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入主養龍長官司

清晨,天剛蒙蒙亮。

一支五十人左右的隊伍在山路間疾行著。盡量快地往蔡家的土司衙門治所——老街趕去。

此行正是當今大漢的全體君臣。為了保險起見,此次大漢王朝是傾巢而出。這是傾全國之力的國戰!

當然,哪怕傾巢而出,帶出來的人也就五十多一點,只比太尉蔡汝澤昨日帶來的人多個五六人而已。

大漢君臣們不是不想帶更多的人,只是昨日一戰有所死傷,實在是湊不出那么多的人手。

沒辦法,缺丁少財是這個草臺班子都算不上的政權當前要面對的第一難題。

如果遇到敵人,這大漢上下君臣,只能往山溝里鉆。落草為寇,從堂堂正正的造反變成山寨土匪。

當然,現在的“大漢”和劉鐵根登基造反在大明朝廷眼里和土匪也沒有什么區別。

不過,大明朝廷現在也并不知道劉鐵根的造反消息。

受限于貴州的交通條件以及政治格局,現在還沒幾個人知道劉鐵根他們造反的情況。估計也只有蔡氏土司知道。

蔡氏土司往上的水東宋氏,以及與水東宋氏并肩齊立的水西安氏這樣的大土司,應該對這種事情一概不知。更不用談大明朝廷。

如果是在朝廷統治力度更強的東南和中原,很可能劉鐵根當天造反,當天就會被縣令帶兵下去羈押入牢。

許多縣令可能還會美滋滋的給朝廷上表,夸耀自己的功績。那樣的話,劉鐵根君臣就絕對能夠入地方志了。

縣令上表夸耀自己的功績,或許會這么寫:

先表現自己勤勤懇懇的形象。

“臣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刻行保境安民之責,未敢有怠政之為,夙憂興嘆而憂心廟堂社稷。”

這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一種官話模板。

接著就要夸功。不過夸功也不能太直白,太直白要惹人嫌。必須要謙虛自遜,講究個欲揚先抑。

“然臣亦有失察之過,日前驚聞茅坡村劉鐵根父子,裝神弄鬼,怪力亂神,妖言惑眾,造反稱帝。臣親率衙役差使,身披甲胄與偽帝戰,斬將奪旗,平定一方。”

這樣一來,縣令升官,劉鐵根父子就會留名于地方志。地方志上如此寫:

“嘉靖二十八年,劉鐵根父子反。”

僅此而已。

而劉鐵根父子現在還入不了地方志。

不過劉鐵根劉宇父子生于貴州,反于貴州,生反于斯,他們是奔著青史留名、名留經傳去的。

說話間,大漢舉國之力征集的五十人大軍已經到了土司治所老街,時間已快是正午。

本來君臣上下都打算盡早到老街,趁其在睡夢中滅掉蔡汝澤二叔,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果實。

但是天不遂人愿,路上出了意外。因為他們路上碰到了要“找麻煩”的。

途徑養龍站時。

“快,看蔡家的兵回來了,打!他們把救世主殺了,我們沒救了!別讓他們好過!”

原來是養龍站的鄉民們要打蔡家的伏擊,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打的其實是他們的救世主。

這時孫山寶跑出來澄清,制止了對方。孫山寶一出來看,竟然還是熟人!

“孫先生!”

“呀,二麻子!”

這二麻子也是找孫山寶算過命的。甚至于說能有鄉民們能有這次伏擊,都跟孫山寶有關。

養龍站也是孫山寶的活動范圍,而且孫山寶的師父胡夏子就是這兒的人,孫山寶在其病故前經常前來看望,順便擺攤算命。

孫山寶連忙向二麻子把事情說清楚,安撫了養龍站的鄉民,然后才繼續前行。

劉鐵根也萌發過把養龍站鄉民帶去一起征戰的念頭。卻被劉宇勸住:

“爹,你別看現在他們都想跟你,但是你和孫叔搞的事情畢竟沒有在他們的眼前發生。

他們對我們還是半信半疑居多,收入隊伍很可能見勢不對,馬上就跑。影響士氣。現在差不多能贏,贏后再做計較。”

劉鐵根一想也是,就打消了念頭。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

然而,一邊的孫山寶不淡定了。他糾正了劉宇的稱呼叫法。

老街土司衙門,

蔡汝澤二叔已經堂而皇之地坐在了最上方。把玩著養龍長官司正六品的長官官印。

孫山寶跟蔡汝澤說的他二叔要奪權是真的,這二叔確實打算這么干。

蔡汝澤二叔早就打算取蔡汝澤而代,但是對方手里還有五十人兵丁,他也不好動手,傷著磕著都是自家根基。

他想著:

“那孫山寶不是算得挺準嘛,想來那姓劉的不會好對付,蔡汝澤必定損兵折將,威信跌落谷底,又減損可用之兵。這位置,那不就是手到擒來!”

二叔對孫山寶的態度總是輕蔑的。因為在二叔看來,孫山寶算的命多數是糊弄愚民,而真正讓孫山寶揚名整個養龍長官司的事件——算準上任土司長官之死,其實是二叔干的!

很難說這孫山寶究竟是算出來的,還是看出來的。

那件事情讓孫山寶揚名不是沒有道理的,土司在這就是土皇帝。鄉民百姓可能不知道大明朝換了皇帝,但一定知道土司換了長官。

類比一下,在北京城里有算命的說嘉靖皇帝時日無多,明日即死,還應驗了。難道京城內外會不震動?答案是必然的。

不過,二叔弄死了他的好大哥,也沒能得償所愿。他在族中威望不夠,族老們不愿他上位。

如今是二叔他最好的機會,于他而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二叔正暢想著未來。衙門外就有人來報:

“族長回來了,已經到養龍站了,二叔公,你去迎迎吧。”

二叔用陰厲的眼神看了這個報信的一眼:

“去找你三叔公,讓他做好準備。”

“是。”

這二叔已經跟蔡汝澤的三叔商議好,待二叔百年后,這位置給三叔家的兒子來坐。不過對于二叔來講,權宜之計罷了,最后還是各憑本事。

老街街口,對大漢君臣那是一段上坡路。敵方居高臨下,地形不利。

蔡汝澤二叔、三叔把所有兵都帶了出來,明為列隊歡迎,實為示威逼位,二叔諒蔡汝澤不敢大打出手。

甚至把他們為數不多的幾把火器都拿了出來。

如果是以前的蔡汝澤可能真就認慫讓位。但是現在他不是以前懦弱的土司長官,而是冉冉升起的大漢太尉!

當然,他主要的自信來自于對卜算之術的迷信。

“大侄子!二叔和三叔出來迎接你,咋樣,打的如何?”

“勞煩二叔掛念,侄兒沒能打掉劉鐵根,讓他逃了。”

蔡汝澤正按昨天商量好的話術說話。

二叔見蔡汝澤這邊七匹馬上,全都掛了彩,纏著紗布。除了蔡汝澤傷的是兩臂,其他人都傷了頭、臉、脖子。而且還少了一匹馬。

看來情況有利于他。

二叔心里不勝歡喜,因為在他心里,他定了個“三步走”戰略,這第一場的迎接戲就是要當著眾人的面先削蔡汝澤五分人望。

“唉,大侄子,你這,你這……唉~”

“罷了罷了,你先帶著人和我們回衙門議事吧。”

二叔認為,此刻哪怕是蔡汝澤隊伍里的人也會感到羞愧覺得自己跟錯了人。自己的第一步戰略目標達成。

但是,此刻大漢君臣的心中比這二叔還要歡喜,他們也定了個“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示弱,讓對方輕視。

蔡汝澤在二叔話音一落就帶人上去。

二叔心里高興,他要走第二步了。

大漢君臣心里更高興,他們也要走第二步了,勝利果實唾手可得。

二叔見蔡汝澤靠進了,就調轉馬頭向衙門走去。

二叔三叔的人馬在中間讓開了一條道,供蔡汝澤這邊的八匹馬走上前去。

大漢君臣七匹馬很快貼近了二叔、三叔。

七匹馬上,分別是靖武皇帝劉鐵根、太子劉宇、宰相孫山寶、太尉蔡汝澤、柱國大將軍李有田、刑部尚書李二狗、工部尚書王大柱。

七匹馬上人扯布為號,發動攻擊!

大漢五十兵丁,一見馬上的人都扯下了紗布,連忙匯入那條小徑。

太尉蔡汝澤也扯了,扯的是右手臂上的偽裝紗布,本來他不用扯。但是太尉覺得自己不能標新立異,要服從組織,也搞了個偽裝紗布。

擒賊先擒王,大漢七馬迅速控住二叔、三叔。

五十兵丁趁其不備,把二叔周圍的二三十人全部打倒。那是二叔三叔的心腹,不先制服他們,就制不住現場的二百多人。

二叔三叔驚道:

“你敢!”

“有什么不敢,兩個老東西,你看清楚,朕漢室后裔,天命我三興大漢!救世救民!”

言罷,劉鐵根一刀砍了二叔,那三叔想跑,被劉宇一箭射中倒地不起,劉鐵根縱馬上前結果了他。

蔡汝澤見勢,高喊:

“此二人,不敬救世主大漢靖武皇帝,現已伏法,放下兵刃,我以族長的名義命令你們!”

這些兵丁多是蔡家人,或者是蔡家的侍從家族,見到蔡汝澤發話,便放下了兵刃。

……

《戰爭事典特輯:季漢圣祖戰記·第一章:入主養龍》·指文圖書:

山野真龍的第一聲威吟

嘉靖二十八年,華夏歷一千七百七十年,西歷一五四九年,大明朝廷嚴黨專政,權勢熏天,嘉靖皇帝一意玄修,社會矛盾尖銳,次年的“庚戍之變”,更是明王朝國勢傾頹的顯現。

西南的季漢趁機崛起。發出了第一聲威吟。

……

這次入主養龍長官司的軍事行動不得不說有很多取巧成分。

其實這也是季漢政權雛形期實力微薄,政權其內成分復雜的一個縮影。

《大漢靖武皇帝實錄卷一》:

“初,吳國公與之二叔父當街會談,及至圣祖與吳國公叔父接,揮刀而斬,其二叔父亡。其三叔父傷而未亡,乃奔。太子視,箭射之,圣祖追而復刀,乃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田县| 沙河市| 库车县| 从江县| 巴东县| 昌黎县| 那坡县| 满城县| 衡阳县| 德令哈市| 梓潼县| 杂多县| 茌平县| 新田县| 长白| 晋江市| 竹山县| 伊宁市| 泉州市| 大名县| 赞皇县| 乾安县| 珲春市| 太谷县| 阳曲县| 徐水县| 巴楚县| 通山县| 和林格尔县| 滕州市| 怀远县| 习水县| 黄骅市| 高邑县| 杭锦后旗| 张家口市| 甘洛县| 津市市| 左云县| 高唐县|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