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教育|讓教育自然發生

和同行聊天,聊到園里的活動安排,其中談到一件事覺得挺值得讓人思考一下。園里這兩年熱衷于社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簡而言之就是帶著孩子們走出園門,到社區里的各種場所進行各種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能夠充分的感知真實的社會和生活場景。按說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也正如我們所熟知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理念那樣,讓教育不再僅僅只是局限在園內或教室里的那一方狹小的空間,充分利用社區的各類資源,給與孩子們更加豐富的活動體驗和經驗積累。但是從老師們的角度來說,這件事目前并非那么的讓人覺得歡欣愉悅,反而覺得成了一種負擔,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園里定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每個班級兩周必須要出去一趟。正是這樣的一個規定,讓老師們反而覺得外出活動并非是出于課程本身的需要,而是一種硬性規定,很多時候不得不為了外出而外出去絞盡腦汁的去考慮所謂的活動方案。

這兩天正好和園里的同事們也在探討園里的一些工作,其中就談到了“我們追求的理想教育”,還是回到了“自然而然,順其自然”的這個話題上。這里的“自然”并非是我們習慣性理解的大自然世界,而是我們憧憬的一種狀態,比如人的生長狀態,教育的本然樣子等等,自然而然,更多是一種回歸原點,回歸本質的樣子或狀態。無論是我們談及人,比如教師和孩子,應有的一種狀態是怎樣的?我們都希望是彼此信任,平靜而不浮躁,溫和而不焦慮的一種狀態;再比如課程的生發與實施,我們都希望是一種自然生發,自然生長的過程,你恰好需要,我正好擁有,相互合拍,彼此滋潤的過程。但當下的教育,卻是讓人莫名多了諸多的焦慮和煩躁,外部環境的不斷內卷,內部底氣的相對弱化,讓教育反而成了一種人皆可言,相看生厭的狀態。而之所以導致這樣的一種狀態,也許正是因為我們從管理上過于功利的需求,忽視了自然的力量所導致。

從業以來的經歷讓我深深的以為:對教育的管理,不可過于剛性,更多還是要從“激發”的角度去考慮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方式才能夠讓教育真的能夠自然發生。所謂“順其自然”,并非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一種隨波逐流,更多是首先要去發現“自然”,即尋找到教育的理想樣態和愿景,進而考慮如何來順應與支持的過程。正如這位同行所言,本來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但因為管理上的一些剛性手段,反而讓一件本來非常有意義的事變成了一種莫名的負擔。假使管理的角度更多從激發、保障和支持的角度出發,激發教師和孩子們的興趣和需求,主動的尋找與各類資源的鏈接,進而自然而然的生發各類活動,我想外出的頻次并不會減少多少,更重要的是參與的人面對這件事的態度和內心感受就會大不一樣。我們常說“活教育”,核心就在一個“活”字上面,管理的目的是讓“活”更活,而不是因為管理的死板讓教育也變得更加死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源县| 湘潭县| 泽库县| 宜州市| 鸡泽县| 凭祥市| 长白| 盱眙县| 靖边县| 偏关县| 海阳市| 临桂县| 宣汉县| 麻江县| 呼图壁县| 永兴县| 南郑县| 尼勒克县| 荆州市| 新宁县| 临沭县| 布拖县| 金昌市| 万山特区| 太白县| 抚顺县| 溧阳市| 河东区| 化德县| 灵璧县| 鹤山市| 扶余县| 西和县| 洪洞县| 耿马| 嘉禾县| 朝阳市| 永平县| 莱芜市| 静安区| 罗定市|