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衛卿太叔疾奔宋
書名: 春秋魯國十二君作者名: 桃木寶劍本章字數: 1904字更新時間: 2025-04-02 16:23:17
衛卿太叔疾(太叔悼子,也叫世叔齊)是衛國太叔氏家主,曾祖父是太叔文子姬儀,父親是太叔懿子姬申。當年晉悼公的兒子姬慭(公子慭)流亡到衛國,讓自己的女兒駕車去田獵,衛卿太叔懿子留公子慭在家中飲酒,二人相見甚歡,公子慭當場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太叔懿子姬申,生下了兒子太叔疾。太叔疾在父親太叔懿子去世后,接任了太叔氏家主之位并擔任衛卿。他和自己的姐姐關系非常要好,便利用職權,為姐姐之子夏戊,也就是他的外甥在朝中謀得了一個大夫的官職。
這位太叔疾很是善于鉆營,而且心術不正。他看到美男子宋朝在衛國這么得寵,衛靈公和國君夫人南子都很寵信他,便跑去巴結逢迎,終于得償所愿,迎娶了宋朝的女兒,太叔疾也就成為了公子朝的女婿,在衛國朝中的地位一躍而升。太叔疾的夫人是美男子宋朝之女,自然也是貌美無比,就連她的陪嫁妹妹都是天香國色,把太叔疾迷得五迷三道的。
衛靈公十三年(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的時候,公子朝(宋朝)在與衛靈公夫人南子相好的同時,還與靈公嫡母襄公夫人宣姜私通,他怕奸情敗露,串通齊豹、北宮喜、褚師圃三位衛國卿大夫作亂,把衛靈公趕出了國都帝丘。后來北宮喜與齊豹反目,殺死了齊豹,迎回了衛靈公,公子朝和褚師圃等人逃奔了晉國。衛大夫孔圉(孔文子),娶了衛靈公的女兒伯姬,也就是太子蒯聵的姐姐;而岳父衛靈公又剛剛返回都城帝丘,因此孔文子仗著有國君岳父撐腰,命太叔疾休掉公子朝的女兒和陪嫁妹妹,而迎娶自己的女兒孔姞(jí)。太叔疾不敢言語,只好從命,但他特別寵愛前妻的陪嫁妹妹,就私下里派人去勸誘她,連哄帶騙地把她接到了都城之外的犁邑,還專門為她修建了一座宮殿,以夫人之禮對待她。就這樣。太叔疾就有了兩位夫人,帝丘城內的夫人是孔姞;犁邑內的夫人是前妻的陪嫁妹妹。
畢竟紙里包不住火,過了幾年,孔文子知道了此事,怒不可遏,想要率兵圍攻太叔疾。此時孔子正在衛國,孔文子就征求孔子的意見,是否可以攻打太叔疾。孔子及時勸阻了孔文子,對他說道:“祭祀之事,我曾學過;攻戰之事,我未曾聽說過。”說完孔子就出門了,讓人趕快駕車而走,說道:“從來都是鳥選擇樹木而棲,哪有樹木選擇鳥的!”孔文子聽仆從告訴他孔子說的這句話后,就明白了,孔子是因為衛國要發生動亂而離開衛國!趕快跑出門追上對孔子說:“圉(孔文子自稱)豈敢為自己打算,我是為了防止衛國的禍患啊!”孔子本打算繼續留在衛國,但此時魯國的季康子在冉求的請求下,派出公華、公賓、公林三人,帶著重禮請孔子返回魯國,背景離鄉十四年的孔子也思念故國,于是帶著自己的學生們回到了魯國。
孔文子沒有攻打太叔疾,而是強行把女兒孔姞要了回來。這位太叔疾色心不改,本來孔姞就不是他想娶的,還給孔圉就是了;除了犁邑的前妻陪嫁妹妹,他還在外州與其他女子通奸,被外州人揪住,奪了他的車駕獻給了官府。太叔疾實在沒臉在衛國呆下去了,于是帶著自己寵愛的小蜜(前妻陪嫁妹妹)投奔宋國而去。衛國在太叔疾出走宋國之后,立了他的弟弟太叔遺(太叔僖子)為家主,此時國君是衛出公,這位衛出公是蒯聵的兒子,孔文子的夫人是蒯聵的姐姐,因此孔文子又成了衛出公的姑父。憑著這層關系,孔文子又命太叔遺娶了自己的女兒孔姞,等于是讓小叔子娶了嫂子為夫人。
太叔疾跑到宋國后,投奔了大司馬、宋景公的寵臣向魋(也叫桓魋)。他把一顆碩大無比的珍珠獻給了向魋,請求做向魋的家臣。向魋答應了,并將衛邑城鋤賞賜給了太叔疾。宋景公聽說衛國的太叔疾向大司馬進獻了美珠,就召來向魋,要向魋將美珠獻給自己,向魋舍不得,仗著國君的寵信,問宋景公:“太叔疾是來投奔臣的,所獻美珠當屬臣所有,為何要上繳國君呀?”
宋景公道:“太叔疾攜美珠投奔司馬,可你的司馬之位是寡人封的,寡人找你索要美珠,你自然要上繳。”
向魋就是不給,宋景公派人去向魋府中搜尋,也還是沒有找到寶珠。宋景公問向魋:“你把美珠藏在哪里了?”
向魋回答:“扔進府中魚池里了。”
宋景公又下令:將司馬向魋府中魚池之水汲干。結果還是沒有找到美珠,魚池中的魚卻都遭了大難。
這就是成語“宋公亡珠,殃及池魚”的由來,后來簡化成“殃及池魚”或“池魚之禍”;后來《太平廣記》中以寓言的形式演化為“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都是用來形容因飛來橫禍無辜被牽連受害。
向魋是宋景公的寵臣,卻因為拒絕向國君獻出美珠而得罪了宋景公;再加上他曾向宋景公請求將亳邑封給自己作采邑,引起了宋景公的警惕,他對向魋說:“那可不行!亳邑是宋國祖先、殷商祖廟所在之地,怎么隨意封給臣子?”幾年之后,向魋反叛出逃,太叔疾沒了靠山,城鋤人就攻打太叔疾,那時蒯聵(衛后莊公)已經登上了衛國國君之位,他就讓太叔疾返回了衛國,居于衛國的巢邑直至終老,死后葬于衛國的少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