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智能投顧的發展歷程

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和智能投顧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更加深入,投顧業務乃至整個財富管理行業都開始步入智能時代。時至今日,智能投顧已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本節將闡述智能投顧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一、投顧服務奠定智能投顧發展基礎

近代的投資顧問業務起源于歐洲的傳統私人銀行業務。歐洲的傳統私人銀行業務以瑞士最為著名。作為私人銀行業務的起源地,瑞士有眾多傳統的私人銀行。瑞士的《銀行保密法》規定,銀行不能向任何人泄露關于儲戶的身份信息,正因為其保密性好,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客戶在這里儲蓄。在此基礎上,瑞士銀行開始為高凈值客戶提供由專人負責的理財服務(包括提供咨詢、投資建議等),幫助客戶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這些純私人銀行模式的機構來說,其核心業務是客戶的財富管理,盈利也主要來源于此,這就是現代投資顧問業務的前身。瑞士比較著名的、專注于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銀行有寶盛銀行(Julius Baer)、百達集團(The Pictet Group)和盈豐銀行(EFG Bank)等。

隨著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許多個人投資者開始進入金融市場進行投資,但是多數個人投資者缺乏專業的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因此,為其提供投資咨詢服務的投資顧問應運而生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規范,美國的投資顧問在20世紀初期逐漸成為一種獨立業態。隨后SEC頒布了《1940年投資顧問法》,確定了投資顧問業務的邊界。根據該法規對投資顧問的定義,只要是以獲取報酬為目的提供或發表投資建議的人或者機構,都被認為是投資顧問并且需要遵守該法規。《1940年投資顧問法》的出臺填補了美國在投資顧問監管方面的空缺,推動了美國投顧行業的規范發展,這部法律也為其他國家設立與投顧行業相關的規范制度提供了參考模板。20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居民財富的進一步增長與積累,普通民眾也出現了財產保值增值的需求,因此投顧服務逐漸擴展到了整個財務規劃領域。美國的資產管理業務、投資咨詢業務統一作為投資顧問業務進行監管,這也是美國投顧業務能夠快速發展的監管基礎。我國目前實施分業監管,智能投顧的監管涉及多個行業的不同監管機構,這一點與美國有所不同。關于智能投顧的監管,筆者會在后面的章節做更詳細的介紹。

美國的投資服務分為賣方投顧與買方投顧,區別在于收入來源不同。對于賣方投顧來說,他們不是向客戶收取服務費用,而是以產品端的銷售傭金為主,這和我國現在部分投顧服務模式類似。買方投顧并不收取代銷基金產品所獲得的傭金返點,而是收取資產管理費,因此他們的收入水平與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呈正相關。在買方投顧的盈利模式下,投顧的利益與客戶的利益相一致,因此其在提供服務時能夠站在客戶的角度提供投資建議,而不是單純地通過推銷產品或頻繁交易來獲取傭金。美國的買方投顧大約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已經基本習慣對投顧服務進行付費,付費意識相對成熟,這也為后來智能投顧在客戶端收取資產管理費或投顧服務費打下了較好的習慣基礎。

在美國,投資顧問已經是一個普遍且成熟的行業,但是中國的投資顧問行業仍然處于發展階段。2010年10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發布的《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對投資顧問服務的描述為:“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是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一種基本形式,指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接受客戶委托,按照約定向客戶提供涉及證券及證券相關產品的投資建議服務,輔助客戶做出投資決策,并直接或者間接獲取經濟利益的經營活動。投資建議服務的內容包括投資的品種選擇、投資組合以及理財規劃建議等。”在基金投顧牌照試點推出以前,我國一直不允許機構幫助投資者進行交易,因此我國投資顧問過去的服務模式主要是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但不收取資產管理費用,主要收入來源為傭金。因此,我國投資者并沒有海外用戶那樣強烈的付費意識。

二、國際金融危機后智能投顧嶄露頭角

智能投顧由20世紀的數字化在線投資分析工具演變而來,當時主要為投資顧問服務,幫助人工投顧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及收益進行分析。隨著量化投資、ETF基金的普及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智能投顧行業逐漸興起。

首批智能投顧公司如SigFig、Betterment等在2007年就已經成立,但是其真正意義上的嶄露頭角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國際金融危機,金融市場急劇惡化導致大量金融機構破產,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在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以后,美國普通民眾開始意識到儲蓄與財富保值的重要性。然而,剛剛過去的國際金融危機讓人們開始對傳統金融機構一直宣傳和使用的主動投資策略產生質疑;同時,傳統的投顧服務費用高、門檻高,服務范圍并不能覆蓋廣大的長尾用戶。那時剛剛誕生的智能投顧以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等為基礎,遵循被動投資策略,追求的是“最優化組合”而不是“高收益”,即在某一特定的風險水平下謀求收益的最大化,或者在某一特定的收益水平下使風險最小化。智能投顧可以幫助客戶在其風險承受范圍尋求最優的投資組合,而不是單純地追求較高的收益。

從目前市場上資產管理規模較大的智能投顧平臺來看,大多數平臺遵循了分散投資的基本原則,并使用被動投資工具實現資產配置。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智能投顧所遵循的被動投資策略備受推崇,并且該策略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和極高的服務效率,整個行業開始興起并駛入發展的“快車道”。2010年,行業的又一革新者FutureAdvisor成立,除了數字化的資產配置外,其將教育儲蓄、退休金管理、稅務籌劃、現金流管理等更多的場景引入智能投顧服務。Personal Capital、Wealthfront等新興公司也在接下來的時間逐漸發展壯大。到2014年,美國智能投顧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已達43億美元。隨著智能投顧市場的不斷壯大,傳統金融機構也意識到提供智能投顧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2015年開始跟進發展智能投顧。

盡管國際金融危機是投資者開始嘗試智能投顧的契機,但是智能投顧資產管理規模的迅速擴張也離不開不斷發展的金融市場中普通投資者對專業投資顧問的需求。隨著金融市場日益成熟,金融產品與交易工具也愈加豐富,雖然這對專業投資者來說增加了其在投資中可采取的策略,但是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其在面對這些復雜的投資工具時眼花繚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美國的投顧行業雖然已經相對成熟,但是仍存在諸多局限性,如門檻高、收費高、流程煩瑣、過于依賴人工投顧的專業性等。智能投顧既能夠提供自動化、個性化、智能化的投資理財方案,幫助人們做理財的“甩手掌柜”,又具有收費低廉、服務高效的特點,正好滿足了日新月異的金融市場中普通投資者的需求。

剛才筆者提到的因素都是從需求角度來講的,雖然需求會推動供給的增加,但智能投顧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一直以來,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推動了金融行業的變革,從交易電子化到互聯網化,再到現在的金融智能化,科技的每一次飛躍都對整個行業的業務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慢慢地,金融與科技的邊界被打破,技術與證券業的結合從過去單純的技術應用演化成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發展。如果說投資者對理財的需求帶動了智能投顧行業的興起,那么技術的發展則為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客觀條件。畢竟智能投顧不是只有量化的金融模型,還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機器學習等諸多技術為客戶提供投資顧問服務,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都不可缺少。大數據為智能投顧提供了個性化服務,是其進行投資分析的基礎,無論是客戶畫像還是進行投資判斷,都離不開各類數據;除此之外,還要通過不斷優化的算法模型和進步的機器學習,使智能投顧自發地學習并實時調整策略與持倉。智能投顧這種自動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投顧服務正是依托這些數字科技的發展才得以實現的。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金融科技的應用改造了資產管理行業的業務流程,使業務模式線上化、自動化,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效地完成多維度用戶數據的搜集和分析;同時,結合人工算法等技術,分析客戶特性,優化投資組合策略,進行資產配置,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投資方案。金融科技能夠使運營體系更加精準、高效,有效解決了線上運營效率低、獲客成本增加但客均收入較低等問題。在客戶服務方面,數字科技能夠賦能投顧業務,增強投顧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擴大客戶群體覆蓋面,滿足長尾客戶的服務需求。另外,數字化的平臺能夠打通數據孤島,建立客戶全鏈路數據,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運營平臺。一方面可以洞察客戶的需求,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匹配,并根據反饋數據及時調整服務策略和產品;另一方面能夠深度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實現定制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增強客戶黏性,提升客均收入。例如,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客戶畫像,結合對客戶的信息、交易記錄、行為偏好等歷史數據的分析,實現對不同客戶群體的不同需求的精準劃分。隨著傳統金融機構對智能投顧重視程度的提高,以及對智能投顧平臺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其將進一步推動智能投顧行業的發展。

三、智能投顧業務的發展

截至目前,筆者將智能投顧業務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投顧服務線上化、投顧服務自動化、投顧服務數字化。

1.投顧服務線上化(智能投顧初現雛形)

20世紀90年代末期,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線投顧基于Web技術實現了投顧服務的線上化。人工投顧使用計算機通過網絡為投資者提供服務,投顧服務邁入數字化時代,智能投顧模式初現雛形。

2.投顧服務自動化(智能投顧正式興起)

2007—2015年,以SigFig、Betterment為代表的一批科技企業開始上線基于算法的機器人投顧,使得投顧服務可以完全脫離人工自動完成。與此同時,隨著居民財富的積累,中低收入人群對投顧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智能投顧操作簡便,且具有“兩低一高”的特點,即門檻低、管理費用低和效率高,滿足了中低收入群體對投顧服務的需求。在科技和需求的共同推動下,智能投顧模式正式興起。

3.投顧服務數字化(智能投顧日趨成熟)

2015年以來,智能投顧不再只是新興科技企業的主戰場,傳統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入陣營。與此同時,智能投顧服務不再局限于提供投資建議,而是開始嘗試擴張到整個財富管理領域。智能投顧在科技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下日趨成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市| 阿拉善右旗| 济宁市| 廊坊市| 西昌市| 黄平县| 沈丘县| 洞头县| 兴化市| 乌苏市| 鹤山市| 英山县| 棋牌| 娄底市| 林周县| 惠水县| 普宁市| 靖边县| 松潘县| 巫溪县| 霍州市| 石林| 高尔夫| 社会| 团风县| 福州市| 饶河县| 清水河县| 临沭县| 山东省| 无为县| 平谷区| 邵东县| 连平县| 土默特右旗| 鄂温| 石首市| 通海县| 射洪县| 达拉特旗|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