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游學儒生王荀將軍
- 箱子里的宋末
- 胖不過三秒
- 2356字
- 2023-10-04 23:00:14
冬日暖陽,是難得的好天氣。
有7人騎著無印老馬過了陽涼北關,沿著凍河邊上的官道南行。
見四下無人,左側(cè)之人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疑惑:“將軍,這守關士兵的甲胄打磨得如此光亮,難不成俺們南下暗訪的事已經(jīng)被知道了?”
被稱為將軍的人便是王稟之子王荀。
正五品的游騎將軍,現(xiàn)任宣撫司先鋒軍都指揮使。
昨夜受命潛入靈石縣,暗中把知縣父子接走。
他的父親只是讓他順路打聽一下“沐神教”在當?shù)厥欠翊嬖冢质欠裣裥胖姓f的那般。
暗訪,其實只是順帶的事。
將那父子接回太原府這事,王荀的部下都不知道,以為只是調(diào)查一個新興的教派。
沒辦法,知縣治不住當?shù)毓倮簦瑢τ谶@些外派掣肘地方縣令的京官來說,算是比較丟臉的事。
從太原府沿汾河南下,經(jīng)清源、祁縣,過平遙至介休,都未打聽到有關沐神教的消息。
連谷口處的義棠鎮(zhèn)百姓,也是一問三不知。
到此地時,王荀也認同父親的推測,‘方臘余孽’一事,大抵是那位知縣捏造出來的幌子。
對于部將的想法,他微微搖了搖頭:“明訪他們都無需拿出那般的新甲,應該是得了批新甲,剛好被俺們看見罷了。”
其實他也覺得稀奇,那甲胄的光亮程度遠超過往所見。
若不是不想節(jié)外生枝,他肯定要亮明身份詢問一番。
過了一個小彎,又是一段筆直的道路。
放眼看去,一里外有個驛站,對向也有5人騎馬而行。
距離有點遠,初看時以為是只是普通的過路人,然而走得越近越驚訝。
對方哪里是什么過路人,而是車隊的領路人。
其身后跟著長長的板車隊伍,有牛拉的,也有驢拉的,一時半會看不到頭。
還有幾人騎著馬在車隊旁邊維持秩序,讓并行的車隊變成單行,只占半道。
雙方臨近,領路的少年面上帶笑,抱拳表示歉意。
王荀抱拳回禮,帶人錯身而行,默默觀察這支有些特別的隊伍。
首先是人。
一路上,他們所見之人大多是面黃肌瘦的,還有些病懨懨的樣子。
甚至有些人眼神空洞,表情麻木,一副看不到希望的樣子。
但這些人一個個全都面色紅潤,精神頭十足,嘴角帶著笑意,眼睛都泛著光。
這是連那些富戶都不大能看到的模樣。
然后是貨。
前面的貨物都蓋著油布,不知是什么。
之后是寬大的板子,給人感覺似木非木。
這樣的板車約有二三百輛,之后是驢子或騾子馱籮筐,里邊都是些大得出奇的木炭。
之所以沒認成煤炭,一來籮筐看起來并不算沉,二來其碰撞的聲音很脆。
這得燒多粗壯的樹木才能得到這樣大塊的木炭?
而且又怎么燒得透的?
最后是這些牲畜。
一個個都膘肥體壯,不管是馬是牛還是驢和騾子,這些體征都代表著健康。
不光如此,它們的皮毛全都非常干凈,而且油光水亮。
這意味著這些牲畜不僅有充足的食物吃,還有專人伺候洗刷皮毛。
再看蹄子,多多少少都有修整的痕跡,這更證實了這一點。
要知道這可是在冬天啊,還是河東路的冬天。
這個連人都不大能吃飽的地方,怎么會有那么多糧食和人手去照料這些牲畜。
然而這只是王荀看到隊伍前面的牛驢騾的想法。
當他看到后面更長的豬羊隊伍后,人都麻了。
它們同樣是一人牽一只,上邊還掛著麻袋。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們同樣被打理得非常好。
仿佛每一個牽著的它們的人,正是照料它們的人一樣。
誰家養(yǎng)牲口這么養(yǎng)的啊?而且為什么要用豬羊馱貨?
王荀實在忍不住了,與殿后的騎手攀談起來:“敢問這是哪位大商的隊伍?”
騎手有種被看不起的樣子,強調(diào)道:“俺們可不是什么商隊,俺們是初陽城的運輸隊,這是要運到北關衛(wèi)城的物資。”
“抱歉抱歉。俺們幾人游學天下,今日初到此地,還望見諒。”
王荀幾人穿著一身厚實的儒袍,一路皆是以游學儒生的身份打探消息。
他們自己覺得自己的喬裝沒問題,騎手卻差點沒翻白眼。
“兄弟,不是俺說你們,哪個讀書人像你們這般壯實的。”人家絲毫不給面子,直接戳穿他們:“不管你們是哪條道上的,俺勸你們不要打俺們的主意。”
又好心勸道:“倘若你們是被官府逼得討了這口營生,不妨來俺們初陽城。只要肯干活,保你天天有肉吃。”
見隊伍走遠,騎手拍了拍王荀的肩膀說:“你們繼續(xù)走,看到三水村后過河,會看到一條新修的水泥路。沿著路走就能到俺們初陽城,想知道什么可以問守城門的衛(wèi)兵。”
說完也不給解釋,夾了一下馬肚子歸隊了。
初陽城?水泥路?衛(wèi)兵?
七人一頭霧水。
尤其是王荀,趕忙到路邊尋了個隱蔽的地方拿出地圖查看。
反復查看,根本沒見有“初陽城”。
地圖是他從輿圖上描繪下來的,不算細致,卻也不會錯漏掉能被稱之為“城”的地方。
“將軍,所謂初陽城,會不會還是那個什么沐神教的總壇?占山造了個寨子,為了撐門面把那里叫做城。”
王荀一聽有道理,搞這些玩意的,最喜歡搞這種了。
什么圣王圣母、神王神母的可不要太多。
收了地圖,幾人重新上路。
過驛站,不出三里,官道邊上出現(xiàn)幾家小店。
原來是有個村子挨著,村民在這里做點小生意。
“店家,可有酒食?”
幾人對所謂的初陽城好奇得緊,索性進店看看能不能問到些什么。
“幾位相公說笑了,這年景哪有糧食釀酒啊,俺們這只有些散茶。”
聽到散茶,王荀趕忙說:“沒酒來壺熱水即可。”
“新蒸的炊餅要否?俺家的脆餅用的是上好的白面,入口甜滋滋的。”
正好奔波了一上午,聽到店家這般推銷,王荀順勢點了些。
店里沒別的客人,熱水炊餅上來,店家又清閑了下來。
“店家,問你一件事。”
“相公是想問剛才過去那些人的事吧。”
“對。”
“那些是沐神教的人……”
店家把自己聽到的傳聞一五一十都說了,最后說出自己的見聞:“俺村也有兩戶聽信鬼話跑進了山里,但是俺在剛才那里的人沒看到他們。”
然后拋給他們一個不言而喻的眼神。
王荀明白他的意思,是懷疑沐神教在騙人。
什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和食物,怎么聽怎么假。
倘若沒見過剛才那支隊伍,他也會和店家一樣持懷疑的態(tài)度。
可是他見著了,還近距離看的。
王荀沒有接話茬,走出小店,來到幾匹老馬旁邊。
毛色暗淡,腹腿皮毛不算雜亂,但也沒有梳理的痕跡。
這還是軍中老馬品相最好的幾匹。
王荀將手伸向自己騎的那匹老馬,默默捋著頗為順溜的鬃毛。
這是出發(fā)前,他實在看不下這些長毛結(jié)團在一起給修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