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解元
- 外公魏忠賢
- 空咖
- 2099字
- 2023-08-29 10:00:41
楊清琳其實很淡定,看到了考題之后,他就知道此次必然中舉,只是名次就不好說了。
和以往一樣,楊清琳平心靜氣的寫了一篇八股文后,洗手用朝食。
只是,侍膳的寒霜,明顯有些心不在焉的樣子,總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楊清琳心里有數,中舉乃是人生大事,寒霜的心已經亂了。
楊舉人明確表過態,只要中了舉,就要替楊清琳相看妻室了。
還沒到辰時,忽然,一騎快馬飛奔著進了胡同,還沒到門前,就歡喜的大聲嚷嚷道:“捷報,捷報,貴府少老爺楊,官印清琳,恭應天啟辛酉科北直隸鄉試,中式第一名解元公,京報連登黃甲?!?
第一個來報喜的報子,剛剛奔進府門,胡同里,又傳來了第二個報喜人的報喜聲,“捷報,捷報,貴府少老爺楊,官印清琳,恭應天啟辛酉科北直隸鄉試,中式第一名解元公,京報連登黃甲?!?
緊接著,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乃至第八批的報喜人,一個接一個的騎著馬來報喜。
“什么?頭名解元?”楊舉人難以置信的望著報喜人。
盡管,楊舉人在考前,已經猜到了,兒子大概率中舉。
然而,當楊清琳高中頭名解元的消息傳來之后,楊舉人簡直不敢相信他的耳朵。
楊舉人當場就喜瘋了,嘴角掛著傻笑,一個勁的說:“解元,解元,我兒居然中了解元……”
好在楊舉人提前準備好了賞錢,他身邊的心腹下人們,便捧出了兩只裝滿銀子的托盤,重賞了第一個來報喜的報子。
實際上,此時的貢院門前,也才剛剛張榜而已。
按照往年的慣例,貢院里有背景的差役,才有可能提前拿到鄉試的錄取名單。
等貢院大門一開,那名差役第一時間便騎馬沖出去報喜。
這年頭,鄉試或會試報喜已經形成了一條職業討賞的產業鏈。
有人提前備好了馬,就盯著從貢院里第一個騎馬跑出來的報子。
道理其實很清楚,貢院的報子,最先討賞的對象,必然是新科解元嘛。
只要騎馬跟上第一個報喜的差役,就可以領到重賞了,這種賞錢領得異常之輕松啊。
直到第八批來報喜的報子,都已經拿著賞銀出了門,楊舉人這才猛醒過來,忙不迭的吩咐道:“趕緊放鞭炮,趕緊放鞭炮,灑錢,灑錢,快,快?!?
仆人們抬著錢筐,就在大門口,當眾灑錢。
嚯,一時間,整個胡同里,人山人海,到處都是彎腰撿錢的老百姓。
這時,楊清琳已經知道了中解元的消息。
他不由皺緊了眉頭,心里暗暗一嘆。以他的特殊身份,若是中了解元,只怕是后患無窮啊!
眾所周知,魏忠賢的閹黨和東林黨,勢不兩立。
東林黨掌握著內閣,閹黨控制著司禮監和特務大權,勢均力敵,分庭抗禮。
實際上,楊清琳壓根就沒有想過解元的事兒。
鄉試的解元,還是北直隸的,這一下子,楊清琳即使想不出名,都不可能了!
不管怎么說,中了舉人,也就意味著,距離內閣的大門,又近了一步,確實可喜可賀!
楊舉人清醒之后,馬上跑去供奉祖宗香火的祠堂里,從遠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一路拜了下來。
“感謝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保佑琳兒不及弱冠便中了舉,不孝男楊鼎呈,百拜叩首!”楊舉人異常虔誠的從頭磕到尾,又從尾磕到頭。
楊清琳見寒霜直勾勾的盯著他,美麗的大眼睛里,水光四溢。
若是老爹沒在家,楊清琳肯定會毫不遲疑的將寒霜抱到床上,肆無忌憚的輕憐蜜愛。
很可惜,楊舉人就在宅內,若是壞了寒霜的名聲,將來就有麻煩了。
就在宅子的隔壁,魏忠賢已經知道了楊清琳高中解元的大好消息。
“哈哈,像我的種,像極了我啊!”魏忠賢仰面朝天,放聲大笑。
“恭喜老爺,賀喜老爺……”以魏九為首的下人們,一起跪到了魏忠賢的腳前,極盡拍馬之能事。
魏忠賢笑夠了之后,異常想去隔壁,見見寶貝金孫??墒?,他知道,楊舉人若是見了他,好事絕對會變成壞事。
因為,楊舉人從骨子里說,即使不是東林黨,立場也偏向東林黨。
寶貝孫兒大喜的日子,外祖父和親爹大吵大鬧,那就太窩心了??!
幾籮筐銅錢和零散的糖果,灑光了之后,擠在門前的鄉親們,陸續散光了。
這時,派去看榜的人,也依次回來了。
“稟小官人,張小官人高中第五十八名舉人。林小官人和李小官人,榜上沒看見名字。”墨云是個機靈鬼,他故意沒說榜上無名,說的是榜上沒看見名字。
楊清琳不由微微一笑,張霆讀書也很有悟性,他的順利中舉,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林廣生和李正鼎的名落孫山之外,也是理所當然爾。
尤其是李正鼎,明明臨近鄉試了,他居然貓在花魁的香閨里,不肯出來了。
如此荒廢學業,豈能中舉?
按照慣例,鄉試張榜后的第二天,順天巡撫王之臣在順天府衙內,擺下鹿鳴宴,廣邀新老舉人,共赴盛宴。
楊清琳剛在府衙門口露面,立時被眾人所矚目。
自從北直隸鄉試開考以來,未及弱冠的解元公,有且只有楊清琳一人爾!
僅僅一天的時間,楊清琳的鄉試套卷,便已經傳遍了京城。
按照慣例,歷年的鄉試解元答卷,都允許抄錄,并刊印出來,廣而告之,以正視聽。
朝廷的意思是,主考官親點的解元,確有真才實學,你們甭想鬧事。
楊清琳的八股文章,寫得確實異常之精彩,令人無話可說。
所以,楊清琳在順天府露面之后,倒也沒人敢挑事。
不過,道德文章從來都不是問題。真正有問題是,魏閹的親外孫,居然高中解元,天理何在?
朝堂上的權力斗爭,從來都不問是非曲直。
只要想整你,雞蛋里都可以挑出骨頭。
嚴世藩確實是奸惡小人,但是,徐階殺他的罪名,卻是荒謬的通倭。
要知道,若無嚴嵩長期的大力支持,胡宗憲也不可能取得抗倭勝利的巨大成就了。
朝堂之上,為了權力之爭,臟得一團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