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幾則來自于2022年末,疫情封校時期的故事。
這個時候,很多同學都陽了一遍,而且我們已經上了半個月的網課了,根據相關指示,我們回到了學校。但是,結果就是,我們班一天走將近10個人,到周四,還剩下12個人,外加一個祂。我們班成了整個年級非戰斗性減員第二快的班級,第一名是北海2班,他們在星期三就已經全員回家了……
結果就是,到了周五,也是我們班在那個學期最后一次待在學校了。
==========
這四天,2023屆的高三還在和我們一起堅持,高一小朋友在家上網課,還是冬天,校園內一片蕭索。我們認為,祂,沒有理由整出什么幺蛾子了。
確實,在宿舍,寒氣逼人,祂再無夏天時候那般聒噪,也不會在大晚上出去打著手電筒看電子書了,亦不會洗半個小時的澡,還要一展歌喉盡顯擾民本質。
但是,在教室,祂依然從來不然我們失望。
==========
生物課上,老師看著教室里當時僅剩的20個人,愁眉苦臉,連接了班級線上課堂,給躺在床上與病毒作堅決斗爭的另一半同學講課,在教室,我們則在進行客觀題限時訓練。
“真簡單,”我小聲對著和我隔了一個走道的同學Y說,“難不成這是疫情期間的健康訓練?”
“要不你考個滿分,哈。”
“那就看看吧。”
十五分鐘過去了,老師給出題目參考答案,滿分,不過如此,不過,這次確實簡單,簡單到坐在教室一角落的祂發出連連感嘆聲。
“YEs!只錯了三個!”
祂環視了教室一大圈。
“NIce!”
祂又吠道。
沒有人理祂。
我想,在座的各位,跟我的感覺一樣吧。畢竟,同學Y也是輕松全對。
而在家里的同學就不一樣了,腦子滾燙,味覺喪失,眼冒金星,還要計算非同源染色體聯合酶控制基因與同源染色體非相關基因遺傳性狀概率,還有減數分裂I、II期的各個基因流向逆推親代基因類型。
生物老師指著一道題目,“這道題,該怎么想呢?”
只見擬人舉起左手,橫絕空氣,揮斥方裘,定在電腦屏幕上,厲聲喝道。
“絕對、絕對、一定,錯,排除法。”
字字如珠璣,音音似彈丸,聲聲比畜叫。
生物老師一臉疑惑地看著祂,“哦,那你講講,C怎么錯了?”
“這還要說?有絕對這個詞異一定錯。”
“那你選的什么啊?”
“D啊!這還要問?”,態度極其囂張,不可一世。
“那這道題的答案是什么?”
祂瞇著眼睛看向黑板,沉寂了一秒,臉上光彩全無。
“C?……”
生物老師瞧著祂的衰樣,“這道題,C是對的。”
……
祂一整節課沒再說過話。
==========
物理課上。
物理課上,老師開始了線上線下的教學,讓每位同學都能夠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祂也跟著一起上課,但是卻總是被老師嘲諷,因為祂的物理成績一直都很差,同時又很愛顯擺。
“為什么你總是做不對?”老師看著祂的試卷,疑惑地問道。
“我不知道。”祂回答道。
“你不知道?那你平時有沒有好好聽課?”
“聽了。”
“那為什么你還是不會?”
“我不知道。”
這樣的對話讓祂感到很尷尬,同時也讓其他同學感到很舒服,解壓啊!快樂啊!
物理老師看向全班,說:“這么少些人,明天(周五)如果還剩一兩個人的話,我就在家里給你們上課了啊。”
祂又跳了出來。
“誒,這樣一對一才有意思嘛。”
“不,教你沒意思。”
在接下來的課程中,祂開始變得更加努力。雖然祂的成績并沒有太大的提高,但是祂的學習態度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不求甚解,到一知半解,到惑而不從師,終不解矣。這讓其他同學也感到很欣慰,同時也讓老師感到很滿意。
在這個學期結束的時候,祂雖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祂卻變得更加自信和勇敢,能在各個科目的課堂上開小差了。其他同學也從這個學期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包括知識,還包括了如何去評價一個人的抽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