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先說一下本書剩下的故事,也不能說是大綱,就是我自己的想法。
下一個段落,首先是主角靠超低的成本,對百事達的客戶采取更換活動,直接搶奪用戶,靠此舉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站穩腳跟,這一招對主角而言是穩賺不賠的。
同時電影口碑的發酵,讓索尼留意到了攝像機的銷量上漲(之前主角特意在影片中提及了攝像機的型號),通過維羅妮卡主動邀請主角商談。
但是談崩了,最后主角聯系到了東芝,由東芝出錢進行宣傳,主角補拍相關宣傳鏡頭,重新剪輯成PG-13在大熒幕公映,由此主角與東芝取得了關聯,一來是在東瀛開展類似的業務,最重要的是,為主角介入之后的藍光與HDDVD格式之爭鋪路。
接著是利用第十九章的伏筆,車庫的上一任房東欠琳達錢,主角讓古特雷斯幫忙處理這件事,古特雷斯邀請主角去“粉紅天堂”商談,剛好碰到第二章提及的“瑪利亞”。
背景是,瑪利亞曾經遭受到了韋恩斯坦的……,后來短暫淪落過圣谷,依靠她在圣谷的關系,主角與圣谷的演職人員取得聯系,有了劇組班底。
在這期間,跟JJ哈里斯結賬時,主角在銀行遇見本書第一個真正的女主角(由于下一本書她還是女主角,我就暫時不透露是誰了),這一段是歷史上的真實情況。
然后簡知道了琳達和主角的關系(之前有鋪墊),母女鬧矛盾,主角借此去了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借此遇到了準畢業生蘇珊·萊文和凱文費奇,這倆以后都是主角手下的制片人,而且兩人還是同班同學,這個舉動會徹底改變世界線。
有了班底,拍攝下兩部電影,就是之前提過的《那個男人來自地球》和《相干性》。
接著就是《低俗小說》當年的上映,之前維羅妮卡提及的那位制片人,歷史上是與米利麥克斯有聯系的,米利麥克斯就是中途接過《烏鴉》的發行權,靠著他主角與韋恩斯坦取得了聯系,通過《鬼影實錄》票房分賬期權拿下了《低俗小說》的錄像帶發行權。
順帶著還有同時上映的《肖申克》。
當年米利麥克斯又是迪士尼的子公司,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主角見證了95年迪士尼高層之間內部斗爭。
這件事對后來產生了兩件深遠影響。1:間接導致夢工廠的成立,夢工廠三巨頭,其中之一就是在內斗中出局的。(琳達在之前提及的那位制片人琳達·奧布斯特則是夢工廠三巨頭另一位大衛芬格的手下,她曾經在大衛芬格的制片公司工作過),斯皮爾伯格也會因為鬼影實錄的關系留意到主角(這一點跟歷史上一樣)這一切的布置都是為了讓主角跟夢工廠產生關聯。
2:間接導致CAA的動亂。95年CAA出走了一大批簽約客戶。這也是為后來主角撿漏奠定基礎。
差不多第一卷的劇情就是這樣。
第二卷的劇情則是主角開辟新的戰場,還記得書中提及的雷石東下一步運作,就是1997臺CBS電視臺,而95年則是西屋電氣并購CBS母公司,主角改變了歷史,收購了CBS
為什么是電視臺?其實跟錄像帶一樣,電視臺也是電影發行渠道之一,本書就是一個一個發行渠道一路寫下來,最終變成傳統的好萊塢巨頭,結果是相同的,不同的是過程,我想寫的比較細致一些。
主角的公司也一路升級,從獨資企業變成變成有限責任公司在變成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諸如此類,這就是本書要講的故事,就這樣。
…………………………………………………………
誠摯說聲抱歉,本書短痛了。(跪地,磕頭,浪費了讀者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這是我的錯。)
短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本書選的開局、題材不吸引人,大多數人是沒有興趣點進來的。
上本書同期的時候,一天能有小一千收藏,這本只有5分之1。
這也導致,本書其實就上了三天推薦,周三晚上0點后臺就提示被淘汰了(現在不吸量的書會被直接腰斬推薦)。之后也確定無法進行第二輪推薦。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這本書不是一輪游,而是半輪游。
因為找到了最大的問題,所以也沒有特別強的挫敗感,也并不迷茫。(當然,本書肯定也是有其他問題的,但那些不是直接原因,也不是決定性因素)
包括編輯的反饋,我自己的主觀感受,讀者的反饋,其實寫的沒有太大毛病,起碼比上本書強多了。
編輯也幫我分析了,也給出了意見,我也從編輯的話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新書理論上最遲下周周五發(如果被拒稿了,時間就會延誤,不過被拒稿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
算是跟風。至于跟的那陣風,有讀者肯定可以猜到。
其實說實話,人生第一次遇到那么多讀者表揚。(對我來說已經很多了。)所以說,努力還是有用的。
另外,之前投月票的朋友,包括之前打賞的朋友,到時候我都會在新書里也一并感謝。
不算我自己的,目前收到了30RMB的打賞,這部分是全額退款(簡介頁面有書友群,我在群里。進群直接私聊我就行。)
這個號不會再用了,賀新涼,這個名字是真的有些不吉利,還是信一下邪吧。
下周新書見。(到時會在這本書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