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楊善的妙用
- 大明朱見深:太上皇何故造反?
- 魁首九千歲
- 2021字
- 2023-09-03 12:30:00
楊善一說完,群臣即刻色變。
這楊善,妥妥的佞臣啊!
大家都是讀書人,平日里都是要面子的,喜歡的多是抨擊皇帝,針砭時弊的話語,才能體驗出讀書人的風骨,也能體現出讀書人的水平。
古今的官員們都喜歡這樣做!
你一個老家伙,被皇帝看中,一開始就這么舔,真的合適么?
還說什么陛下神文圣武,文成武德,澤被蒼生,乃我大明之福,萬民之福的話……
只怕是太監都說不出這種話吧!
于謙的臉,當場就綠了!
之前還在想著陛下挑中楊善這個能言善辯的人來做事,倒是挺好的,如今一看哪里是特么的能言善辯。
分明是個只會阿諛奉承的小人!
楊善將話說完之后,而后看著朱見深,躬身行禮說道:“陛下,臣一向直抒胸臆,心里怎么想的,口中便怎么說。若是有人反對陛下,臣定與那人不死不休。”
楊善說著的時候,有意無意的看了一眼坐著的胡濙。
而坐在凳子上的胡濙,心中苦笑不已,楊善這個樣子,實在不適合接近陛下。
等到時間長了,陛下肯定會被楊善這廝帶壞的。
反倒是朱見深看著楊善瘋狂舔自己的樣子,此刻心中也是感覺肉麻之極!
如此恬不知恥,光明正大的吹捧竟然讓他感覺有那么一絲絲受用。
怪不得自古以來的皇帝,明明知道有些人是奸臣,卻從來都不處理。
讀過書的人舔起來,著實有些讓人心里飄飄然啊。
看來,楊善比自己想象的還要能言善辯。
一是因為胡濙是次輔,而楊善想要更進一步,只能與胡濙對著干。
二來,楊善確實能言善辯,雖然不知道當下是否對自己忠誠,但是目前看來,還是要繼續用下去的。
但是為了表示對太師胡濙的尊重,朱見深還是板起臉怒聲道:“楊善你放肆!太師乃五朝元老,豈容你在此陰陽怪氣!”
楊善放下袖子,趕忙退后兩步,接著激動道:“吾皇圣明啊!歷代皇帝都恨不得給自己增光添彩,對自己的功績大書特書,沉浸在臣子們的溜須拍馬之中。”
“唯有吾皇竟然時刻保持清醒,只愿接受批評,正所謂吾日三省吾身!陛下竟能時刻反省自身,無異于達到了圣人的境界!”
“臣,實在是佩服的肝腦涂地!”
聞言,胡濙的臉徹底黑了,就連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朱見深:“……”
可怕啊!可怕!
楊善的這張嘴,真是突破了朕的想象力!
“夠了!不要再說了。”
朱見深心中現在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只能淡淡道:“楊侍郎,朕知曉你的心意,但是胡太師也是為了國朝考慮,你與胡太師職務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
“今日,朕在朝堂上問你對苗地一事有何獨到見解,就是想著你這些年為了朝政出了很大的力,所以想聽聽你的看法。”
朝堂重臣們都知道陛下雖然年紀小,但是說話做事都很有章法,但是曹吉祥卻不知道,心中為陛下的話語感到驚嘆,然后悄悄抬頭看了一眼朱見深。
而恰逢此時,朱見深的眼神掃來,嚇得曹吉祥心中直打鼓。
陛下眼中帶著冷意!
曹吉祥不知道陛下為何眼中帶著冷意,他也不敢問,老老實實待在角落里,聽著朝堂重臣們商議國政。
楊善清了清嗓子后說道:“啟稟陛下,臣下朝之后便去內閣,查閱了建朝以來,我大明對苗地的政策,往往以安撫為主,結果每隔數年便有鬧事搗亂,甚至就連當地土司都頻頻上奏朝廷索要銀兩。”
“尤其是在正統年間,叛賊蒙能身為武岡岷王府郡王廣通王朱徽煤的家僮,而后快速輾轉各地,朝廷派兵清剿,結果越是清剿,蒙能手下的人越多。”
“蒙能的背后,肯定有大量的人支撐,甚至臣懷疑,有位居高堂之人暗中幫助。”
“陛下,此乃危害朝綱之事,只有徹底清查,讓蒙能背后的人知曉誰才是大明的主人,將他們揪出來全部殺光,才能更好控制苗地,亦能更好的震懾苗地土司。”
楊善大聲說道。
說完之后,還瞥了一眼于謙和朱勇。
我這個下官,是堅定你們二位殺無赦的做法的,你們二位勛貴也趕緊向陛下請戰吧。
不過于謙和朱勇二人,看都沒看楊善一眼,更沒有立即奏稟陛下。
這讓楊善有些摸不著頭腦。
大家同朝為官,這么不給我面子的嗎?
朱見深聽完之后,淡淡說道:“楊侍郎,你說的這些,和于太保說的差不多,但是朕依舊覺得不夠。”
“只是震懾苗地土司就夠了嗎?”
“朕想解決苗地土司,你聽懂了嗎?”
楊善聽到朱見深的話語后,愣了愣,而后連忙說道:“陛下,臣倒是有些想法,只是尚不成熟,還是先請朱太傅說說吧。”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楊善的心臟撲通撲通狂跳。
怪不得陛下會在朝會上詢問自己!
陛下想要的不僅僅是苗地以后永不造反,而是借著苗地一事,解決掉苗地所有的土司,從而使得苗地與大明各地一樣,直接接受朝廷的管轄,任由朝廷指派官員!
更甚至,楊善都在懷疑,陛下是不是還有更深層次的意思?
一念至此,他哪還敢說話啊,干脆先把這口鍋甩到其他人的身上,聽聽其他人的建議再說。
“太傅。”
“老臣在。”
“聽完楊侍郎的建議后,你還有什么看法?”朱見深看向朱勇,淡淡問道。
事實上,朱勇這些年除了給朱見深講解軍政之外,基本都不管事兒了,再加上朱勇已經是太傅了,已經升無可升了,肯定不愿意太過冒險。
但是楊善不同,要不然也不會間接導致奪門之變發生。
楊善這種人,能言善辯,要將他放到合適的位置給他找事情做,不讓他有一刻歇息的時間。
一旦讓他歇息,他都要自己找事情做。
所以,朱見深便要通過楊善,來達到朝堂上的意見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