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興趣:讓孩子愛上閱讀
孩子的第一本書怎么選
這幾年,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王老師,孩子8個月/1歲/2歲,還沒讀過書,第一本書怎么選?”
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跟孩子一起閱讀的重要性,但同時也說明大家對于閱讀啟蒙的方法了解甚少。因為在孩子還處在嬰幼兒階段時,最重要的,其實并不是“讀繪本”,而是“跟孩子在一起”。
也許是因為各種營銷,讓很多家長認為“讀繪本”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而必須要參與的“軍備競賽”之一,得馬上動起來。但往往忽視了讀繪本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通過繪本,可以讓我們打開孩子內心的門,去看看他們的內心世界,然后一起走出門去探索外面的廣闊世界。
打開一個人的心門,是需要極大的信任的。對孩子來說,信任往往來自陪伴和愛。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最需要的不是什么“認知”,也不是故事,而是聽到我們的聲音、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從而獲得安定而愉快的成長體驗。這對于孩子在成長中發展出健全的人格是至關重要的。
而很多內斂的中國家長是不善于表達對孩子的愛的,也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這個時候,繪本作為“親子提詞器”,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像《猜猜我有多愛你》《你出生的那個晚上》《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這樣表達對孩子愛的繪本,幾乎每一句話都是我們想跟寶寶說的話,能讓寶寶更好地感受到我們的愛。
這對于兒童的語言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孩子對語言的學習,不是靠我們一字不差地指讀、念給他們聽,讓他們鸚鵡學舌,而是在一起讀繪本時,媽媽對于孩子“咿咿呀呀”的表達,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比如說我兒子看到繪本里的小貓的時候,就會說“不要”(聲似miao),只有我懂他其實是在學貓叫,想說“貓”。因為我們有足夠的陪伴,孩子的想法與我們所說的契合時,他們的一個詞就被“點亮”了。孩子的語言能力,就在一次次的契合中形成與發展。
因此,關于寶寶的第一本書,其實重要的不一定是繪本的內容,而是在讀繪本時,我們發自內心地跟寶寶進行心靈的溝通,與他們一起完成語言的傳遞與回應,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系。只要能做到這些,任何一本繪本,都可以是孩子的第一本書。
這里我希望著重提醒大家的是,當我們跟孩子一起看書時,不要拘泥于書中的文字。因為早期閱讀最大的意義不是灌輸,而是溝通和啟發。給孩子講書時,我們的表情、手勢,都是讓孩子理解語言、學會社交技能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孩子的第一本書,重要的并不是書本身,而是我們對他們的陪伴、愛的表達和回應。同時,我為大家列出一些表達愛意的繪本,供0—2歲的家長用來向自己的寶寶傳遞愛。
《猜猜我有多愛你》
《你出生的那個晚上》
《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
《抱抱》
《我爸爸》
《我媽媽》
《米菲繪本》
《小熊寶寶》
《晚安大猩猩》
《小金魚逃走了》
《晚安,月亮》
《月亮的味道》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繪本所使用的年齡并不局限于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