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合規管理實戰入門
- 方拯
- 14字
- 2023-06-28 18:47:58
第二章 企業合規組織體系的構建
第一節 企業構建合規管理組織體系的注意事項
要想有效推進企業合規體系建設,首先是高層重視,其次要有人才,最后是要有組織。所以,合規實務的運行離不開合規管理組織體系的構建,也就是需要解決哪些人可以與合規運行產生關系,即負責合規管理的所有人員。
構建好企業合規組織體系的核心是解決合規管理工作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分工與配合問題,其根本目的是保證決策層能夠準確了解企業的合規情況,保證首席合規官和合規部門及時發現企業內部的合規風險和違規現象并予以糾正,保障企業價值觀、目標、戰略的順利實現。一般而言,企業內部設立合規管理機構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厘清企業合規管理的本質要求
厘清企業合規管理的本質要求,就是要把企業合規管理與企業的內部控制、企業的法律事務管理、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及其他業務部門嚴格區分開來,合規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共同點是具有促進企業合法經營、提高經營效率的作用,不同點在于內部控制更傾向于對企業經濟利益的保護,重視對財務經營類風險的控制,側重企業內部的治理。企業合規管理的內容并不限于企業內部規章,不同性質的企業需要把握不同的合規內容。
企業合規管理與企業法務管理的職能內容有交集,相同點是都有需要依法的要求,不同點在于,從法務管理部門的功能來看,企業法務管理對企業經營起到的是支撐保障作用,需要參與企業日常合同交易過程,當發生糾紛時對外訴訟仲裁,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對外起到保護者的作用;而合規管理需要合規管理部門扮演教育者、監督者的角色,就像牧羊犬一樣,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及對企業的合作伙伴是否遵循合規規則的行為和效果進行評估、監督等。此外,法務管理活動預防的風險主要是企業日常經營中方方面面的潛在法律風險;合規管理活動預防的風險主要是違規行為的風險,但是外延更廣,除了法律,還有道德、習慣,以及企業自身的企業合規政策與程序等。
企業合規管理與企業紀檢監察的共同點在于對違紀或違規的員工都會予以處理和調查,違紀的人可能也違規了,違規的人可能也違紀了;不同點在于,從對象上看,紀委的監督對象是黨員,主要是對黨員干部行使權力進行監督,檢查和處理黨的組織和干部違反黨紀的案件,受理黨員的控告和申訴等。
企業其他業務部門是其本部門合規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日常工作,履行“第一道防線”職責,具體包括以下各項。
(1)按照合規要求完善本部門業務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定本部門合規管理指引及有關清單。
(2)開展本部門合規風險識別和隱患排查,及時發布合規預警。
(3)對本部門內制度、文件、合同及經營管理行為等進行合法合規性審查。
(4)及時向合規管理牽頭部門通報風險事項,組織或配合開展合規風險事件應對處置。
(5)做好本部門合規培訓和商業伙伴合規調查等工作。
(6)組織或配合進行本部門合規評估、違規問題調查并及時整改。
(7)向合規管理部門報送本部門合規管理年度計劃、工作總結。
二、確保合規組織的獨立性
合規組織的靈魂是獨立性,需要解決企業各方面的利益沖突問題。作為企業中經常要說“不”的人,合規委員會或首席合規官對需要承擔相應合規責任的部門或個人依職權進行監督和評價,勢必會得罪相關人員。因此,保障首席合規官在此過程中監督權力的行使尤為重要。正如美國律師協會合規指南起草人保羅·麥格雷爾(Paul McGreal)所稱:“合規官通常在組織中處于弱勢地位,因為合規官的職責往往是防止和發現法律不當行為。當合規官發現高級管理層的不當行為時,這可能會使合規官成為被報復的對象。”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需要董事會經理層承擔一定的合規責任,但是首席合規官不能成為企業內部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理部門中的某一環,必須有其獨立劃分的職責和權利。
企業以追求效益為目的,往往重業務指標而輕內控管理,重討好客戶而輕了解客戶,重短期靜態而輕長期動態,重業績加碼而輕行為導向,重正向激勵而輕反向懲戒。解決利益沖突的核心標準是合規管理機構的“獨立”。獨立的合規管理機構首先體現在匯報路徑的獨立。合規管理機構的匯報條線通常是垂直的,即下級合規管理機構向上級合規管理機構負責,合規管理機構向合規委員會負責,合規委員會則直接向董事會負責,相關匯報垂直上報,不受其他部門的轄制。獨立的管理機構還應具備充足的權力。從政策制定、流程執行到合規調查、執紀問責及整改,其本質都是“管人”“管事”,沒有足夠的權威根本無法開展合規工作。因此,合規機構需要有充足的權力和較高的地位,使其能夠影響企業內部管理,順利完成內部調查任務,有效推進整改。合規管理機構還應配備或能夠調動充足的資源,包括人員、經費、設備等硬件條件,保證其不會因此受制于其他部門或者工作無法保質保量完成。如果合規機構有兼職情況,就必須設置相應機制以解決利益沖突問題。
如果合規體系不具有足夠的獨立性、權威性,沒有資源保障,其他部門可以隨意干涉其工作,就會被認為是無效合規,進而遭受處罰。由此可見,僅有一個組織架構是遠遠不夠的。
三、合規管理人才培養是關鍵
合規雖然熱度很高,但是合規人才系統的培養卻沒有跟上,導致合規人才遠遠不足。合規人才是復合型人才,首先要懂法律,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合規的主要義務來源就是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要求,只有合規部門具備專業的法律能力才能準確把握法律法規要求并正確執行;二是企業的合規制度體系建設也需要具有較強的法律性。企業的合規制度搭建相當于企業的內部立規,需要將外部制度要求內化為企業制度。因此,負責合規管理的人員只有具有一定的法律背景,才能寫好法言法語的合規制度。同時,合規調查具有極強的法律性,特別是內部調查,其涉及調查行為的合法性、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以及與后續民事、刑事、勞動爭議解決程序的銜接和配合,這些都是對法律專業要求極高的事項。其次,負責合規管理的人員還需要了解審計、財務、經營,更要了解合規工作的自身邏輯。合規的專業性主要體現在對合規知識的全面掌握上。因此,企業合規人才不僅要懂法律,更要懂合規。
四、企業構建合規組織體系需要結合自身特點
合規組織架構的搭建要與企業的實際需求成比例,過于繁雜則會導致額外的經營成本,過于簡單則可能無法防控風險。企業的合規管理架構首先要與企業的經營模式相一致。比如,全球化運營的企業,特別是業務可能涉及國際制裁及貿易出口管制的企業,應當考慮設置專門的制裁清單審查崗位;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則可以依照國資委的相關指引搭建合規體系;考慮加入國際行業組織的企業,則要尊重國際通行的要求。另外,企業的合規管理機構還要與其風險防控需求相適應。規模較大、合規風險較為復雜的企業,需要在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搭建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同時要考慮在重點部門設立專職合規聯絡人員;而規模較小、合規風險較低的企業,則可以考慮由法務、審計、風控等相關部門履行合規管理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