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雙碳”戰略下的汽車工業革命
- 虞忠潮等
- 1248字
- 2024-03-28 19:50:34
1.1.2 政策紅利下的汽車革命
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高車輛的安全水平,提高行業競爭力。具體到各項數據,即純電動汽車的平均耗電量將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銷量在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將提高到20%左右,高等級的自動駕駛可以在特定的場景或區域實現,充電樁覆蓋率大幅提升,人們可以享受到更加方便的充換電服務。
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20%,意味著整個行業從萌芽期進入成長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及銷量占比分別為4.9%和4.8%,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補貼政策變化的影響,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出現了小幅度下降。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將達到30%~40%;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將超過50%。這意味著2021—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以32%的速度增長。如果能達到這一目標,就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萌芽期進入成長期。
新能源汽車補充能源問題將得以解決,補能將變得更加便利。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取消了很多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導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下降,整車銷售價格偏高,再加上充電效率較低,自由停車位不足,電網配合擴容難度較大等因素,導致充電樁建設進度緩慢,無法解決純電動汽車充電難題。針對這一問題,《規劃》提出了“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這一目標,為新能源汽車補能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
政府關于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優惠政策要盡快落地,同時要不斷完善金融服務,為消費者購車提供支持。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政府要加快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布局,積極推進公共充電樁建設,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加大對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等領域車輛運營的支持力度,圍繞新能源汽車的停車、充電出臺更多優惠政策。
《規劃》明確提出:2021年起,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如果要更換或者新增公交車、出租車、物流配送車輛等,新能源汽車的占比不能低于80%。為了鼓勵國有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規劃》針對“如何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制定了具體辦法,不斷完善適用于智能網聯汽車的政策法規,圍繞“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利用”出臺了更多法律法規。
《規劃》不斷加大對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等領域車輛運營的支持力度,為新能源汽車停車、充電提供更多優惠,并延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的目標,規定“2021年起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目標使用比例不低于80%”,為公共領域的電動化提供更多支持。
通過車電分離推動運營電動化。車電分離體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別是整車、換電站和電池資產管理。車電分離體系的搭建需要產業鏈上的不同公司合作完成,例如,寧德時代與蔚來合作致力于電池資產管理,奧動新能源與北汽合作深耕換電市場。目前,車電分離體系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車企,二是獨立運營商,新興車企主要在私家車領域深耕,北汽藍谷和吉利汽車等獨立運營商主要專注于運營車市場,對運營市場電動化產生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