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企業合規實務概述

第一節 企業合規與企業合規風險

一、企業合規的內涵與外延

“合規”一詞屬于舶來詞,英文是compliance。就企業合規而言,學界有廣義的企業合規與狹義的企業合規之分。通常來講,廣義的企業合規是指企業應當遵守各種法律和監管規定,其范圍既包括國內法與商業倫理規則,也涵蓋公司業務所能觸及的其他國家或國際性組織的法律或規則。具體包括政治合規、行政合規、數據合規、反賄賂、反壟斷、反詐反貪、貿易管制、出口管制等十多個領域,還包括行業準則、規則及企業章程、合規制度辦法等。

狹義的企業合規主要指企業強化全面合規經營、反詐反貪、反賄賂。特別是作為跨國企業的合規,筆者理解至少應包含以下4個層面。

(1)從國際層面遵守國際組織的相關條約和監管規定。比如1997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出臺的《國際商務交易活動反對行賄外國公職人員公約》,2003年聯合國出臺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2005年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出臺的《合規與銀行內部合規部門》,2010年世界銀行發布的《誠信合規指南》等。由于美國的長臂管轄,經常會發生不在美國境內且沒有與美國企業發生直接往來的企業也有可能被美國制裁的情況,通常筆者會把美國制定的《反海外腐敗法》置于國際層面來理解。

(2)從本國層面需要遵守跨國企業總部所在的國家的與企業合規有關的法律法規及部門的規章規定。

(3)從東道國層面需要遵守資金投向所在國或生產經營所在國與企業合規有關的法律法規及部門的規章規定。

(4)遵守企業內部規章包括企業價值觀、商業行為準則、職業操守準則等。對中國企業來說,需要重點關注的合規領域主要是反腐合規、貿易出口管制的合規、互聯網企業的數據合規,以及國資監管要求的合規和基于涉案企業合規不起訴的刑事合規。

除了遵守投資所在國的法律,涉外企業還要遵守相關國際公約,因此此類企業合規屬于國際經濟法的范疇。目前,用合規來治理企業的國際組織中的典范是世界銀行和四大區域銀行。例如,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簽署的聯合制裁協議,一家企業只要在其中任一銀行被施加剝奪資格一年以上的處罰,就會帶來五家銀行交叉制裁的后果。

二、中國企業合規風險的概念及特征

根據上述企業合規概念,可以看出合規運行的企業行穩致遠,不合規的企業則可能面臨合規風險。合規風險同樣也可分為廣義的合規風險與狹義的合規風險。廣義的企業合規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遵守外部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或相應的職業操守和道德規范時,就可能面臨相應的法律制裁或監管懲罰,從而給企業帶來財產損失和企業聲譽受損的風險。狹義的企業合規風險,主要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能因為商業賄賂遭受法律制裁或監管懲罰,從而給企業帶來財產損失和企業聲譽受損的風險,嚴重的還會給企業或企業管理者帶來刑事風險。

無論廣義的企業合規風險還是狹義的企業合規風險,企業一旦出現違規問題,就可能遭受法律法規的懲處,導致財產損失和聲譽受損。這會對國際化經營的企業,尤其是對整個中國企業群體的國際形象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管是國際化經營還是本土化經營,都需要對合規風險予以高度重視,對合規經營保持敬畏之心。

大體來說,中國企業的合規風險有以下兩大特征。

1.國際承包工程、國際貿易、高科技電信企業是合規風險的高發領域

國際承包工程、國際貿易、高科技電信企業歷來是合規風險的高發領域。目前,我國企業參與國際承包工程項目主要集中在亞非地區,而這些地區多為發展中國家,合規的大環境有待改善。加之這些國家的不少建設項目是由世界銀行、亞洲發展銀行等多邊發展銀行提供融資支持,參與企業如果存在腐敗、欺詐、串通、強迫、阻礙調查等違規行為則會受到其單方或聯合制裁。目前,我國企業的合規體系建設總體而言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面臨較大的合規風險。2009年以來,不斷有中國企業被世界銀行列入黑名單,在制裁期間無法投標或參與世界銀行乃至其他多邊金融機構出資的項目。企業不僅因此喪失了商業機會,還將面臨經濟和商譽的雙重損失。

此外,東道國的對外貿易、海關、港口、稅務、勞工、環境、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與國內不同,每個國家之間也都各有差異,且有些國家是宗教國家,如果不慎觸犯或沒有妥善處理宗教問題,都容易引發合規的問題。

2.企業合規風險問題頻發倒逼各大主權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加強合規監管

合規問題頻發、合規風險加劇體現了合規治理面臨的嚴峻形勢。因此,為了遏制跨國腐敗現象,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各大主權國家及許多國際或區域性組織紛紛出臺了法律制度,制定了公約或法規;為了治理采購或資助項目出現腐敗問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也相繼建立了相應的合規體系與規則,特別是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出口管制政策,以及美國司法部、證監會及其他執法機構嚴格的執法力度。

FCPA的域外管轄權極其廣泛,按照美國執法部門的詮釋,不僅適用于美國公司、美國個人(包括為外國公司在海外工作的美國個人),還適用于幾乎只要與美國有生意往來的個人或企業。而受美國出口管制政策規制的出口行為,包括任何涉及跨境、從事美國出口的行為,無論該出口是不是臨時性的,或商品是否被實際銷售,或商品僅僅用于科學研究調查,或商品本身就生產于進口國,均在其管制范圍之內。因此,對經營美國商品的中國企業而言,許可使用美國技術或軟件的中國企業,雇用美國員工的中國企業,以及在美國有業務的企業,都要對其中潛在的風險加以考慮。與此同時,美國司法部、證監會及其他執法機構近年來加大了執法力度,不僅對公司采取重罰措施,也進一步加強了對涉案個人提起刑事訴訟的力度。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國際化步伐的加快,“走出去”的國有企業數量及國有企業開展的海外業務數量都越來越多。但是,由于東道國本身的經營環境,企業對東道國的法律法規、業務規則及國際合規監管環境把握不到位,以及企業自身的合規管理水平、企業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不高等問題,國有企業被多邊發展銀行和東道國政府懲罰的情況確實存在。與此同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反海外腐敗、反商業賄賂及合規方面的監管規定,也是中國跨國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容易爆發合規風險的領域。

三、中國企業合規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近年來,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發展海外業務,但不少企業開展業務的國家是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其法治環境和政府清廉度相對不均衡,一旦出現合規風險事件,往往不僅對項目,還會對所涉企業乃至雙邊關系都產生不良影響。另外,部分中國企業對企業自身的合規建設不夠重視,對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多邊開發銀行等國際合規體系不熟悉,導致在境內、境外開展的多邊開發銀行項目中出現員工的不當行為或合規事件,產生合規風險。

1.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營環境欠佳,法律制度不健全

總體來看,這些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且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比較嚴重的腐敗現象。赴這些國家進行投資或開展經營很容易遇到被當地官員索賄等腐敗行為,有的企業為了獲得業務機會甚至會主動進行商業賄賂,這也給企業的海外持續經營帶來很大的合規隱患。

2.企業自身管控不足,不能充分識別和應對其中的風險

合理有效的企業內部合規管控措施,可以預知企業潛在的合規風險,提前規劃,周密布置,從而避免產生不利影響或損失。對一些跨國企業來說,由于體制機制、管理模式和企業結構存在諸多弊端,不少企業尚未完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沒有建立規范化的管理秩序和工作規則,執行效率也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風險管理意識不強,風險管理的定位不明確,沒有正確處理風險管理與企業戰略和企業經營的關系;二是風險管理未完全融入企業的內控體系和價值鏈,不能充分有效地識別、評估和應對其中的風險;三是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內部審計獨立性不夠,無法充分發揮對企業管理和業務運行進行獨立有效的監督作用。

3.企業管理層和員工自身道德和素質因素風險

現代國有企業管理要求資產的所有者和經營者分離,企業的資產從所有者手中委托到經營者手中時,一些管理者產生了道德風險問題。只有把合規風險防范機制構建好,把權力的擴張裝到內部控制這個籠子里,才能有效控制風險;否則權力越大,管理者的道德風險就越大。此外,雖然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改革和混合所有制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內部人控制”現象并未完全消失,個別企業還存在公司董事、監事、財務總監和內部審計部門在企業內部產生或國資系統中循環產生,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企業高層管理成員的現象。在企業獲得薪酬和福利,客觀上使這些機構和人與所在企業形成利益關系,其獨立性和客觀性往往受到影響。

對企業普通員工來說,專業素質高、風險意識強的員工,不僅可以給企業帶來更高的業務效益,也可以在處理工作任務時減少失誤,避免因發生違規行為而給企業造成成本、業務等方面的損失和不利影響。相反,如果企業員工風險意識淡薄、責任意識不強或私欲膨脹,稍有不慎便容易發生不合規的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通州区| 双桥区| 黔西县| 比如县| 孟津县| 宁都县| 长海县| 镇宁| 荣昌县| 株洲县| 丰宁| 始兴县| 襄垣县| 衡阳县| 普安县| 新竹县| 昌邑市| 乌拉特后旗| 台北市| 松江区| 兴宁市| 克拉玛依市| 长丰县| 汤原县| 汝阳县| 宜黄县| 沾化县| 日喀则市| 新宾| 花莲市| 怀仁县| 罗城| 朔州市| 乐亭县| 厦门市| 武清区| 五峰| 合川市| 德清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