所說:“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可是,這樣的書生還剩幾許?即便在與書打交道的人群中,還有多少人心存這樣的良知?為了版稅,為了營銷,可以不顧文學的標準,極盡吹捧,大肆渲染,誤導讀者。我多希望,我們的媒體在面對讀者,尤其是兒童讀者時,能夠多一分真誠,多一點責任。
當然,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必要全是書生,但一個書生稀缺的社會也是不正常的,甚至,我們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應該是有點書生意氣的。
寫到這兒,我想起了作家方素珍女士新創(chuàng)作的一本圖畫書:
你想要一顆星星嗎?
我把整片夜空送給你。
你想要一朵玫瑰嗎?

我把整座花園送給你。
你想要一片楓葉嗎?
我把整座森林送給你。
如果你想要一絲清涼,
我請小雨飄下來。
如果你想要一朵白云,
我請清風送過來。
如果你想要哭泣,
我的懷抱借給你。
什么?這些你都想要?
我想想看!
……
那么,這本書送給你。
我想,那其實是兩個書生間的對話。我好希望,這不是童話!
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