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的信息經過排序解讀,似乎指向二十年前的一件慘案,這是來自深度搜索的結果:
「精神病患者陳時年因病情突發(fā)惡化和家人管理疏漏,提刀上街砍傷12人致死1人,死者為他的女兒陳雯。
陳雯生前正與好友許安瀾在咖啡館門口交談,案發(fā)瞬間后,許安瀾與陳時年展開激烈搏斗,兩人均負傷嚴重。
事后,身體痊愈的許安瀾留下精神創(chuàng)傷,喪失了所有相關記憶,包括事發(fā)前他為陳雯購買的一份手鏈。」
心理治療儀的作用可能遠超想象,在腦科學依舊迷霧籠罩的現(xiàn)在,我們仍不清楚人腦工作的全部機理,但不妨礙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能介入大腦間接、讀取大腦的有效手段。這種“科技黑箱”既令人害怕又令人興奮,而現(xiàn)在可以肯定的是,心理治療儀對人腦潛意識的挖掘具備無限潛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潛意識心理治療上。
作為第一名接受人體實驗的對象,許安瀾,已經證明了心理治療儀的有效性,但許多缺點也相繼暴露出來,兩次及時的人工介入才保證了實驗對象的精神安全,這一漏洞必須填補,收集到足夠資料后,應該考慮聯(lián)系部門解散前的開發(fā)人員。
后續(xù),可能還會考慮儀器的升級改造,它的用途應該遠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