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逝去的時光永不回頭
- 張清清在讀博前
- 張登樓
- 3675字
- 2023-08-02 15:10:15
回到宿舍里,草草洗漱里一下,張清清躺在宿舍窄窄的木板床上,拉上淺藍色的遮光床簾,現在她擁有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可以在這片小天地里盡情地胡思亂想了。
高級計量經濟學的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盡管在考場上就已經可以預見自己糟糕的成績,但是既然已經考完了,就是不可改變的既定事實,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剩下半個學期好好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的時候不要輸得這樣慘。
一學期一度的組會匯報也結束了,雖然整場匯報都沒有給導師留下好印象,但是聆聽到導師的教誨,被一記悶棍從渾渾噩噩的生活狀態里敲醒,也是一種收獲。已經結束的事情永遠無法重來,只好在之后的組會匯報上不斷改進,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不要在同一個坑里摔兩次跟頭。
按理說,眼前的重要緊急事件已告一段落,心里的大石頭可以暫時放下一段時間。張清清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室友還沒有休息,臺燈的光隱隱透進床簾,眼前的事物朦朦朧朧。她睜著眼睛看著床簾頂端,那里用兩根長長的繩子交叉著,盡可能支撐起整張床簾布料。心臟好像也被繩子緊緊捆住了,組會之前的午睡時候感受到的胃部緊縮又開始了,甚至更加嚴重,讓張清清感覺呼吸不過來。
不知道時間如何流淌。室友關上了臺燈。室友爬上床了。室友睡著了。
張清清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現在床簾里面是一片黑暗,眼睛睜得再大也看不清什么。
今晚唯一能看清楚的是,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描淡寫的事。多么簡單的領悟,多么痛的領悟。
難道張清清不知道學習是必須下苦功夫的嗎?她當然知道。中小學的時候,上課之前要預習,上課的時候要全神貫注認真聽,課后要及時復習,要認真寫作業,遇到錯題要訂正,要記錄到錯題本里,考試之前要把課本、練習題、錯題本全都仔仔細細復習一遍。學習的每一步都要老老實實地、腳踏實地地進行,中間有任何一步出了錯,后面就會手忙腳亂跟不上,到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左支右絀。對于那時候的張清清來說,考第一名是必須的,甚至算不上考試目標,每一次的考試目標都是限定自己只能被扣去多少分數,一旦失分多了就算是目標沒有實現,至于會跟第二名拉開多少距離,那是第二名的事。
然而到了本科的時候,人的本性中那些“趨易避難”“即時滿足”的特點得到了釋放的機會。除了必修課以外,可以自己選擇想學的課程;必修課的課程有好幾個老師負責,可以選擇想學的老師。張清清在詢問過學長學姐之后,投機取巧選擇了好多給分高、事情少的課程和老師,表面上看,成績單上一片形勢大好,實際上什么也沒有學到。上課的時候玩一玩手機,人在神不在,期末考前突擊整本書,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一天一門課,兩周一學期”的突擊學習能力。
很久以前,在讀高中的時候,張清清讀到過一篇考上北大的學生寫的文章,里面有一些關于自律的箴言,其中一句讓人痛恨又不知道該怎么解決:“心似平原放馬,易放難收?!?
心猿意馬這個詞也許是真的有字面意義的。明明想得很好,碩士階段要收心好好學習,不能再像大三大四時候那樣看小說消磨時光,要珍惜學校里讀書的每一分鐘,但是心口就像揣了一只小猴子。
猴子不停地翻來滾去,它不停地慫恿你:“看一眼手機吧,就一眼,不會怎么樣的,你看老師現在講的內容跟本科沒啥區別,不聽也不要緊?!?
意識清楚地拒絕了心里的小猴子:“不行,要好好學習,我答應自己要好好學習的?!睗撘庾R卻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飛馳出去,小猴子坐在馬背上,笑得嘎嘎嘎囂張極了。
明明,明明在大一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做到過抵制小說的誘惑。高考之后的暑假,沒有學業壓力,人生第一次獲得智能手機,張清清幾乎是沒日沒夜看網絡小說。但是大一第一學期開學之后,張清清馬上卸載了小說軟件,像高中時候一樣認真學習,下課就去圖書館,有問題還要找老師弄明白。
是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不學習的老油條的呢?是大一第二學期忍不住在數學分析課前一晚通宵看小說之后?還是大二第一學期逃掉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之后?一旦內心的底線一降再降,再要回到最初似乎已經難于登天。
在過去的兩個月里,似乎每一節課都是這樣的:
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講著經濟學十大原理。手機靜悄悄躺在桌子的左上角,在鉛筆袋下面壓著。張清清把手機靜音了,震動也不允許發出,不然會影響課堂紀律,好吧,其實是怕自己聽到震動就立刻深受去拿來看。
也許過去了五分鐘,也有可能只過去了三分鐘,張清清的左手伸到鉛筆袋的邊緣,摩挲了一下。又收回到課本上放好。會有人發消息嗎?早上給爸爸媽媽發了早上好,他們還沒回復。
眼神緊緊盯著老師的身影,余光已經落到手機上。左手碰到手機電源鍵,按一下,亮了。沒有新消息。右手把左手抓住,不準去碰手機。
導師會不會有新的論文指示?看一眼手機吧,萬一有消息要回復。導師的消息最重要了,昨天發給她的郵件,她通常都會在第二天上午回復的。
張清清一邊盯著老師,做出一副認真聽講的樣子,一邊伸手把手機從鉛筆袋下面慢慢挪到課本上,腦子已經完全不在老師講的內容上了,腦子里全是手機、手機、手機。小猴子在馬背上馳騁,迎著風瘋狂大笑。張清清什么都聽不到。
解鎖手機,點開郵件,刷新一下,好的,確認了,沒有新郵件。在老師“人們面臨權衡取舍”的例子中,偷偷摸摸把手機挪回到鉛筆袋下面。
老師在黑板上板書。張清清的目光落到手機殼上。這目光是無意識的,它似乎只是沒地方放了,看了一眼老師的板書,覺得這是有些熟悉的知識,便游移開來。手機殼顏色不錯,中國紅。師姐今天會叫一起去玩飛盤嗎?
再一次按亮手機屏幕,好的,確認了,沒有新的微信消息。
老師舉的例子還挺有趣的,魯濱遜要消費魚還是椰子。室友等會下課之后不知道是回寢室自己煮飯還是準備去食堂?她怎么現在還沒發消息?
然后下課鈴聲響起,一節課又結束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手機已經在手里握著,從一個網頁刷到另一個網頁,沉浸在各種網絡小說的故事里不可自拔,聽到下課鈴聲的時候還十分驚訝,怎么一節課過去得這么快?
張清清又在床上翻了個身。別想了,別想了。她用力捶打自己的腦袋,試圖把這些令人后悔的反芻過程從腦袋里敲出去。不斷地反芻是沒有意義的,已經錯失的時光不可能重來,失去的學習時光永遠地失去了。
不管在睡前后悔多少次,不管回憶多么歷歷在目,不管因為這樣的回憶失眠多少次,只要第二天還是老樣子,所有的后悔都不會變成有價值的反思。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張清清有些自嘲地想,這些年睡前發宏愿的事情發生得還少嗎?每次睡前都想得很好,第二天要如何認真學,要如何放下手機不看小說,想得自己都心潮澎湃起來,好像下一刻就會變成好好學習的乖寶寶。但是因為睡前看小說導致睡得太晚了,通常第二天都沒有辦法早早起來,即使在九十點鐘起床了,精神也非常不好,稍微看一會兒課本就會昏昏欲睡,更不用說沒有考試壓力的看文獻活動了。然后心里原諒了自己,說沒關系,今天精神不好,再看一天小說休息一下,今晚一定早睡,明天就可以好好學習了。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張清清對自己的自制力已經沒有多少信心了。她覺得可能是長期在同一所學校里,沒有換個環境,導致一些行為上的慣性。從外部環境找原因總比指責自己要容易得多。
現在學校里充滿來自導師來自同齡人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稍微離開一下學校,離開一下讓自己感到焦慮不安的地方,說不定腦子就會清楚一些呢?
張清清一下子從床上坐起來,為什么不到其他地方走一走呢?滬市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周邊有好多城市可以逛。
說走就走。張清清下意識決定去杭城。她是浙省人,第一反應肯定是去浙省的城市。盡管蘇省的蘇市、錫市都更近,高鐵才半小時多點,但是對浙省人來說,選擇去杭城似乎是不需要思考的。所以張清清其實根本沒有往蘇省的城市去想,也沒有查找蘇省的城市的火車票。
從小到大去杭城好多次,主要的景點就是西湖。僅僅一個西湖就包含了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鐘十個著名的大景點,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霧風雪、花鳥蟲魚等季節、時節、氣象、動植物等自然景觀,以及堤、島、橋、亭、臺、樓、閣、園林、宅院、寺塔等人文景物,或生動、或靜謐、或隱逸、或閑適、或冷寂、或禪境,想要什么都能看到,應有盡有。從實際參觀能力來說,其實一天的游玩時間可能根本就看不完一個西湖。
對于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仔細規劃景點游覽路線才是最好的,來到一個地方,隨心所欲地四處游蕩,與美景來個不期而遇。這樣的游覽方式,難道還有比西湖更合適的地方嗎?它處處都是美景,根本不需要費心規劃和設計,只要隨便走一走就行。太適合因為期中考試和組會而心累無比的張清清同學了。
在查火車票的時候,張清清驚嘆,滬市到杭城太方便了,高鐵去高鐵回,一天到晚有無數班列車,每趟列車都只要一小時左右,不需要費心思在杭城尋找酒店,因為當天晚上就可以回滬市回學校了。當天往返,說走就走,說回就回,靈活機動。
買好火車票,定好出發的鬧鐘。
張清清把手機重新放回到的床頭,對自己說:“行了,停下胡思亂想吧,明天要早起去火車站,可不能沒精神。想一想明天就能游覽西湖了,多幸福多值得期待的事呀。”
不知道是不是在充滿期待的心情下更容易放松,這一回種種令人遺憾的回憶沒有再侵擾張清清的頭腦,她把臉往枕頭里埋了埋,終于沉沉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