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碳賬戶
  • 盧樂書
  • 1913字
  • 2023-08-21 17:01:14

推薦序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既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大考。當前,以低碳發展為特征的新增長路徑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低碳先進技術、產業體系和治理能力,將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此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這場涉及價值觀念、產業結構、能源體系、消費模式等諸多層面的系統性變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景,就是以大數據和綠色低碳消費來引導中國公眾參與到碳達峰碳中和的進程中來。而盧樂書的《碳賬戶》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部力作。

《碳賬戶》立足于消費端碳減排,深入分析了由消費所帶動的碳信息與價值鏈循環,提出了促進消費端碳減排的“G–B–C”(政府–企業–消費者)模式,并著眼于國內的碳普惠機制,結合綠色助推等行為經濟學理論基礎,系統性梳理了國內地方政府、互聯網企業及商業銀行開展的個人碳賬戶實踐。這本書構想了碳賬戶在不同主體、不同市場、不同區域間的互聯互通,以及碳資產的貨幣化趨勢等,從完善碳賬戶體系的角度,分析展望了碳核算、碳信用、碳審計、碳保險等“X”因素的發展和趨勢。從拓寬碳賬戶應用領域的角度,提出了碳賬戶在綠色金融、鄉村振興、企業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人民幣國際化等“X”場景的應用價值。最后,結合對碳交易、碳普惠機制以及數字技術等的發展研判,提出了碳賬戶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在碳賬戶建設中政府、平臺企業、商業銀行、個人等主體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盧樂書撰寫的《碳賬戶》為我國探索碳市場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理論角度探討了實現“雙碳”目標帶給我們的很多重要課題,比如消費端碳減排在實現“雙碳”目標中可以發揮的價值,碳資產背后的貨幣特征及對現有貨幣體系可能造成的沖擊,如何利用助推等行為經濟學手段改變居民的消費行為等;二是從實踐層面出發,系統整理了國內外不同機構在碳賬戶方面的實踐創新,歸納總結了碳賬戶建設的方法論,并延伸思考了引入碳資產對征信體系帶來的變化,以及推動不同主體間碳賬戶互聯互通的制度路徑;三是在建設綠色低碳社會、碳循環經濟、碳賬戶互聯互通、綠色產業國際競爭等方面,提出了鮮明的觀點和有益的建議。

在建設綠色低碳社會方面,《碳賬戶》強調,消費端碳減排對于實現我國經濟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公眾參與是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碳賬戶作為綠色消費路徑“G–B–C”的重要抓手,既有助于激發民眾的減排意愿,也有助于將消費端碳減排機制的效果向政策制定端傳導,協助政策制定。在碳賬戶的建設過程中,應充分認識碳資產的貨幣化屬性,以金融基礎設施的標準建設碳賬戶體系。

在碳循環經濟方面,《碳賬戶》認為,中華文化強調集體主義和社會凝聚力,民眾天然擁有遵守社會規范的心理,對政府的信任度也較高。因此,中國具有在消費場景下引領世界循環經濟發展潮流的潛力,可以借助碳賬戶對綠色消費行為的量化、識別與激勵,實現消費環節資源節約、循環利用的產品與服務創新,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充分激發消費端碳減排對生產轉型的反向引導作用,助力推進“雙碳”戰略。

在碳賬戶互聯互通方面,《碳賬戶》提出,政府與企業應合作促成在最大范圍內實現對碳核算制度與方法學的共識,同時建立碳交易與碳普惠機制,以及碳資產與金融市場、商品市場、要素市場的流通路徑,為碳賬戶聯通提供完善的市場條件。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部門是政策標準的制定方,平臺企業是綠色消費場景最直接的營造方,商業銀行則憑借不斷提升的賬戶服務能力,為碳市場交易流通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在綠色產業國際競爭方面,《碳賬戶》指出,碳中和給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變革,以碳賬戶為基礎設施開展的碳減排資產開發與碳市場交易,有助于激發消費端與生產端的減排潛力,提升我國的碳貨幣實力。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爭奪綠色經濟下的領導權,其核心在于提高綠色技術的競爭力,碳貨幣是綠色科技能力的抽象化體現,將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總之,《碳賬戶》所討論的個人碳減排行為的碳核算方法,以及促進碳市場交易互通、綠色金融與綠色零售、企業ESG等很多內容,十分契合“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戰略方向。在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勢在必行。在這一過程中,應該利用我國的制度優勢,堅持綠色低碳全面轉型,引導公眾綠色低碳消費,期待在全面碳賬戶下建立世界級的碳市場體系,為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
2023年6月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水埗区| 河北区| 乌兰浩特市| 泰和县| 新源县| 靖宇县| 龙口市| 襄城县| 揭阳市| 南郑县| 伊宁市| 资阳市| 井研县| 康定县| 雷山县| 六安市| 西丰县| 延庆县| 洛浦县| 佛坪县| 宁海县| 方山县| 昭苏县| 松滋市| 大庆市| 民和| 翁牛特旗| 扶余县| 兴义市| 惠安县| 汉川市| 宜都市| 扶风县| 乐清市| 兴业县| 太保市| 小金县| 石棉县| 镇江市| 通江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