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男奴問題,柳行宰看向十幾個丫鬟問道:“你們呢?去還是留?”
一個年長些的丫鬟怯生生問道:“奴婢些被爹娘賣了……也能……能回家嗎?”
柳行宰頷首道:“當然能,大同治下男女一視同仁,賣身契不管男女,一律無效。”
說完,柳行宰似乎記起什么,開口糾正道:“從今往后,你們不能在自稱奴婢,自稱只需用我就行,這是大同律所規定的,誰敢強迫你們自稱為奴,就到縣衙里面去告發,清楚嗎?”
一群丫鬟木然點頭。
柳行宰又問:“可有人愿回去?”
當即有幾個丫鬟表示要回家去,剩下的都是沒地方去的。
有丫鬟突然說:“奴……我家在天津衛,爹娘死在逃難路上,我沒地方去。”
又有丫鬟說:“我家在兗州,逃難路上與爹娘走散,爹娘不知去哪了。”
柳行宰掃了剩下的丫鬟們一眼,立即有了注意,問道:“你們可愿婚配?”
聞言,丫鬟些羞澀低頭,沒人正面回應,畢竟這個話題對這個時期的女性而言,多少有些難以啟齒。
柳行宰接著說:“你們若愿婚配,婦聯將會在鎮上開設婚介院,為你們牽線搭橋,幫助你們組建新家庭,每對新人完成婚配就能額外多領兩畝地,可領十畝地,還會為你們提供四石糧食作為救濟,等到自家地里出糧,慢慢還就可。”
為了治下穩定,胡昱制定的規矩就是新婚燕爾可領到十畝地。十畝地、四石糧食救濟,這誘惑可不小,前面婚介院就是靠著這個誘惑,完成幾百對新人婚事。
對于一些想離開的丫鬟,紅著臉同意,愿意前往。不想離開的,也不能強求,主仆間也有真感情的,強行拆散可不行。
當然,這只能存在于表率之家,或是底子清白的,其他的可不管你是否真感情,除了正妻,小妾、丫鬟強制性送走,不然底下一堆光棍怎么解決傳宗接代問題。
固然,想要解決治下這個棘手的問題,單靠這個法子可不行,想要徹底遏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比如推恩令……
此推恩令非漢武帝時期所推行的推恩令,是以小家為單位,而非諸侯國。
這就是胡昱目前想到的法子。
推恩令為時尚早,只能是一步步循序漸進。
凡事不能一口吃成胖子,需要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他們有個漸漸適應過程。
鄉下分田分地如火如荼,濰縣也不例外,開始對城內展開信息收集。
郭尚友、張爾忠、周亮工三人胡昱有意招攬,并未禁錮他們,允許他們三人前往濰縣各地,觀摩大同之政,與顏繼祖一樣,讓他們見識什么叫做大同仁政。
為表誠意,連監視都懶得做,是去是留自行決定,如果想走,離開也絕不阻攔。
郭尚友、張爾忠為昌邑、濰縣兩地士紳領袖,在兩地士子心中有很高的威望。
周亮工則是復社成員,與江南各地士子關系密切,這對于想要將大同政策傳遞開的胡昱而言,自然希望他能為大同效力。
三人僅帶幾個家丁,到訪了第一站寒亭。
寒亭小柳村,農兵隊伍已經組建了起來,百人的農兵正在大同軍教官帶領下訓練。
正在巡邏的農兵見到外人到來,農兵一隊長上前盤問:“你們是干嘛的,可有通行文書?”
三人早有準備,周亮工拿出蓋有大同總長印章文書,遞上前客氣道:“我們是隔壁車留莊經商的商販,這是我們的通行文書。”
“等著吧。”
農兵隊長不識字,交代一句進到村子找到正在主持分地的宣教員,宣教員自是認得總長大印,掃了一眼文書便讓他安排放行。
回到村口歸還文書,農兵隊長讓人解除戒備,又看向周亮工等人好奇的問道:“你們車留莊大同了嗎?”
嗯,最近濰縣情況大致相同,每當遇到外鄉人都會禮貌性問上一句:你們大同了嗎?
周亮工陪笑道:“大同了,昨日上午剛大同。”
農兵隊長感嘆道:“大同了好啊!都有飯吃,有地可分。”
張爾忠插話問道:“這位小友,你家分到多少地?”
農兵隊長高興回答道:“家里參與了討伐地主,等明天分地時,教諭老爺說我家每口人可多得一畝地,能分得十五畝地。”
話匣子打開,農兵隊長繼續道:“不僅能分地,田賦也降了,還沒了以前的加派。昨天大同宣教老爺還說,今年下雨少,地里沒收成,總長要免了今年的田賦。”
說到這里,農兵隊長臉色一變,氣憤道:“不像縣衙里的暴明狗官,地里都開裂了,前些時日,還派人來通知地主要我們準時交夏糧,地里糧食沒幾顆拿什么交?”
“我知道,那知縣我聽宣教老爺提起過,叫周什么公,從不體恤百姓,真是該殺。”
“就是,那幫狗官都該死,就像宣教老爺說的,他們與那些喝人血的鄉紳一個德性,又與鄉紳狼…狼…狽為奸,根本不會管我們這些泥腿子是死是活。”
“要我說,總長干脆帶兵去京城殺了朱家那個皇帝自己當皇帝得了,這樣天下百姓都有好日子過了。”
“嗯,我也是這樣想的。”
農兵們憤怒附和道。
然而,聽到這番悖逆之言,郭尚友等人滿臉差異,周亮工則是一臉黑線。
一行人哪還想進村,找了個理由匆匆離開。
第二站,次日正午,一行人到了大王莊。
大王莊經過土地丈量,已經進入分地階段。
農民領到田地,滿是喜悅之情,對于胡昱,那是止不住的感恩戴德,若不是宣教員阻攔,莊里人生祠都給他立了起來。
可對于朝廷,一行人聽到的只有數落和怨恨,全程沒聽到一句好話,順帶周亮工這個上任數月的濰縣知縣,他祖上與他本人也跟著被百姓親切的問候了一遍。嗯,這里面少不了宣教員扮演的引導角色。
逛完寒亭各地,周亮工一行人也算見識到,民心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