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孟子節文》事件

明初,朱元璋總結了漢代以來歷代封建王朝衰亡的教訓,采取了“寬猛相濟”的政治和文化政策。其一方面崇儒重道,以理學開國,大力推行儒學尤其是理學,以重建動亂之后的社會和倫理秩序;一方面又采取種種高壓手段,鞏固和發展中央集權統治。在這個背景之下,《孟子》作為有著“民為本”的民本思想的經典文本,被朱元璋認為有“非人臣之言”的內容,因而受到了排斥,這就有了《孟子節文》的出現。

早在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就曾一度罷免了孟子配享待遇。《明史》云:“五年罷孟子配享。逾年,帝曰:‘孟子辨異端,辟邪說,發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張廷玉等:《明史·志五十·禮四》,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296頁。朱元璋恢復孟子配享可能與錢唐帶著棺材、頂著箭口去為孟子死諫有關,但這說明朱元璋對于孟子早就心存不滿。至洪武二十三年(1390)時,朱元璋終于不滿《孟子》中的民本思想,命修《孟子節文》:

時并令儒臣修孟子節文。先是,上覽孟子,至“土芥寇讎”之說,大不然之。謂“非臣子所宜言”,議欲去其配享。詔有諫者,以不敬論,且命金吾射之。刑部尚書錢唐抗疏入諫,輿櫬自隨,袒胸受箭,曰:“臣得為孟軻死,死有余榮。”上見其誠懇,命太醫院療其箭瘡,而孟子配享得不廢。至是,乃命修《孟子節文》,凡不以尊君為主,如“諫不聽則易位”及“君為輕”之類,皆刪去。陳建:《皇明通紀·啟運錄卷之八》,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274—275頁。

該書洪武二十七年(1394)成。太祖詔命刊刻,頒示天下。劉三吾《孟子節文題辭》描述了刪除的過程曰:“《孟子》七篇,圣賢扶持名教之書。……乃謂能行仁政,可使制梃以橽秦楚之堅甲利兵,則益迂且遠矣。……又《孟子》一書,中間詞氣之間,抑揚太過者八十五條,其余一百七十余條,悉頒之中外校官,俾讀是書者,知所本旨。自今八十五條之內,課試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壹以圣賢中正之學為本,則高不至于抗,卑不至于諂矣。”具體的篇目上,《梁惠王》篇節存六章,《公孫丑》篇節存十三章,《滕文公》篇節存八章,《離婁》篇節存四十一章,《萬章》篇節存七章,《告子》篇節存三十一章,《盡心》章節存六十七章。典型的如以下段落被刪除: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也,未聞弒君也。”(《梁惠王下》)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離婁下》)

齊宣王問卿。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后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萬章下》)

不僅批評專制的言論不能存留,《孟子》中論述君臣合作的論述也在刪除之列。如:

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其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公孫丑下》)

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萬章下》)

費惠公曰:“吾于子思,則師之矣;吾于顏般,則友之矣;王順、長息則事我者也。”(《萬章下》)

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

(《滕文公上》)

《孟子節文》遵行時間不長。永樂九年(1411),以孫芝奏復《孟子》全書:“近見董應舉撰連江孫芝傳云:永樂辛卯,奏復《孟子》全書,略言逆臣劉三吾欲去八十五條,其中“養氣”一章,此程子所謂擴前圣所未發,大有功于世教者。又欲課試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則謬妄益甚。乞下部議收復全書,庶使萬世知所誦慕。疏草為蟲鼠所蝕,不能詳,然《孟子》書,以公言復全。”潘檉章:《國史考異》卷三,清初刻本。《孟子節文》僅僅存在十七年,也因此清初如朱彝尊等都稱未見此書。

對《孟子節文》一書后人多有批評,特別是該書大幅削減了《孟子》中的民本思想,較為鮮明地反映了朱元璋濃厚的君主專治傾向。正如近代學者容肇祖在《讀書與出版》1947年第4期發表的《明太祖的<孟子節文>》中所指出的:“《孟子節文》就是不許說人民有尊貴的地位和權利,不許說人民對于暴君污吏報復的話,不許說人民應有革命和反抗暴君的權利,不許說人民應有生存的權利,不許說統治者的壞話,不許說反對征兵征實同時并舉,不許說反對捐稅的話,不許說反對內戰,不許說官僚黑暗的統治,不許說行仁政救人民,不許說君主要負善良或敗壞風俗的責任。”更詳細的研究可參楊海文:《朱元璋時期的<孟子節文>事件》,原載劉小楓、陳少明主編《柏拉圖的哲學戲劇》(《經典與解釋》第2輯),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版,第259—296頁;第5節以《<孟子節文>的文化省思》為題,刊《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2期。這十一個不許說深刻表明了朱元璋的《孟子節文》所顯示的獨裁者的共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铜鼓县| 宿松县| 临夏市| 平和县| 高密市| 象州县| 贺州市| 九寨沟县| 安新县| 黔南| 石棉县| 德格县| 利川市| 龙南县| 建阳市| 富蕴县| 衡阳县| 金溪县| 阿合奇县| 新营市| 秦安县| 灵宝市| 舞阳县| 清原| 长汀县| 铜陵市| 福泉市| 饶河县| 永靖县| 静乐县| 米易县| 兴隆县| 清流县| 隆安县| 宝坻区| 灵川县| 宁强县| 绥棱县| 郧西县|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