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牌世家
書名: 瓶中大明:開局讓嘉靖下跪太廟作者名: 西瓜吃肚皮本章字數: 2222字更新時間: 2023-09-26 08:00:00
“人,必須得招!
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要平民亂,首先得給織工們,找一份養活家人的營生。”
林余娓娓而談,情真意切,以理服人。
可惜,五位大商人本就瞌睡,此刻更是強忍呵欠,差點就要翻白眼了。
沈一石在一旁看著,不由著急。
林余剛剛還雷厲風行得緊,誓要殺得杭州官空,嚇得所有人戰戰兢兢,無不敢違其令。
轉瞬之間,卻又如和風細雨,想要潤物無聲,難道他林余指望著,這幫家伙能老芽新綠不成?
呸…
一幫子嘴滑心膩的老不死!
林余說完,那位蠶娘子被其余四位推搡著,款款前移一步,委屈嬌媚說道:
“林公子,非我等不為也,實不能也。
沈老板該是知道,今年織造局為了完成五十萬匹絲綢的量,幾乎把浙地所有的蠶絲都給強行收購了。
沒有蠶絲,妾身的繅絲坊就無法制成生絲;沒有生絲,陸半城的織坊就無法制成絲綢;沒有絲綢,鳳三妹和蘇胖子就無法刺繡和賣綢。
我們不敢耽誤公子的平亂大事,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您要我們繼續招人,倒不如直接關掉我們的鋪子,我們還能減少些損失。”
林余靜靜聽著,沒有反駁,等蠶娘子說完,他問道:
“所以,如果要你們繼續招人,我得先給你們找來蠶絲不可?”
這尋常一問,卻如平地驚雷,使得蠶娘子等人齊齊跪下求饒告罪,忙稱不敢。
找蠶絲?
當初為了改稻為桑,浙地從年初忙活到如今年中,又是踩踏青苗,又是毀堤淹田,硬是一根蠶絲的毛都沒多撈著。
更別說,布政使司布政使鄭泌昌、按察使司按察使何茂才、杭州知府馬寧遠三位朝廷大員因此身死,胡部堂因此去京,乃至于今天的民亂,若要究其根本,還是要追究到改稻為桑上去。
這半年來的努力,都沒能辦成改稻為桑,足可見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辦到的難事。
他們怎敢讓林余去找蠶絲。
這跟找死有什么區別。
“沒什么敢不敢,這是事實,我得尊重!”林余無奈苦笑,又淡淡說道:“
要是砍了你們的腦袋,杭州城里民亂就能平,我定不會饒了你們。
可是,你們自己說說,你們的項上腦袋,有宋長柏他們的管用么?
民亂至此,殺官可平民憤,卻不能減饑餒。
百姓們只有現在吃飽了肚子,將來也能吃飽肚子,才能真正安心回家去。
你們說,這個道理對也不對?”
蠶娘子等人眼神里閃過驚疑,但也同時無比欣喜,看樣子,他們的腦袋暫時是保住了。
這位林參將,還算通情達理。
接下來,不出預料的話,該是各家攤派銀子,賑濟亂民,共克時艱。
若這位林參將真像他所說的為百姓著想,到時候,攤派得來的銀子,少中飽私囊一些就好。
蠶娘子等人齊點頭稱是,林余哀嘆一聲,繼續說道:
“蠶絲難找啊!
當初部堂說,若是強行改稻為桑,多收三十萬匹絲綢,浙地就要因此多出三十萬反民,這是千秋之罪。
你們都是浙地有名的大商人,那就來說說,如何能既得三十萬匹絲綢,又不至多出三十萬反民?”
啊?
蠶娘子等人面面相覷,不由在心里大罵,這是什么鬼問題?
要不,您還是干點人間事,直接攤派銀子吧!
拿銀子,我們擅長。
沈一石朝林余稍稍拱手,說道:
“林兄,如今楊公公不在,我可令織造局讓出一些蠶絲,先解了眼下危局,如何?”
林余頗有些意外,沒想到沈一石竟可以做到如此地步,但他還是搖頭道:
“拆東墻補西墻,這個辦法不好。”
這時,蠶娘子又說道:
“不若去南直隸諸府高價收購蠶絲,好歹熬到十月新絲上市再說。我們五個感念公子活命之恩,愿意承擔這中間損失銀兩的一半。”
林余沉吟半晌,按說,這個方法可行。
只要他們能承擔得住損失,只要南直隸巡撫不從中作梗,就能成功。
唯一的弊端就是:虛假繁榮。
當初改稻為桑就是為了多得白銀,如今倒好,反貼補白銀去得蠶絲。
本末倒置也就罷了,怕就怕,嘉靖皇帝見有浙地商界的羊毛可薅,就使勁往死了薅,又想出別的損招危害浙地。
林余沒答應也沒否認,而是轉而問道:
“你們可知,改稻為桑為何失敗?嗯…算是失敗了吧。”
眾人不知這問話的意思,但還是齊聲答道:
“百姓不愿意。”
“可種桑每畝收成比種糧高得多,所得糧食就是買著吃也是劃算的,百姓為何不愿意?”林余接著問道。
“可是沒有糧食可買啊!”
“對啊,妾身聽說,連胡部堂他那么大的老爺都找不來哩。”
“咳,林公子,我們只是紡織商人,這買不到糧,可跟我們無關吶。”
“對對對,這浙地的糧,都在那幾個大戶手里,是他們不肯賣,跟我們可無關。”
五位大商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好不熱鬧。
林余頗感興趣地問道:
“哪些大戶?他們的腦袋…好砍嗎?”
呃…
這位林參將,行事還真是…無所顧忌。
豈止是不好砍,簡直是砍了就會捅下天大的窟窿。
要說在這浙地品銜最高者,莫過于浙直總督兼浙地巡撫胡宗憲,因還加封了兵部尚書虛銜和少保虛銜,位居從一品。
可要說在這浙地最不可招惹者,不是胡宗憲,不是楊公公,而是那幾家大戶。
例如商家。
商氏家族起于元末明初,至英宗時,出了一位奇才。
這位奇才名為商輅,是大明朝“三元及第”第一人,是歷經英宗、代宗、憲宗的三朝元老,當過內閣首輔,品銜正一品,浙地百姓又稱他為“三朝宰相”。
與商家這些根基深厚的大戶們相比,他們這五個所謂的“天下第一”,甚至沈一石所謂的“浙地首富”,都虛了三分。
當初布政使鄭泌昌還在時,去商府議賣糧之事,結果呢,被以禮相待地請了出去,一粒糧食也沒答應多賣他。
這件事,還成了一時笑談,但就這樣,鄭泌昌也沒敢報復回來。
如今林余卻問,商家這些大戶們的腦袋好砍嗎?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林余見蠶娘子等人,甚至沈一石都跟吃了死蒼蠅一樣,臉色憋的難受,不由得重新評定了一下這些“老牌世家”的影響力。
呵!
正好,就從這些“老牌世家”身上,打開又一次“改稻為桑”的缺口吧!
這次,須得好好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