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宗澤的立場
- 靖康之后,率岳飛拾山河
- 禿筆畫方圓
- 2161字
- 2024-12-12 23:57:13
相州州衙。
“眾位卿家,湯陰縣的事怎么看?”
趙構泰然自若端坐于州官坐的四出頭官帽椅上。
汪伯彥特意在官帽椅靠背、坐墊和扶手上都墊上了厚厚的暖氈,暖氈再鋪一層黃綢布。
汪伯彥、黃潛善、耿南仲、王云、馬致遠、陳遘、梁揚祖、宗澤等分坐下首兩側。
汪伯彥等身后站著推官丁付美,梁揚祖、宗澤所領統制張俊、苗傅、楊沂中、田師中、陳淬、張德等。
“稟殿下,”汪伯彥欠了欠身,“西軍魁首沈放屢不奉召,此次又私自率兵南下汴京,置汴京危局不顧,只管他麾下將領的家眷。”
“且返程途經湯陰縣時,挾持縣尹郭賢,霸占城池,擾民侵財,相州衙多次派員,甚至殿下親自派推官前去勸導均不聽。臣以為,當治沈放之罪。”
汪伯彥話音剛落,黃潛善馬上激憤道:“殿下代天子巡視,他沈放擁兵自重,不聽調遣,這等反將當誅,以絕后患。”
趙構望著滿廳堂的文武,心終于稍定,前幾日汪伯彥提議圍困井陘騎兵,試圖逼降,結果致使行營暴露在野外,幾被金軍發覺。
若不是湯陰縣軍民截下金騎,后果堪憂。
此時汪伯彥與黃潛善斥西軍罪責,時機不太合適,但是從局勢上而言,又必須當機立斷。
是以,趙構選擇了沉默,并未回應。
黃潛善將趙構的沉默當成了默認,繼續大聲攻訐西軍。
“黃安撫使,湯陰城外的金軍是什么人擊敗的?”冷不丁,宗澤拋出一個問話。
黃潛善沒想到宗澤會有此一問,卻理直氣壯道:“是湯陰縣軍民合力擊敗金軍。”
宗澤哼了一聲:“你不也在湯陰城外,怎么不參與攻擊?”
“我……”黃潛善語塞,旋即辯道:“本將職責是護衛殿下。”
“湯陰縣軍民不是被井陘道那些騎兵挾持了嗎?又怎能出兵與金人野戰,竟然還最終打敗了數千的金人騎兵!”
汪伯彥、黃潛善以至趙構都刻意淡化西軍的功績,陳遘、梁揚祖看出了康王的心思,選擇了回避。
誰知宗澤這般不識趣,哪壺不開提哪壺。
汪伯彥見此,連忙轉移話題:“殿下,閤門祗侯最新的蠟書該公之于眾了。若非如此,河北山西動亂不止,不利于整個抗金大局。”
陳遘也應道:“汪知州所言極是,散布于各州府的軍隊正需要合兵一處,凝聚力量。”
“即是如此,”趙構有些猶豫,最終還是啟齒道:“丁推官,將天子蠟書取來,供卿家們參議。”
丁付美應聲取出一卷寸余黃綢帛書,躬身道:“殿下,閤門祗侯秦仔冒著生命危險送的蠟書粘染了他的血跡,部分血跡遮蓋了天子字跡。”
“無妨,官家旨意清晰,眾卿家能看明白。”
丁付美于是將蠟書首先傳給汪伯彥。
汪伯彥欲行跪拜禮,卻被趙構阻止:“汪卿家,這里不是朝廷,禮節從簡。”
汪伯彥道聲謝,展開帛書仔細看了一遍,又傳給黃潛善。
眾文武傳看了一遍后,趙構問:“馬舍人,你尋常處理官家詔書、都堂奏章最多,這份蠟書可是官家字跡,或抑是其他內臣代的筆。”
馬致遠躬身道:“確是官家親筆詔書,九疊篆印也沒疑缺。”
宗澤問道:“殿下,天子敕殿下立兵馬大元帥府,就沒交代入京勤王之事嗎?”
趙構搖搖頭:“官家字跡頗為潦草,當是形勢極其嚴峻,來不及細細交代,不過秦仔口傳圣諭確有提及勤王之事。”
汪伯彥接著趙構的話頭說道:“宗少卿,此前殿下曾與下官商議入京勤王之事,可那時宗少卿與梁知府均未抵達相州,相州城僅有陳知府一支軍隊,不足五千兵馬,入京的話怕得不償失。”
宗澤環視一周,道:“今日梁知府與我均已合師,相州計有一萬余兵力。另外我也派人聯系八字軍都統制王彥及附近州縣義軍。都到位的話不下三萬兵力。”
“金軍東路軍不過六萬余人,若是再召集湯陰縣那五千余西軍騎兵,勤王當有勝算。”
汪伯彥思索片刻,問:“宗少卿,井陘兵怕在座的沒人能使喚得了吧?”
宗澤搖搖頭,道:“汪知州未曾與西軍溝通,怎么知道使喚不動呢?李若水數天前送了封信給我,除了請求我放騎兵南下之外,亦提及勤王之事,說信王殿下愿意發兵,一起入京勤王。”
“可,宗少卿,你不知道沈放手底下的將官有多囂張,他沈放交代將領們,除了信王鈞旨,其他的一概不奉。”
“宗少卿瞧瞧湯陰縣伍有才那支軍隊便知,他西軍眼珠子都快長至額頭上了。”
宗澤輕笑,道:“可是我自來到相州開始,聽到的卻與汪知州說的大相徑庭呀。湯陰縣父老擁護西軍,當場加入西軍的不在少數。”
“坊間傳聞,背嵬軍還貼出告示,公開與湯陰父老聯姻。軍民如魚水,實為罕見呀。”
從未開口發言的工部尚書王云這次也開口道:“宗少卿所言,我王云亦有耳聞。我的意見是,不管此前有與西軍有多大的誤會,應當以國事為重,放下成見,方能成事。”
陳遘、梁揚祖也先后點頭,表示贊成與信王溝通,二王合兵,合力渡河入京勤王才是正途。
趙構端坐在官帽椅上,點頭又搖頭,始終不給明確的態度。
汪伯彥始終在觀察眾文武的表情。除了耿南仲知趣不發表任何見解之外,武將幾乎都贊成發兵渡河。
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如是武將得勢,康王的境況只會越來越險峻。
“殿下,”汪伯彥躬身拜道,“臣以為,當先成立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待大元帥府大旗豎起來后,事情必然會順暢許多。”
“天子已命殿下代行王事,屆時才好師出有名,繳令河北山西諸軍。當然,出鎮真定府的信王殿下也在此列。”
“哼!汪知州,翻手是云,覆手是雨,你可知民間怎么討論此事?”
宗澤咄咄逼人,絲毫不給汪伯彥轉圜的余地。
汪伯彥愣道:“討論何事?”
“民間有傳聞,康王殿下立了兵馬大元帥府,并非為入京勤王,而是……”
趙構突然發話了:“宗少卿,金軍一路試圖追捕本王,你也是知曉的。或許你聽聞的未必是真,可能是金軍為分化瓦解大宋軍民抵抗意志,散布的謠言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