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王象乾

  • 禎明
  • 搬磚呢別鬧
  • 2203字
  • 2023-07-14 12:15:00

“什么圣明,這只是身為天子的分內之事?!?

朱由檢搖了搖頭,和王象晉討論起來了關于甘薯在陜西推廣的具體問題。

首先,要有錢。

好在如今都還沒到崇禎元年,大明朝的財政雖然漏洞百出,欠債無數,但勉強維持運轉還是可以的。

朱由檢之前算賬,覺得要是自己厚著臉皮先不把那從萬歷朝便拖欠的老舊賬單還了,拿著手里現存的錢去用,還能整頓下軍隊,給自己練出一支精銳之軍。

更沒有窮到連個甘薯都推廣不了的地步。

實在不行,他還能抄家!

魏忠賢不說,光王體乾這頭豬就能殺了吃肉!

其次,要有人。

世間萬物,有錢沒人,也是艱難。

圣旨到了陜西,能保證當地官員盡心盡力的推廣嗎?能保證當地的士紳不給中央來的欽差使絆子嗎?能保證下面的普通人接受這種從未見過的作物嗎?

對前兩者,朱由檢還能借著皇帝的身份,或罷或殺,畢竟就目前而言,皇帝的刀子還沒銹到連個地方官都解決不了。

可最后這一者……朱由檢只能力求宣傳給力了。

他打算從宮里宮外挑選一些口才較好的人,跟著王象晉一起去陜西,用大白話敲鑼打鼓的去鄉下宣揚,用皇帝名義擔保!

“朕會在宮里也種一些甘薯,到時候和陜西的百姓一起收獲食用!”

朱由檢急著推廣甘薯,因為他記得,崇禎元年之時,陜西就要迎來一次嚴重的干旱,為之后的農民起義奠定基礎。

在此之前,能修補的地方就修補,起碼不能讓起義規模到達史書記載的那程度。

而既然急切,面面俱到就不能強求了,朱由檢只能以皇帝的權利強行去辦!

地方種甘薯要算入政績,不止強制百姓去種,也強迫地方官去配合,同時要求地方官員抓緊時間興修水利,保障甘薯以及其他作物種植初期的用水。

除此之外,朱由檢能給的最大支持,就是他從后世獲取的相關知識了。

在接見王象晉之前,朱由檢就把那些知識寫成了一本小冊子,還額外增加了一本關于防治蝗蟲的,以備大旱之后的大蝗。

“陛下既然有決心,那此事必然可為!”

王象晉拱手說道。

他接過皇帝給的小冊子看過了,其中部分知識和他所研究的一致,還有一些他自己都未曾注意過,可見皇帝的確用了心。

只是皇帝身邊有能寫出這種小冊子的善農高手,怎么不把對方派來和自己一起去?

王象晉還想和同好一起討論下種田的姿勢呢!

可朱由檢怎么可能承認自己就是傳說中的種田小天才?

搞一些理論知識他還能說是從書本里領悟到的,可稼禾之事,非親自耕耘而不可得,他深宮中長大,如何宣揚這種玄妙的緣法?

就當是民間自有奇才吧。

王象晉揣著記錄了種薯十八式的小冊子,只覺如獲至寶,叩謝皇恩后便退出宮去,急忙翻看起來。

王象乾與弟弟一同住在王家于京城里的大宅中,因著新帝登基掀起的風雨,加之年老,也不怎么出門。

見兄弟回來,只是詢問了一二。

王象晉不覺得皇帝跟自己說的是何等機密,以及之后自己要去陜西一帶,兄長卻是多年督撫九邊,知道那邊的風俗人情,便一一答了,希望兄長能給自己一些指點。

西北之地,古來民風彪悍,皇明開國以來,受限于風水流轉,其風氣更是上了一層樓。

王象晉也擔心自己一去就被人當紅薯給埋了。

王象乾一邊和兄弟聊著,一邊在想,新帝一登基便掛念邊疆民事,且在早朝時有言,不欲初登大寶,萬般不熟悉之時大動干戈,避免誤傷,可見是個能穩住的。

有明君之象啊!

這次召回自家兄弟,可見后續是要用于國事,他王象乾雖老朽,卻仍有心報國,只希望皇帝能善始善終,千萬不能再像大明朝前幾任帝王那樣,剛繼位刷了波“明君”風評,轉而就瘋狂擺爛了。

朱由檢那邊,倒是對王象乾的態度有所預料。

畢竟人家兄弟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不搞點情報交流才是有問題。

在雙方各有默契的情況下,朱由檢第二天便接見了王象乾,并針對九邊情況進行了一個詳細的詢問。

但對王象乾特意表現出的好態度,以及暗含期待的眼神,并沒有太多意會。

要起復這位九邊老臣嗎?

那必然是要的。

等擺平了魏忠賢后,即便朱由檢求穩求妥當,也免不了有一批官員被罷免。

屆時大明內憂外患不絕,朝廷搖擺,自然要有“老成持重”的臣子出來當個墊腳的,免得桌椅晃動,把上面的東西甩下去。

可官復原職就不用多想了。

朱由檢搜索了腦子里有關王象乾的諸多事跡,只能說這位老先生的確是個典型的“大明文臣”。

忠心是有的,不然也不會八十多歲了,還要拖著老邁身軀去招撫虎墩兔這等勢力。

能力也有,沒能力做不到這督撫之位。

只是做事風格并不符合朱由檢的心意。

縱觀王象乾巡撫九邊以來,多采用柔和手段,遇到外族鬧事,本著大明不能“擅開邊釁”的固有原則,基本上就是給錢解決。

孫承宗跟王象乾的矛盾也源于此。

天啟三年冬,有個參將叫王楹的被朗素部殺害,孫承宗大怒,要發兵討伐朗素,結果王象乾擔心這么搞會破壞大明和蒙古諸部之間的友誼,只是低調的解決了那個殺人者,反手還給朗素加了一筆“安撫費”。

氣的孫承宗大罵,哪怕知道給蒙古諸部送錢是為了雙方友好,方便執行大明朝“以夷制夷”的政策,但也不能因為這件事加錢??!

多丟人!

然后天天上疏罵王象乾,最終把這個老頭給罵走了。

除此之外,朱由檢還記得史書上記載,崇楨元年,蒙古部虎墩兔進攻大同,自己不得已起復王象乾商量該如何解決這件事,最后還是說要拿錢。

不能亂開邊釁,能用錢擺平就用錢擺平。

這就是大明文臣在軍事上的普遍看法,就比大宋不管強弱對錯直接倒貼錢跪下的做法硬氣了一點,畢竟大明的官員會安慰自己這是在用錢買保鏢,收買邊疆部落來打擊不聽話的那堆家伙。

朱由檢如果沒有腦子物理開竅,只看王象乾的表現,只怕要把這人拉入黑名單,可他現在開了竅,還時常反思自己和朝廷的過失,又覺得這種作風的流行,也不能全怪在大明文官們的身上。

這國怎?

定體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阳春市| 东阳市| 汉川市| 济源市| 调兵山市| 南昌县| 新泰市| 酒泉市| 海阳市| 内江市| 赣榆县| 蓝山县| 伊吾县| 新平| 呼伦贝尔市| 常山县| 景德镇市| 景洪市| 来凤县| 崇左市| 偃师市| 集安市| 祁阳县| 彰化县| 马鞍山市| 分宜县| 凤城市| 岑溪市| 西盟| 金秀| 清水县| 康乐县| 宝丰县| 天门市| 陆河县| 辽宁省| 木兰县| 色达县| 耒阳市|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