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通貨膨脹問題無疑是宏觀政策分析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學術界關于通脹問題的研究也從來沒有間斷過。在與通貨膨脹問題相關的研究領域中,通貨膨脹動態機制與貨幣政策問題的緊密聯系在最近十幾年(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開始受到經濟學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關注。從實質上看,近年來學界關于通貨膨脹動態機制研究的核心與傳統意義上的“通貨膨脹理論”存在很大的區別。

在以往關于通貨膨脹理論的研究中,很多都是從通貨膨脹的驅動因素角度區分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例如,成本推動型、需求拉動型以及混合型通貨膨脹等等。雖然這些理論對理解一個國家特定時期通貨膨脹的成因非常重要,但是現代宏觀經濟分析框架往往是將影響通貨膨脹的各種經濟變量放在一個聯動的系統內進行分析,特別是對貨幣政策效果的分析中,一般多從動態的視角考察通貨膨脹的不同驅動因素。雖然動態模型系統有時候在表述形式上與傳統的理論系統似乎很相似,例如不同模型系統的自變量與因變量的名稱可能相同,但由于動態機制的存在,使得通脹動態機制的經濟含義比靜態意義上的通脹理論更加豐富。

另外,隨著最近十幾年的相關研究的向前發展,通貨膨脹動態機制已經從以前的宏觀模型機制,逐漸發展到具有微觀經濟理論基礎的理論系統,在微觀與宏觀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而且越來越多地被用在現代貨幣政策分析框架體系內。正因為如此,學界對通貨膨脹動態機制的研究近幾年來更加如火如荼,很多世界范圍內使用的宏觀、貨幣經濟學教材也把通貨膨脹動態機制理論列為一個重要的章節。

有意思的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2006年,雖然學術界對通貨膨脹動態機制與貨幣政策問題的研究熱情高漲,但中國以及世界其他許多國家并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相反,許多國家經歷了高增長—低通脹的經濟發展時期,甚至是經濟增長—通貨緊縮的特殊模式,中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經濟學者稱中國的增長模式為“縮長模式”。

然而,經濟發展格局不可能一成不變,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動態表現也是如此。自2007年開始,世界范圍內的通貨膨脹壓力驟增,中國的物價水平似乎也在一夜之間變成蓄勢已久的洪水,各種消費品的價格開始輪番上漲。隨著2007年次貸危機的爆發,美元出現疲軟,人民幣快速升值,國際上大宗商品價格開始非理性地暴漲,國際原油價格一度突破了每桶130美元的歷史高位,全球范圍內的資本市場出現動蕩……

就在國際金融局勢風云變幻的同時,國際資本也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格局的轉變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渠道和投資場所。在這樣的背景下,通貨膨脹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而治理通貨膨脹的重任,自然要落在各國的中央銀行身上。此時,通貨膨脹動態機制與貨幣政策的現實選擇問題也自然成為經濟學者應該深入研究的課題。

在過去幾年當中,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貨膨脹動態機制與貨幣政策問題方面。在通脹動態與貨幣政策分析方面積累了一定素材,適逢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稿約,我在過去幾年的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近年來出現的一些熱點問題(如全球新型金融危機等)進行了探索性研究,最終將全書的選題定為“通貨膨脹動態機制與貨幣政策現實選擇”。

實際上,這篇文稿的許多內容,在2006年9月就開始醞釀。當時我印象非常深刻,2006年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仍然比較低,所以當時關于通貨膨脹問題的探討比較多的是“通貨緊縮”與經濟增長問題。期間,曾經經歷過一個有意思的花絮,就是在2006年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應邀在中國做演講的時候,有國內學者曾經試探性地問到中國當時的通脹情況與未來走勢,當時中國貨幣當局是否應該關注潛在的通貨膨脹(理由是源自發達國家的流動性可能帶來通脹壓力),斯蒂格利茨教授當時肯定地認為中國不存在通貨膨脹問題,而是通貨緊縮問題。但此后不久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就顯露出來。

這個例子僅僅是經濟學者之間對話的一個摘錄,并不具有任何代表性,但是卻從一個側面說明,通貨膨脹的歷史軌跡有時候會掩蓋許多真實的信息,并且通貨膨脹的動態走勢有時候確實很難預測,特別是中國的通脹預測問題,如果不把歷史數據包含的信息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結合起來進行深入挖掘,即使是經濟學家也很難做出精準的判斷。

對于中國2007—2008年出現的通脹抬頭趨勢,經濟學界普遍估計不足,沒有預料到中國的通脹水平在2008年初會攀升到8%以上。而事實上,在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單邊升值的背景下,國際資本由美國轉向中國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問題對中國當時的通貨膨脹確實有顯著的沖擊。而隨之而來的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導致世界經濟在2008年之后出現明顯放緩的態勢。受此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在2009年也開始放慢步伐,貨幣政策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又開始由緊縮轉向寬松。

在國內、國際經濟金融局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新老問題交織在一起,似乎使通貨膨脹動態走勢與貨幣政策姿態(monetary policy stance)的確定變得撲朔迷離。這也對經濟學者提出了總結老問題、研究新問題的研究任務。本書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通貨膨脹和貨幣政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當然也只是基于筆者的研究視角所做的一些基礎性研究工作。一本專著的出版不可能窮盡一個領域(哪怕是再小的領域)的所有問題,但隨著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斷向前進展,相信學術界和決策層對通貨膨脹動態機制與貨幣政策選擇問題會有越來越深刻的理解。從這個角度考慮,這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可能對我們摸索和總結成功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每每想到此處,我就更加堅定長期從事經濟學基礎性研究工作的信念,也正是這種信念,鼓舞著我們這一代的青年經濟學者在平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上下求索,激勵著我們對自己的研究領域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

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我想感謝中國人民大學所有幫助過我的同事,并且感謝我的家人對我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學生邱岳、李曉剛、賈坤、李穎、楊華艷、肖嘉莉、徐亞平、唐詩瑤、姜亞飛、車皓男、吳京樺、黎泉宏和李璋,他們對本書的部分內容進行了認真閱讀,修正了初稿中的一些筆誤。最后我還要借此機會感謝華盛頓大學的王平教授、香港大學的張俊喜和宋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的施康教授以及堪薩斯州立大學的李東教授,每次與他們的交談都會給我帶來新的啟發。

掩筆之際,心里仍然多少有些忐忑,雖然書稿的每一個細節,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以及標點符號一致性問題等等,都經過多次仔細審讀,但錯誤與紕漏之處可能在所難免,并且由于研究視角的不同,書中的某些觀點可能與學界同行也不盡相同。但是,思想的碰撞往往能夠激發更多靈感的火花,這可能也正是經濟學研究的至美所在。我真誠地希望廣大讀者對本書的內容和觀點予以批評和斧正。

張成思

2009年5月于北京

Email:zhangcs@ruc.edu.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源县| 如东县| 资源县| 志丹县| 盐亭县| 周口市| 连州市| 常宁市| 鹰潭市| 拜泉县| 忻州市| 合水县| 保靖县| 建瓯市| 突泉县| 长治市| 武鸣县| 颍上县| 敦煌市| 拜泉县| 临武县| 奉节县| 湖口县| 普宁市| 海口市| 山丹县| 河津市| 扬州市| 延津县| 罗定市| 中宁县| 牙克石市| 垣曲县| 二连浩特市| 上高县| 宣汉县| 庐江县| 乡宁县| 麦盖提县| 阿合奇县|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