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指導手冊
- 洪偉 李娟主編
- 2084字
- 2023-10-27 19:51:36
5 有效陪伴,共同成長
史家教育集團(史家校區)
賈維琳
史家小學的學生曾發起過一個公益項目“放下手機,讓我們在一起”。起因是孩子們發現家長在回家后,經常抱著手機,埋頭苦看,甚至有的孩子笑稱自己的家長為“被手機抓走的爸爸媽媽”。有研究表明,單純受到忽視的兒童比僅受到虐待的兒童更容易發生心理、行為或情感的異常問題。
的確如此,家人的陪伴至關重要,更何況低中年級的孩子們年齡尚小,更渴望并需要家長的陪伴,但怎么才能發揮陪伴的實效性呢?這就要提到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與陪伴,兩字之差,卻千差萬別。何為有效陪伴?我想,其核心并不在于時間的長短或空間的遠近,而在于雙方心靈上的互動,孩子是否能夠感受到父母傳遞的溫暖與力量。因此在陪伴孩子時,家長朋友們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有一定專心陪伴的時間
相信不少家庭可能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因家長工作太忙碌,缺少陪伴孩子的時間。抑或是一家人在相處時,家長通常三言兩語地應付孩子……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毋庸置疑的是都沒有滿足孩子對家長陪伴的需求。
拿出一定量的能夠全身心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這是一切有效陪伴的前提,千萬不要讓工作生活的忙碌成為不陪伴孩子成長的理由,更不要成為只“刷存在感”的父母。否則久而久之,孩子的物質需求雖然能夠被滿足,但精神上的陪伴卻缺失了。所以建議大家合理安排時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爭取每天都能安排出一定量的專心和孩子相處的時間。
有質量的陪伴
1.主動了解孩子
隨著孩子的成長,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不像以前那么愿意主動分享自己的新鮮事了。這和孩子年齡增長,即將步入青春期有著很大的關系。面對這種情況,許多家長覺得“孩子不說,那應該沒有什么事,我也就不問了”,或是向孩子一味地單向輸出。長此以往,學生和家長之間剩下的只有“無言以對”,或是家長單方面的“指令性”語言。看似家長一直和孩子在一起,但卻缺乏溝通,更失去了陪伴孩子的意義。
建議家長朋友們在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里,可以主動和孩子交流,問一問、聊一聊學校發生的事情。在交流的過程中,家長不僅能了解到孩子學習生活的情況,也有利于拉進親子關系。如果有好消息出現,可以一起分享他們的欣喜與進步;如果聽到不太好的事情,也可以一起分擔他們的難過與痛苦,或是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
2.走進孩子的世界
有效陪伴,追求的不是高質量的看管與監督,而是能夠用心和孩子進行交流,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接納和感受。有段話是這樣說的:“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的確,融入孩子的世界是有效陪伴的重要途徑。建議家長朋友們多關注孩子的需求與感受,享受和他們一起做一些小事情的時光。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孩子雙方都是愉悅的,狀態是放松的。比如,親子共讀一本書、一起做家務或是動手制作,都是不錯的選擇。
3.及時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
孩子的成長歷程一定伴隨著磕磕絆絆,如果在需要幫助時,家長總是缺席,可能會導致孩子心中的不安全感長期存在,繼而意圖通過某些非常規行為來引起家人對自己的關注。當然,這也并不等于要幫助他們來擺平遇到的所有困難和挑戰,否則有可能會把家長角色的陪伴變成事無巨細的包辦。
建議家長朋友們關注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需要,在關鍵時機給予孩子恰當的點撥和幫助。比如,提供一些自己的寶貴經驗,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或是給予鼓勵,為他們應對挑戰注入動力;或是給予安慰,安撫緊張、焦慮的情緒。這樣不僅能增強孩子的安全感,還不會造成孩子過分依賴的心理,而且也能讓親子關系更加牢固。
4.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很多孩子都是以父母為模仿對象。舉個例子來說,如果父母是“低頭族”,陪伴孩子時經常刷手機,那么孩子可能會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手機產生好奇心,一有機會便會學著父母的樣子玩起來。而等到家長想控制孩子手機使用的時候,即便花了很多精力,也可能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希望家長朋友們切記: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給孩子樹立榜樣的過程。因此,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去感染孩子,用行動去帶動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才能更好地發揮有效陪伴的作用。
周國平曾說:“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記憶,我不希望在孩子最重要的時刻,家長缺席。”的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重要。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就讓我們給予孩子真正的“有效陪伴”,守護他們的童年,與他們共同成長吧!
點評
趙慧霞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家長和孩子。家長在陪伴的過程中,科學適用的方法非常重要。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全心全意,傾情融入,能夠和孩子交流,在對話中提出自己的建議。這些建議包括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價值觀等方面的幫助,這可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果。有效的陪伴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心體系,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我們看著孩子出生,陪伴孩子成長,在這段生命旅程中,度過的每一天都是不可逆的。生命的美好,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