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藍皮書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 740字
- 2024-01-08 16:43:44
第四章 通信設備行業
第一節 總體情況
一、產業規模
2017年,我國通信設備市場規模為2457.3億元。其中,光通信設備規模為987.9億元,占比達到40.2%;移動通信設備市場規模為1034.5億元,占比達到42.1%;網絡通信設備市場規模為434.9億元,占比17.7%。預計到2018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2307.4億元,同比下降 6.1%。而到 2019年,隨著 5G 網絡建設的啟動及寬帶速度的不斷提升,整個市場增速將會開始回升,2020年中國通信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3086.9億元。
通信設備進出口量出現明顯下滑。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我國出口手持或車載無線電話機 11.19億臺,同比下降 7.8%,出口額 9342.85億元,同比增長9.8%。進口方面,電話機進口421萬部,同比下降29.7%,進口額 20.45億元,同比下降 61.2%;數字式程控交換機或電報交換機進口 5810臺,同比上升42.7%,進口額1.29億元,同比上升50.1%。
二、產業結構
移動通信方面,國際上5G第一階段的國際標準已經制定完成,我國企業全面參與了5G國際標準制定,新型網絡架構等多項技術方案被國際標準組織采納。目前,我國已經突破大規模天線、網絡編碼等關鍵技術,各項測試工作將加速進行,以在 2018年年底前推出符合第一版本 5G 國際標準的商用系統設備。
國內光通信設備產業由高速增長過渡到平穩增長期,智能制造和產品多元化也更加明顯,正在超出光通信產業原有的邊際。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場,產業鏈核心環節“卡脖子”局面仍在。在光器件領域,我國占全球20%~25%的市場份額,在無源及有源光器件芯片中低端產品領域及光模塊等產業鏈下游領域緊跟領先水平或與領先水平保持同步。然而,高端產品研發能力薄弱,10Gb/s 光芯片國產化率接近 50%,25Gb/s 及以上光芯片國產化率僅為 3%。此外,高速驅動、PAM4和DSP等電芯片國產化率極低,依賴以美日為主的進口。目前,蘇州旭創、光迅科技、亨通光電等企業將 100Gb/s 高速光模塊作為發展重點,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發,未來有望在該領域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