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揚威朝鮮,嶄露頭角

就在袁世凱進退兩難之時,他的老師張騫勸慰他說:“你初來乍到,不宜冒進,可以先維持現狀,等待時機,一擊必勝。貿然行動反而會讓軍營里的人更加看輕你。”

袁世凱覺得老師說的很有道理,就聽了老師的建議,在軍營的生活紀律和作風上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在日常訓練上則十分認真,這樣的松弛有度,再加上他出手大方,和軍營里很多人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就這樣到了春節,軍營按例放假五天。很多士兵離開返鄉,留下的也普遍心思渙散,賭博、喝酒、嫖娼橫行,整個軍營烏煙瘴氣。

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袁世凱巡視完回到自己的營地休息。半夜,他被一個差役叫醒,說有兩隊人因為賭博在營地里打了起來,還拿起了槍對峙。

袁世凱趕忙請老師張騫一起前去察看,到了營地,就看到大約有一百多個人打得正酣,還有人不知道是喝多了還是受傷了躺在地上。

他朝人群高聲喊道:“我是營務處幫辦袁世凱,奉大帥的命令,全權查辦今天的事情,雙方立即停手,不然法不容情!”

然而這幾句喊話并沒得到任何回應,于是袁世凱命令稽查隊的人,一起拿出手里的槍朝天空開槍示警,二十幾聲槍響過后,眾人終于停了手。

袁世凱臉色鐵青地說:“平日你們違反軍紀,小打小鬧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今天竟然公開械斗,我決不輕饒!”

械斗的起因是一個叫陳成的軍官,因為賭資糾紛,和另一位軍銜不如自己的人起了沖突,進而演變成了兩隊人馬打群架。

在了解事件起因后,袁世凱下令:“陳成身為軍官,聚眾賭博,開槍傷人。來人,把陳成拿下,交給大帥發落!”

陳成是跟著大帥吳長慶南征北戰的三品頂戴,自然看不上袁世凱,蔑視地說:“你一個打雜的幫辦,無權發落”,并不斷辱罵袁世凱,他麾下的士兵也都簇擁了過來。

袁世凱覺得此時應該快刀斬亂麻,于是心一橫,再次下令:“為嚴肅軍紀,稽查隊就地斬絕陳成,阻攔者,一律格殺勿論!”

隨后,稽查隊的隊長抽出大刀,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之時,陳成已經身首異處。袁世凱接著說:“所有聚眾斗毆的人馬上放下武器,如果違命不遵,陳成就是下場!”

兩隊人馬都被眼前的景象嚇傻了,紛紛丟掉手里的武器,動亂得以平息。袁世凱讓兩個人留下來善后,接著讓人綁了自己,去吳長慶的軍營請罪。

剛一進門就下跪磕頭,說:“袁世凱假傳帥令,斬殺三品頂戴,請大帥發落!”

吳長慶聽到后很震驚,在聽張騫說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他佯裝生氣說:“假傳帥令有損軍紀,一定要嚴懲!罰袁世凱一個月餉銀,并回營面壁思過。”

緊接著又說道:“本帥向來賞罰分明,袁世凱臨危不亂,果敢剛毅,平息軍營動亂,即日起升職為營務處會辦。”

袁世凱聽到自己不降反升,而且懲罰輕微,于是馬上磕頭謝恩。

其實,淮軍作風松散、賭博嫖娼橫行的事情吳長慶并非不知道,只是礙于大家一起走南闖北的情分,不知從何入手整頓。袁世凱這次殺雞儆猴,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也因為這件事情,他在軍營里的威望大增。

但說到底,他也只是在軍營里整肅軍紀,并沒有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的機會。不過,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當時的朝鮮,是大清朝的屬國,朝鮮國內發動了武裝起義,歷史上稱為“壬午兵變”。

1863年,32歲的朝鮮國王李昇突然去世,因為沒有子嗣,王位最終落到了四弟的兒子李熙頭上,當時的李熙只有12歲,無法掌管政務,便由父親大院君代為處理。

李熙15歲時,大院君把自己的侄女閔氏選為皇后,閔氏出身于沒落家族,背景單純,大院君原本以為這樣就可以把兒子和兒媳牢牢掌控在股掌之間。

殊不知閔氏城府極深,而且善于撥弄權術,在她的離間下,大院君的勢力逐漸衰落,一直到李熙22歲時,大院君被迫把政權交還給兒子,然而李熙生性懦弱,大權的實際掌控者其實是閔氏以及她的親族。

就在政權交接時,日本趁機攻入朝鮮。大院君執政時,跟隨清朝一起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日本的這次出擊,打開了朝鮮的國門,還在朝鮮取得了外交、貿易等特權,并且日本還邀請了很多朝鮮貴族到日本視察,其中就包括閔氏一族。

當時的日本,在經歷了向西方學習,大力發展經濟,振興工業等諸多變革后,國內萬象更新,閔氏逐漸親近日本,還答應了日本軍官幫他們訓練一支新式軍隊。

自此,新舊兩派勢力形成,新式軍隊俸祿豐厚,意氣風發,而舊式軍隊則被不斷剝削,不僅沒有餉銀,還虧欠糧食,矛盾日益激烈。

在舊式軍隊被拖欠了13個月的俸祿后,終于有一天,他們領到了發放的糧食,然而糧食里面摻滿了沙子和糠,根本沒法下咽。于是就與送糧食的人發生了沖突,暴亂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很快就形成了反動起義。

起義軍的首領去尋求大院君的幫助,大院君表面上推脫,卻在暗地里開始一系列有計劃的行動。閔氏一族多被殺害,訓練新軍的日本軍官被斬殺,日本公使館被包圍,公使為了逃命,放火燒了使館,趁亂逃走。

很快,士兵打進了王宮,閔氏化身成民女逃出宮,李熙亂了陣腳,緊急召大院君入宮,幫忙平息動亂。至此,大院君再次執掌朝政。

屬國發生政權暴動,吳長慶的淮軍被選定去平息動亂,袁世凱跟隨著吳長慶和老師張騫,以及當時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帶著3000大軍一同坐船趕赴朝鮮。

在臨近登陸點馬山浦時,袁世凱自告奮勇帶領一隊人馬組成先鋒隊,先上岸安排大軍的飲食和住宿,并且和先鋒隊約定了最嚴格的軍紀,不準燒殺擄虐,違犯軍紀者,一律斬首!

在處決了幾個違犯軍紀的士兵后,整個軍營風氣漸清。吳長慶對此,還專門交代各軍營軍官,說:“你們都看到了,袁世凱誰的面子也不給,犯錯一律軍法處置,回去之后都嚴格管束各營的士兵,觸犯軍規,我也救不了你們。”

在大軍駐扎完成之后,提前來朝鮮探聽消息的清朝代表馬建忠,來向吳長慶匯報朝鮮現在的情況,他說:“現在王宮內部,閔氏和大院君的兩股勢力還在抗衡;外部,日本人虎視眈眈,借著使館被燒的名義,派兵進駐漢城,伺機吞并朝鮮,實則是覬覦大清,因為朝鮮是距離京城最近的屬國。”

此時,大家對于出兵與否陷入了爭執。出兵鎮壓,必然會把日本卷入戰爭,勝負不好判定,而且朝鮮會陷入更加動蕩的局面。和平解決,就需要抓捕這次動亂的主謀大院君,還大權給李熙和閔氏。而大院君一向視清朝為上國,與清友好,閔氏則一心投靠日本,與清分割,后續的管理勢必困難重重。

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討論,大家最終決定不訴諸武力,不動聲色地抓捕大院君,這樣不僅可以安穩局勢,對日本人也有所交代,避免引發更大的戰爭。

第二天,馬建忠收到了大院君的來信,信里提到日本人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并限他三天內答復。如果等不到滿意的答復,日本必將兵臨城下。大院君請馬建忠到王宮商量對策,馬建忠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于是向吳長慶要兵,隨自己一起趕赴漢城。

吳長慶叫來了袁世凱,讓他馬上帶領先鋒隊護送馬建忠去王宮。

大院君此時就像熱鍋上的螞蟻,雖然發動政變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但自己終歸名不正言不順。閔氏要回京的消息也不斷傳出,整個京城人心惶惶。還有日本像一只惡狗一樣,要求賠償,以及獲取更多的利益,如果拒絕,日本一旦出兵,以朝鮮的軍力根本無力抗衡,整個國家必將陷入災難。

馬建忠的到來對他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但他又疑心清朝政府會不會把自己當亂軍平定。剛見面,大院君就問:“馬大人見到帶兵的大帥了嗎?此次前來帶了多少人馬?”

馬建忠回復道:“大清此次前來,帶了五艘軍艦,三千士兵。我此次前來,只帶了五百先鋒隊。”

大院君聽到清朝派來的兵馬多于日本,稍稍放了點心,又問:“聽說大軍這次出師名義上是幫助小國平亂,不知有何計劃?”

馬建忠聽到這樣的問題,自然知道大院君的疑慮,于是便回復說:“平亂的說法并不準確。我大軍此次前來,是幫助屬國穩定秩序,如果大院君能夠平息殺戮,安穩秩序,大軍自然不會動一兵一卒。”

接著大院君又詢問了五百先鋒隊的駐地,是否要進駐宮中,馬建忠斷然否定地說:“這五百人是為了保護我的安全,已經在城外駐扎。”

經過這番談話,大院君打消了自己之前的疑慮,相信了大清這次派兵的確是為了幫助自己穩定朝局。

第二天上午,吳長慶在馬建忠的陪同下,入宮拜會大院君,隨行的還有袁世凱以及其他二十幾名護衛。

在行過見面禮后,大院君首先感謝了清軍的援助,并急于撇清自己亂軍的印象,說:“朝鮮這次動亂,都是因為當權者不體恤下民,導致群情激憤,進而起義。沒想到事態逐漸嚴重,國王緊急召我入宮主持朝政,現在總算平息了一點,但日本又提出了如此苛刻的條件,朝鮮在內憂外患當中,實難立足。”

吳長慶適時地說:“此次平息動亂,大院君功不可沒,朝廷在知道了朝鮮現在的處境后,急忙派我前來相助,對外宣稱幫忙平息動亂,其實是掩人耳目,實則和大院君一起對抗日本。我已率三千大軍而來,想必日本不敢輕舉妄動。在與日本談判時,我們也會與大院君一起,從旁協助。”

接著他們對日本提出的七條要求,逐一進行商討。大院君態度強硬,否決了增開貿易口岸、同意日本兵進駐漢城等絕大部分條件,并提出盡快整肅軍紀,全力對日。

第二天,大院君依照禮法回訪吳長慶,在他進門后,隨行的人員就被袁世凱帶到了一間營帳里,那里已經備好了美食美酒,護衛長以自己在執勤期間不能飲酒拒絕了,袁世凱便以茶代酒,一杯茶水下肚,護衛們很快都昏迷了過去。

在把昏迷的隨行人員都捆綁好之后,袁世凱向吳長慶報信說:“晚飯已經安排妥當,馬上就能開席”,這表示隨行的人員已經都解決了。

馬建忠語氣突變,質問大院君:“你可知道,朝鮮的國王都是大清冊封的?”

大院君回說:“知道。”

馬建忠接著說:“國王由大清冊封,而你趁亂竊取大權,把國王趕到了王府,自己主持朝政,篡位之罪實在難以饒恕!”

大院君到這里才發現形勢不妙,轉頭看吳長慶,吳長慶說:“念在你與國王的父子之情,理當從寬,請馬上到馬山浦,乘船趕赴天津,聽朝廷處置。”

大院君還沒回過神來,袁世凱帶著先鋒隊就把他請進了轎子,一路押送到了馬山浦,交付水軍統領丁汝昌押送回朝。

大院君被抓捕,朝政又回到了李熙手里,之前的叛軍在聽到風聲后紛紛四散逃命,政局逐漸穩定了下來。

吳長慶在向朝廷復命的折子里,提請了這次平息動亂的有功人員,把袁世凱列為首功,對袁世凱表現出的敢當先鋒、心思縝密、行動果斷給予了很高的贊賞,并請求朝廷將他升為正五品官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抚远县| 富宁县| 登封市| 都安| 崇信县| 南乐县| 桦南县| 岑溪市| 安达市| 凤山县| 林甸县| 林周县| 霍山县| 芦溪县| 沿河| 霞浦县| 巩留县| 鹤岗市| 阿拉善右旗| 依兰县| 云浮市| 内丘县| 宁海县| 广元市| 弥渡县| 墨玉县| 中宁县| 育儿| 吴桥县| 彰化市| 五大连池市| 商丘市| 长宁县| 江山市| 深水埗区| 万荣县| 泽库县| 沐川县| 潜山县| 定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